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力钧《系列二(之四)》
在国外,艺术品投资与股票、房地产投资并列为三大投资项目。与国际艺术品市场相比,处于爆发式发展阶段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不仅蕴含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升值空间,也潜藏了诸多风险。对艺术品投资特点及其风险的充分认知,对于日益社会化、大众化的艺术品投资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在媒体的传播中艺术品投资呈现出风险小、回报高、格调雅的舆论“共识”。然而,笔者却认为这一认知掩盖了艺术品投资的本相及潜藏风险。
首先说风险小。有观点认为“由于艺术品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因而具有极强的保值功能,一旦购买,鲜有贬值。”
的确,股票、期货市场的变幻莫测可能会让投资者损失巨大,但投资者还有换仓、补仓等止损措施。可是在进行直接交易的艺术品一级、二级市场中,投资者可能刚花了钱就血本无归,因为可能买到的是赝品。而在艺术品金融市场中,运营机制不透明、评估体系不健全、监管主体不明确等带来的外部风险更是远大于其他健全的金融市场。可见,艺术品投资风险小的说法仅着眼于真品的保值能力强这一点,并不具有普适性。
第二看回报高。投资回报的主要衡量标准是投资的收益率。根据经济学规律,一般来说收益率和投资风险成正比。因此,认为艺术品投资既风险小又回报高的说法,本身就违背了经济规律。
那么,即便是存在着较高风险,艺术品的回报就真的高吗?有文章指出:“过去10年(2001年至2010年),中国股票的年收益率才2%左右,而艺术品的年收益率在19%。”这段对比中的数据笔者并未找到出处,但即便可靠,把2001年至2010年状况不佳的中国股票市场和同期飞速发展的艺术品市场做比较,未免有失偏颇。
最后说格调雅。相比较只充斥着金钱气息的其他投资,艺术品投资因为标的物与众不同,确实听上去显得格调高雅。目前,艺术品投资渠道的日益丰富,既有画廊、展销会、博览会这样的一级市场,也有拍卖这样的二级市场,更有了艺术品金融市场。对于金融市场的投资者来说,投资标的物是房产、黄金还是艺术品并不重要,他们关心的只是最终回报。
事实上,艺术品投资虽然丰富了以收藏、鉴赏为主体的传统艺术品市场格局,但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当市场中以投资为主要目标的买家大量增加后,艺术品市场就从由藏家主导,变成了由投资者主导,艺术品的价格转为由预期利益所驱动,而不是其本身的艺术价值。
相对于上述三条并不太确定的优点,艺术品投资倒确实有着四个无法回避的缺点:一是投资周期长,二是入场门槛较高,三是受众面较小,四是流动性较差。通常来说,艺术品升值周期一般为3至5年,长于一般的投资标的物。艺术品市场对投资者的经济实力、投资心态乃至文化修养都要求较高,而较高的门槛导致了较少的投资者,较少的投资者又导致了较差的流动性,这是一个联动过程。即便是艺术品金融产品,也往往受制于这四点,而无法与其他金融产品相比。
此外,艺术品作为非标准化产品,还具有估值主观性强、价格波动大、收益不确定、不可预见的损毁灭失等特性。究其根底,艺术品仍是一种典型的高风险投资工具,不仅要求投资人具备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还需要拥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在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欠缺规范且发展速度快、民间投资热情涌动、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大环境下,投资者尤其是大众投资者应保持理性,审慎投入。
编辑:陈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