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静物油画《雏菊和罂粟花》 资料图
在谈艺术品投资之前,先讲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名叫查尔斯·萨奇,英籍伊朗裔的广告传媒大亨。
上世纪80年代,由于经济不景气,英国政府及公众对艺术的投入急剧萎缩。迫于资金有限,多名英国的年轻艺术家不得不在一个码头仓库里展出作品,他们将这场艺术展命名为“冰冻”。萨奇兴致勃勃地来这里参观,并买下了大量的参展作品。
即使在不按常理出牌的艺术界,萨奇当时的举动也足以用“疯狂”来形容。不仅因为他购买的作品全出自无名之辈,更因为这些作品与通常意义的艺术毫不沾边,例如一条由福尔马林浸泡、保存在玻璃框内的鲨鱼,名为《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几年后,这件作品成为英国当代艺术的经典,创作者赫斯特也成为了当代艺术界的标杆人物。当然,萨奇也因为他的大胆投资获得了极高的回报。
萨奇看似疯狂的举动,实则暗合了正在全球兴起的当代艺术潮流。同时,他投资时并不是被动等待价格上涨,而是主动去捧红他看好的艺术家,将其作品的价格推上去。比如前文讲到的赫斯特,萨奇就是在认可了他的才华后,出资支持其创作并送他参加各种展览,才让他迅速走红。
萨奇扩大了收藏家对于艺术的影响力,收藏家不再“藏”,而是也要进行积极营销和品牌宣传来为藏品增值,并大力提携自己青睐的艺术家。也是从萨奇开始,做艺术品投资的人意识到,艺术也需要资本和争议来包装,并通过加深个性标识认知来使艺术品牌化,为作品增加吸引力。
萨奇的本事普通人模仿不来,但萨奇的成功也告诉我们,艺术品投资,绝对是一门重资金更重头脑的学问。
艺术品投资这个概念现在太火了。在很多人看来,真正的有钱人不只要开豪车住豪宅打高尔夫球,还必须能投资艺术品,于是有了点钱就忙不迭地跑去画廊选购。不客气地说,这种附庸风雅的人,不仅不会在艺术品领域挣到钱,甚至会让自己沦为笑话。
和股票、期货、房地产相比,艺术品投资最大的本钱不是资金而是眼光,最大的风险也不在价格的波动中,而在于看走了眼。可惜目前在国内艺术品投资领域,眼光的因素几乎完全被忽视了。太多一掷千金的土豪,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这种理念竟然成了主流。聪明的投资者离土豪远点吧,要向萨奇学习,在恰当的时候,买恰当的东西。
真要说清“投资什么样的艺术品有前景”这类问题,也是一言难尽。简要来说,有人总结过艺术品投资的“11条军规”,其中包括:艺术性第一,年代第二;宁收碎玉,不藏全瓦;宁收小名头精品,不收大名头烂品;不是所有名家作品都有价值;不收跟风作品、复印机式作品;不收思想平庸、内涵空洞的花哨作品;不收非艺术家的名人作品,等等。这都是靠谱的建议,可算是通行的准则。
而我想说的是,艺术品投资是一件充满算计的事,需要你投入不少心思。一个成功的艺术投资者需要具备几个条件:首先,读过几本艺术史,经常去展览馆、博物馆转转是必不可少的。这和买股票之前,先要学学《炒股必读》,还要盯着大盘看一阵子是一个道理。目的是找到自己喜欢的艺术品门类,对这个类别的艺术品要越熟悉越好。
其次,掌握信息。在投资市场中,全知即全能。遗憾的是,没有全知的人。所以,掌握相对信息优势,发现利差空间,在别人行动之前行动,是获得最大收益的前提。萨奇敢大量买进无名艺术家的作品,就是因为他知道,当代艺术已经蓬勃发展,这些作品具有极强的升值潜力。
再次,是买得到、卖得出。除了那些想当收藏家的,对一般投资者来讲,买就是为了卖。所以既要懂得选择流动性高、性价比高的艺术品作为投资对象,自己也要有渠道和资本。说到这,还有必要提醒一下投资者,艺术品投资的风险不低,投资量最好不要超过个人资产的10%。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