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艺术家缪晓春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策展人俞可接受99艺术网采访
策展人俞可与艺术家缪晓春接受99艺术网专访
批评家刘淳在现场接受99艺术网采访
艺术家周春芽接受99艺术网采访
澳大利亚驻成都总领事馆 总领事 郭南希女士接受99艺术网采访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缪晓春、俞可、周春芽合影
策展人俞可、艺术家郭伟、严泓小姐在展览现场合影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批评家俞可与刘淳在现场
艺术家俸正杰、罗发辉在现场
缪晓春与友人交谈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2014年11月22日下午4点半,由批评家俞可策展的缪晓春最新个展“梦幻之地”登陆成都K空间。展览集中展示了艺术家缪晓春“艺术史研究系列”、“坐天观井系列”的14幅平面作品,展示形式包括钢笔素描、艺术微喷和数码水墨,以及影像作品《灰飞烟灭》、《从头再来》、《无始无终》。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拓宽当代艺术视野,让艺术更加贴近生活,需要长期探索思考。以新媒体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缪晓春,不断尝试新媒介方式进行实验性的探索。因此,展览“梦幻之地”所关注的不仅仅只是关于人类成长的生命叙事。它以一种新的形式,对叙事、色彩、音乐进行重组,来形成关于我们自身存在意义的反思。
对于今天的中国人而言,矗立于城市上空令人眩晕的摩天大楼,堆积如山的超市货物,网状高速公路上拥塞的汽车已经成为生活的全部。正是这样一个梦幻的真实,作为艺术家的缪晓春才会用针对性的思考来游离开中国人惯常的思维模式,追问我们一直忽略的存在价值。策展人俞可认为,影像作品对于二、三线城市而言,普及度不算高,尚属陌生领域。如何进行专业转换,让大家从对绘画艺术的认知过渡到了解并接受影像作品,需要增加更多直观的视觉经验。
在现场,缪晓春接受99艺术网采访表示,造型艺术最大的魅力在于作品当中可以有多重意义的表达。因为自己无法用语言准确的表达,所以不敢动笔写,不敢开口说,却敢用图像来乱作。观众利用图像的暗示,会往某一方面想,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做法。“虚无、宏大、不安,都是我作品所想传达的思想。拿虚无作比,诗人可以用几个字表达这种感觉,在这我里可能就是一段运动的图像、一段声音,在七秒钟,甚至七分钟内表达出来。异曲同工,表达的语言不通而已。”
在批评家刘淳眼中,缪晓春是一位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里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具有创造性、开拓性和想象力。在想象力匮乏的今天,他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用其独特的方式阐释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和认识,用个人的方式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世界?世界将会发生什么?世界将会有什么可能?引导我们对世界认识有新的思考。看过缪晓春影像作品后,刘淳认为他给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作为同门师兄弟,周春芽与缪晓春都先后曾在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学习,师从同一位老师莱勒-卡尔哈尔德。在现场,周春芽接受采访时表示,缪晓春的作品很具震撼力,把西方文化的因素与东方情结结合的非常巧妙,也比较有意思。从早期的摄影,到现在的影像,他都一直有关注。并指出,K空间在近几次的展览方向,更注重艺术与学术的探讨。对于四川而言,也是一种交流,使得更多的年轻艺术家看到好的作品。
“成都的艺术市场一直以传统的架上绘画见长,并孕育了一大批享誉业内的艺术家。而这次展览之所以引进缪晓春老师的影像作品,则是想为大家带来一场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希望通过这次实验性的展览,让民众对当代艺术,有一个新的认识与体验。”K空间负责人刘娜如是说道。
新媒体的艺术方式与悉心设计的空间呈现,让现场观众有别样的艺术体验与思考。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2月31号,有兴趣的朋友可致电K空间预约观展。
编辑:李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