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击“贱文化” 美术圈岂能袖手旁观
0条评论 2014-11-12 09:15:01 来源:凤凰艺术 作者:白占庭

深秋时节,当热衷于广场舞的大妈们还在大跳口水歌《小苹果》时,新“神曲”《小鸡小鸡》已然爆红网络。我上网看了歌手王蓉的MTV,感觉她才去医院看过精神科的传言应该属实。MTV中,王蓉身着露底短裙,一边扯着嗓子学鸡叫,一边做出充满性挑逗的姿态。身边的舞伴有时是衣着同样暴露的“母鸡”们,有时则是赤裸上身、只穿一条短裤的“牛头马面”们,活脱脱就是家畜类动物的一次低俗狂欢!
 
其实早有迹象表明,当今的流行文化已进入审丑的时代。更有人直呼当今盛行的文化潮流为“贱文化”!而借助互联网的推波助澜,这种比贱的时尚如病毒一般在社会上迅速传播开来,真可谓“贱不可挡”!
 
有评论文章认为“贱文化”发端于星爷的无厘头喜剧,大白我对此不能苟同。星爷的无厘头看似恶搞,其实蕴含了相当高的艺术造诣,且极具为草根阶层发声的积极意义。我本人对“贱文化”的确诊标准如下:常以卖萌作为表象,演绎方式是扮丑犯贱(即所谓去智化),最要命的是有意淡化甚至抛弃是非及美丑的价值判断!因此我认为“贱文化”的鼻祖,首推被赵姓“大忽悠”提携进正式舞台乃至央视春晚的东北“二人转”(至于曾在网络红极一时的“芙蓉姐姐”之流,则只配称作“贱文化”的重大历史事件而已)!
 
我很认同部分有识之士的忧心重重。的确,“贱文化”的盛行对国民的戕害比有毒食品和雾霾更甚。因为后者只针对大伙的肉身,而前者则在鲸吞我们的心智!然而我也清楚地知道,即便“贱文化”波涛汹涌,但仍有人始终坚守着他们的良知和修养,对大行其道的“贱文化”说不!
 
大约从2007年开始,我的电子邮箱每周都会收到一个名为“Elvita威生活便签”的邮件,上面罗列了每周末在北京举办的文化活动的邀请信息,包括前卫的戏剧和美术展览、艺术电影、现代舞、各种讲座沙龙等等(期间因忙于生计,我只参加了屈指可数的几次活动,发现参加此类文化活动的以大学生居多)。
 
便签的发送人是一对年轻的白领夫妇,他俩利用业余时间搜集相关活动信息,并无偿通过邮件进行分享。小两口坚持这项文化公益行动已整整八年,目前的固定服务对象也已达到五万人左右。便签的宣传语是——你不一定要去,可一定要感触;在我看来,这就是充满文化底蕴的北京!
 
拼尽全力捍卫艺术净土的,还包括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等一些专业艺术团体。多年来,北京人艺的艺术家们薪火相传,从不媚俗、从不降低艺术标准,取得了艺术和商业效益的双丰收。然而在这些忠“艺”之士奋起阻击“贱文化”的同时,美术圈却一直鲜有作为,甚至偶有一些与“贱文化”同流合污的举动,实在与其高居艺术殿堂的身份大相径庭。
 
大白我直到最近阅读艺术史才发现,按照国际惯例,“艺术”(即英文ART)一词是特指美术所代表的视觉表现形式。换句话说,美术就成了艺术的代名词。
 
难怪中国的美术圈在我等凡夫俗子眼里向来神秘且高冷,原来人家搞的才是正儿八经的“艺术”!
 
因工作的缘故,本人近期“上赶子地”结识了一些画家,才终于知道这个貌似封闭、窄小的圈子,其实热闹的很!至于圈内人士整天忙活些什么,套用电视剧《潜伏》里的一句台词,“嘴上讲的是主义,心里想的全是生意”(细想一下也算正常。艺术家也是人嘛,且名利对于他们比芸芸大众更为宝贵)。
 
回到正题,或许我该先表明,如果不想与“贱文化”同流合污,哪些事是美术圈最不该做的:其一,跟风或称“山寨”是“贱文化”的一个典型特征,然而我却发现,这种亵渎原创的现象在艺术家云集的美术圈同样见怪不怪;其二,“王小箭事件”在招致大多数网民及媒体声讨的同时,美术圈却齐刷刷发声力挺当事人,这样的表态实在有“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的效果。事实上公众关心的不是王小箭个人的实际为人,而是每况愈下的师德问题。
 
也许美术圈里有人会说,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美术鉴赏毕竟存在较高的门槛。所以面对大行其道的贱文化,圈内人士也是无可奈何。大白我认为其实不然。交响乐的欣赏门槛至少不低于美术。然而以中央交响乐团为代表的诸多交响乐团体,十多年如一日,一直通过演出前办讲座、举办低票价的学生专场,乃至组织“快闪”活动等诸多方式,发展了数量可观的一大批交响乐粉丝。在国家大剧院里,这类高雅音乐的演出档期排的很满,且观众的数量和反响都堪称壮观。
 
当然,在一些个人和团体奋起阻击“贱文化”的进程中,美术圈也并非毫无作为。比如国家美术馆早已免费对公众开放,再比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近期“脑洞大开”(媒体评语),接连推出一系列“萌萌哒”的文创产品,均受到众多媒体及广大网民的如潮好评
 
大白我在为故宫点赞的同时,也认为除了卖萌“亲民”,故宫文创产品还应在艺术含量上下更大的功夫。毕竟故宫不是阿里巴巴、更不是幼儿园,作为全国最高等级的文保单位,其首要职责是向世人展示中华传统文化之大美所在!

编辑:孙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