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沐: 市场已成为评价文艺活动与作品的重要力量
0条评论 2014-11-06 11:52: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西沐

11月5日,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颁奖典礼暨第七届当代中国文艺论坛在苏州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新形势下文艺评论的责任与作为。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西沐西沐指出,市场已成为评价文艺活动与作品的一个重要力量,但同时也出现价格决定价值的扭曲现象。要解决好文艺与市场的关系,应该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的框架下,整合资源建立艺术市场批评专业委员会。

事实上,文艺与市场的课题范围很大,很难在一个简短发言中阐释清楚,为了集中研究与讨论,我重点谈三个问题与大家分享:

一、我们必须重视认识问题的背景与前提

文艺与市场的问题,其核心是文艺创作与市场的问题,这已成为当下文艺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其背景就是文艺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并且发展迅速。去年电影的票房达200多亿元,今年预计300亿元左右,艺术品市场的总成交额去年已达4000亿元,工艺品交易达1.2亿元,再加上网络消费、教育、新闻出版等文艺市场及其产业链条上的营收,预计文艺市场及其延伸链条上的市场规模保守估计已达几万亿元的规模。还有一个,最为关键的是随着我国人均GDP的增长,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已进入快速转型期,到去年年底,我国人均GDP已达8700多美元,预计到2020年,人均GDP将超过1.27万美元,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与此相对应,文艺及其作品的消费需求也会迅猛增长。在这种情况下,面对这么大且增长迅速的文艺市场,如果文艺界及文艺学的研究忽视忽略了这一版块,这一领域,我认为,这是在新的形势下,我国文艺工作者的重大失职。

当然,文艺与市场问题被引起关注与重视,还有一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就是市场已成为评价文艺活动与作品的一个重要力量,在当下,很多时候甚至成为了一个主导性的力量。在不少情况下,人们把哪些市场收益大、消费价格高的作品视为价值高的作品,出现了价格决定价值的一些扭曲现象,而一些思想性、艺术价值高的文艺作品,由于缺乏相应的市场运作与消费的引导,市场权益差,消费价格低,社会效应与评价都不高。这一现象的存在,其实是在反复地提醒我们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面对现实,承认市场的建构力量已介入文艺评价与文艺价值建构过程中的事实。我们不要主观上排斥市场,市场也是我国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话来说就是: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这集中阐释了在当代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参与到艺术价值评价过程与建构过程中的基本现实与迫切要求的状况。

二是我们要花大力气去研究、分析、引导文艺市场,以前不熟悉、不擅长的领域,我们一定要通过学习、研究、实践去把握,只有认识了市场,弄清了其发展的规律,我们才能将其作为建构我国文艺发展的有生力量,而不是视其为规则与规范的破坏者,人为地远离与排斥。因为我们越来越多地发现,文艺需要批评,文艺市场更需要批评。

三是我们要重视文艺与市场关系的研究,通过研究,把握市场建构力量介入文艺评价与文艺价值建构的态势、互动机制、发展规律与路径等,为文艺与市场共生生态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理论与政策支撑。

二、要注意理清几个认识上的误区

我们发现,在文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或是乱象,特别是文艺市场领域,原因虽然很多,但有不少是我们对文艺与市场的研究不够、了解不深,特别是对其内在的机制与规律研究学习缺失所造成的。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一些问题进行一下厘清:

一是不要把市场与创作对立。一个方面,我们要承认市场对文艺创作的巨大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意克服市场有可能带给创作的一些负面的东西,但在当下,我们要注意一个倾向,不少艺术家,在享用市场带来的利益的同时,又把创作中的问题推给市场。所以我们在这里强调,文艺创作界要勇于在创作本身找问题,文艺管理部门要多从管理的理念、体制与方法上找问题,特别是在创作能力、质量水平及文化精神的追求等诸方面做建设性的行动与反思。

