藏形——金锋雕塑展于11画廊开幕
0条评论 2014-11-03 18:15:22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陈耀杰
2014年11月2日下午3时,藏形-金锋雕塑展于百子湾22院街的11画廊开幕,此次活动是金属雕塑家金锋归国后,在国内举办的首个个展,展出了他新近创作完成的两个系列二十余件作品。同时此次展览也是11画廊的开幕展,据悉,展览 将展至11月30日。
 
金属雕塑家金锋:我是“00后艺术家”
 
作为自己在国内的首次亮相,金属雕塑家金锋对于此次活动还是非常的重视,为此还特地邀请来了自己大学时的学长和同学们,其中不乏有当今国内雕塑届的知名艺术家,比如展望、向京等,他们的到来让我们对这位刚露面的艺术家有了另一番不同的认识。
 
此次展览叫做“藏形”,策展人在介绍时有两层的意思,一是艺术家的为人非常的低调谦和,另外一方面便是艺术家并不为国内的观众和艺术届所熟知,而这次展览给了我们一次认识他的机会,金属雕塑家金锋在海外生活二十年,这些经历很自然地让他以东方人的眼睛去探索西方,而西方世界也给了他重新思考东方文化的独特环境。在美国看起来司空见惯的现象,反而会被外来视线关注并发现其中的独特;而对于在中国曾经习以为常的事物,却因为身处另一个文化环境而产生了再思考和再发现。因此金锋的作品多是在这样环境和文化的转换冲突中创作完成的。
 
对于自己的创作金属雕塑家金锋最经常强调的一点就是要表现自己的内心和生活状态,在他看来:“很多时候,艺术并不能直接给出答案,但好的艺术一定可以向你提出问题,在与这样艺术的交流中,慢慢你肯定可以找到答案。” 而对于自己目前所处的状态他表示自己是“00后艺术家”,与国内的同学们相比,他错过了那个激情四射的年代,如今回来一切从头再来,他并不羡慕他们,因为他有一颗乐观的心。
 
策展人王一:他的作品是中国当代艺术界三十年中罕见的逆向批判
 
对于展览的策划,青年策展人王一有很多的考虑,除了上述的两层意思之外,在作品的理解和呈现上也有很多的考虑,在他看来“藏形”侧重于金属雕塑家金锋作品中对光与影的解读以及呈现,所展出的这两个系列雕塑以光影的互动,使二维的作品传现于三维空间,又让三维作品落笔于二维平面。其中,“光”是作品完整呈现的重要元素,在与光线组成的空间内,作品本身则形成与光的一种对抗,“影”便是由这对抗而产生结果。通常观念中,光代表希望和正义,影则象征绝望和黑暗。看似“一定”的问题,却有着“未必”的答案。在金锋的作品中,“影”成为了表现的主体,“光”只是产生这一表现的工具而被忽略了其本身。通过对光与影赋予角色上的重新定位,是金锋对于固有观念的一种重新思考和新的表达。
 
如果说作品的批判性是由金属雕塑家金锋内心深处的批判精神和不同文化环境的生活体验所共同赋予的必然结果,那么作品本身所呈现的视觉感受则是金锋在创作过程中始终坚持的第一要素。他进行各种形式的思想表达和观念性实验,但反对完全放弃传统观念上审美的艺术创作,看似固执地认为"雕塑就是要给人视觉上的愉悦"。在此次展出的投影雕塑系列和金属之道系列中,观者可以明确体会到这一点。
 
从金属雕塑家金锋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没有向这二十年以来西方眼光挑选和衡量中国当代艺术的标准做出妥协和让步,而是坚持以一种世界性的且非西方之世界性的语言,讲述他对艺术的理解。并且这种理解并不因为他来自东方而局限于东方思维,反而这种理解是一种追求工业革命以来不曾有过的文化上的平等和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共存。大学期间,金锋曾以一件批判性的作品而闻名,他却从不以批判为目的去批判。不同常见于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批判目的与批判方式,在金锋作品中传达的,是一种对文化冲突和所谓全球化的反思,是一种在中国当代艺术界三十年中罕见的逆向批判。这是一种脱离政治思维,坚定于文化层面的表达。
 
关于艺术家
 
金属雕塑家金锋生于哈尔滨,199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1995年移民美国并在旧金山建立工作室,以职业艺术家身份在美国工作和生活。 在旧金山定居期间,举办和参加多次个展和群展,是活跃在美国的著名雕塑家。2012年,作品《国风系列》被北京四季酒店收藏并展示于酒店大堂及行政楼层。2013年回国,现定居于北京。
 

编辑:陈耀杰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