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时:互动互动 年青艺术家年青藏家举起来

王光乐《水磨石NO.11》 估价 RMB 1,500,000-2,000,000
匡时现当代艺术版块似乎总能提前抓住市场亮点,数年前推出系列老油画后,老油画版块便在市场上火了一把,两年前,匡时开始将关注点转向年青艺术家和年青藏家,这又成了市场近两年的关键词。不过,或许人员配比较少,虽然方向正确,却不常常见大规模推广,往往是冷不丁给市场一个"爆炸点",也正因如此,除去特色拍品外,常规拍品的质量往往决定了匡时油雕版块的"底线"。几年前成功推出的一件周春芽《石头》吸引了大量买家注意,在此之后匡时的"明星股"质量便大大提升,今年秋拍虽然没有千万元估价拍品,但曾梵志、周春芽、刘炜等一线艺术家一个都不缺,曾梵志2002年大尺幅作品《无题》估价也紧逼千万。此外,一件张恩利画于1997年的大尺幅作品《吸烟者》也为本季焦点,作为国内较早推出张恩利作品的匡时拍卖,在近两年张恩利市场上升期时会有怎样的表现?同样常常出现在画廊展览现场的谢扬也早就把握了市场的"脉象",稳抓年青艺术家这个关键词,而在市场普遍推广年青艺术家的时候,谢扬也早早就将目标定位在了"年青艺术家精品"上,王光乐《水墨石》系列代表性作品和郝量三联大尺幅作品《科学的世界》便是最好的证明。
保利:合作合作 展览拍卖一齐上

王光乐《寿漆070810》 114x116cm 布面丙烯 2007年
北京保利现当代艺术部总经理贾伟海外留学的背景和保利雄厚的资金背景让保利现当代艺术部饱有足够的市场活跃度,本季拍卖推出的402件拍品和2.4亿元的估价在数字上就与其他拍行拉开了距离。和嘉德、匡时一样,重点拍品已从市场一线艺术家作品转为一二线之间艺术家的重点拍品。其中刘炜创作于1992年的《自画像》不但是其 "革命大家庭"系列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这位备受学术界推崇的"玩世写实主义"旗手从艺至今唯一一幅自画像作品。毛焰《古典女子》不但是艺术家为数不多的女性肖像作品,更参加过1994年中国美术馆艺术批评家提名展等重要展览。

刘炜《自画像》170x130cm 布面油画1992年签名:刘炜1992.1

毛焰《古典女子》
1994年作
200×140cm
布面油画
重点拍品从价格上取胜,焦点拍品则大胆看齐年青艺术家作品和抽象绘画作品,并首次尝试在夜场中设置这两个板块专题。"F4"和"新F4"在当下的市场已不再作为市场份额主流,受国情影响,具有中国特色油画市场的写实油画也难以在短期引领市场主线。市场似乎早就看清了这一现状,逐年推荐年青艺术家作品,保利则在今年陆续推出以"学院之星","保利新势力"和"新绘画"为名的系列完整专题。从没有市场基础的学院"草根艺术家"作品到具备坚实市场基础的"新绘画专题"年青艺术家作品,在保利推出的这三个专题中得以体现,同时这也是当下现当代艺术市场转变的特点。"目光所及"新绘画专题中,一批70、80后艺术家凭借更加开放的国际视野和多元大胆的自由表达,开启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崭新时代。专场甄选佳作40余件,试图着力全面呈现生活、成长于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由青年一代所引发的中国当代艺术的革命浪潮。而在抽象绘画专题中,赵无极作于1952年的重要转型阶段进即"甲骨文时期"的典型作品《无题》和尚扬作于成熟时期的《董其昌计划-10》也将现身拍场。
北京华辰现当代艺术部门在"换帅"之后,开始呈现不同于之前的面貌,"学院派"架上作品增加,当代艺术部分在选中个别年青艺术家作品外主要延续前两年市场行情,但由于缺乏市场重量级作品,使得当代艺术部分略显单薄。北京诚轩现当代版块似乎以"以不变应万变"为策略, "中国老油画"依旧为最大亮点。其中,颜文樑创作于1964年的《上海豫园》曾多次出版著录,私人收藏领域鲜见如此传承有绪、权威著录的颜文樑油画,且为首度现身拍场,此外,林风眠专辑和詹建俊作品也较为藏家关注。当代艺术部分则主推刘炜创作于2007年的大尺幅作品《一枝花儿》。北京艺融向来以策划展览的方式来设置拍品,本季拍卖依旧如此,相对保守但不失偏颇,作品类型从老油画、学院绘画、经典写实油画到当代艺术版块均有所涉及,值得一提的是,艺融此次首次推出赵无极重量级作《 01.05.92 》,此件作品曾于今年9月于国家大剧院展出,此次估价为850至1200万元。
编辑:陈荷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