二是市场从来都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文艺市场也不例外,文艺市场首先是由人民大众构成的市场,市场需求也反映了人们大众的文艺及精神需求。我们要特别重视不要把市场与人民大众对立,把人民大众排斥在市场之外的思维;特别是不要把满足人民大众的多层次、多样态的文艺与精神需求与市场的健康需求相对立。市场中最为核心的是“供”“求”关系,在很多时候,健康需求的建立与培育,离不了丰富多样的正能量文艺作品的有效供给,这种供给就是一种最好的引导手段。在这里我们还要特别强调的是,不要把人民大众、民间文艺创作队伍及其作品排斥在文艺创作或是文艺市场之外,在我看来,他们更接地气、传播面更广,影响更大,更应成为文艺创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更应成为文艺作品的重要供给方。

三是不要把市场机制与市场化混为一谈。市场机制的核心是按照一定的规则自由、公平竞争的机制,它的本质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或是社会工具,而市场化虽然是以市场机制的发挥为基础,但它的目标却是市场利益最大化。这种本质性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我们在文艺创作、市场的管理上强调市场机制,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将其市场化。

四是文艺市场繁荣是文艺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持久的动力之一。文艺市场的混乱是对文艺的最大伤害,但对于混乱的原因,我们要客观、系统地分析创作与市场两个方面的原因,做到实事求是。同时,我们还应重视市场,特别是收藏投资市场在文艺普及、传承及传统弘扬方面的重要作用及其战略路径的发展取向。事实上,最终还是关键要积极探索国家意志、文艺导向与市场机制的有效融合与整合取向问题,这也是新时期文艺发展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的课题。

三、明确问题,找准解决问题的框架与路径

要解决好艺术与市场的关系,就需要找准路径,建构一个基本框架,即就是:明确一个前提,建构培育一个生态,贯彻三条主线,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注重一个方法,建立一个组织。

1、明确一个前提:市场的建构力量已经介入艺术评价与艺术价值建构的过程中。要承认市场的建构力量已将介入艺术评价与艺术价值建构的过程中事实,而不是相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真研究并把握市场的建构力量已将介入艺术评价与艺术价值建构的参与的机制、规律与路径。为进一步推动并取得文艺大发展大繁荣服务。

2、建构培育一个生态:建构围绕解决文艺的学术定位与评价、价值的培育与发现、市场价格的认知与形成、实现等问题文艺发展生态。要重视通过建构相应的文艺生态,解决文艺发展过程中的学术定位与评价、价值的培育与发现、市场价格的认知与形成等问题,并以此来有效地处理与融合艺术创作与市场、产业的关系。即用生态的理念与办法解决文艺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3、贯彻三条主线:一是群众评价、专家评价与市场检验统一起来的主线;二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艺术效应统一起来的主线;三是把艺术价值建构与市场价值建构有机地统一起来的主线。

4、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层面是价值与价格统一的问题;第二层面是市场价值与艺术价值统一的问题;第三层面是真理性评价(思想性、审美性评价)与价值性评价(价值主体关系的评价)的统一。

5、注重一个方法:即前沿实践与前沿理论互动提升的方法。理论研究要有能力、有意识回应重大的实践问题;实践要强调在前沿理论基础上寻求并实现创新。我们要热切关注实践创新四个取向:第一个取向就是尊重群众的实践创新,满怀信心的支持实践创新、包容实践创新;第二取向就是研究实践创新,总结实践创新;第三取向就是提升实践创新,规范实践创新,评判实践创新,推广实践创新;第四取向就是在实践创新中发展、建构理论,用最新的前沿理论指导创新实践。我们将决反对远离热腾腾的、鲜活的文艺实践,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搞自言自语、封闭式的、为研究而研究的研究,积极倡导案例式的面向前沿实践的深入研究。

6、建立一个组织:即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的框架下,整合资源建立艺术市场批评专业委员会。聚合相应的研究力量,建立相应的学科,建立相应的理论与实践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完善行业规划、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指导活跃的文艺发展实践,推动实现更多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的优秀文艺作品脱颖而出。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