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不仅是个好皇帝,还是个文艺范儿
0条评论 2014-12-09 09:21:33 来源:99艺术网成都站 作者:江兵

清无款雍正朝服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无款雍正朝服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打造了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可以说是很合格的皇帝,在他们的统治下,社会稳定,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艺术、诗歌、绘画、等各个领域,各有创新、开拓与发展,总体上显示出超越前人的恢弘气势。而这三位帝王除了勤政务实外,生活上也没有落下。康熙、雍正、乾隆都是文艺类型的帝王,皆具学养,雅好艺术,书法作品水准高,绘画也受人喜欢,数量不多,拍卖市场中一旦出现,无意外都会拍出很高的价格。而今天要提到的就是其中的一位:雍正。

雍正,很多人能从正史里了解到这是一位暴戾凶残的主,又"以勤先天下"著称,更是一个"工作狂"。但穿越剧让我们认识到了另一面的"四爷"雍正:并不刻板,更有男人味,也更懂女人。而历史上的雍正是不是这样的呢?通过历史的点点滴滴可以了解到雍正朝政外丰富的文艺生活。雍正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艺术水准也很高,喜欢绘画书法,也喜欢命人给自己画像。在未登基前,生活丰富多彩,品味高雅,更通达儒、佛、道三教思想。而从后来的行乐图、书法中可以认识到这一点。而在登基后忙于政务,实为罕见的勤政皇帝,唯有艺术文玩才能寄托清闲。

孤傲孑然 向往田园

在登基前,各个皇子都在积极争取王储,联络百官,而得宠的雍正一方面身负察审太子党的重任,一方面竟大张旗鼓地交结僧衲,兴办法事。在《雍邸集园居》中,胤禛赋诗道:"千载勋名身外影,百岁荣辱镜中花"。言词之中,雍正将之乔扮成为一位惟愿与山僧野老为伍,清心寡欲的"天下第一闲人"。

雍正帝行楷《金刚经》册页(三十九开) 1714年作 绢本
雍正帝行楷《金刚经》册页(三十九开) 1714年作 绢本
《雍正帝行乐图•道装像》册页,清,宫廷画家绘,绢本,设色,纵34.9cm,横31cm。
《雍正帝行乐图•道装像》册页,清,宫廷画家绘,绢本,设色,纵34.9cm,横31cm。

康熙五十三年,雍正写下《金刚经》,款识留破尘居士,意喻看破红尘。虽然这只是表面字意,也显示了雍正向往自由闲适的生活。不久前,微博上一组名为《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的动态图片红遍网络,而这组图片来源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雍正行乐图》册页,这套册页共14页(一说13页),为绢本工笔重设色,尺幅不大,纵34.9厘米,横31厘米。与其他帝王行乐图的大队人马前呼后拥不同,雍正行乐图每页都只有一个人物--他自己。而且画中的雍正还身着奇装异服,或为古代文人雅士或是神话人物:如弹琴的高士、乘槎的仙人、采菊东篱的陶渊明、独钓寒江的老渔翁等等,这让人大跌眼镜。前文提到了雍正是个"工作狂",史书中记载他45岁登基开始,每年只在生日那天才给自己放假,每天工作至深夜。或许正如陶渊明诗句描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雍正心怀志趣,却无暇抽身,只得寄情画布间,充满了孤傲与悠然的气质。而据文献和档案记载,命宫廷画家绘制画像是雍正的一大爱好。他的行乐图数量众多,大多寄情于山水,营造出宁静、恬淡的氛围,和其编选的《悦心集》诗文内容、意境完全一致。在这本册子里,收录了陶渊明的《归去来辞》《桃花源记》,王维的《山中与裴迪书》,白居易的《池上篇》《冷泉亭记》,刘禹锡的《陋室铭》,苏轼的《述怀》等等。

生活充满趣味,要求精细而有情调

雍正登基后日日忙于朝政,但生活上却不乏情调,总喜欢捣鼓一些新鲜好玩的文玩器物,而且事事巨细。据《养心殿造办处史料辑览》的记载,雍正曾接干预工艺品的设计和生产,并留下了大量指点设计制作的谕旨,在这些谕旨中,不仅对工艺品的款式、纹样、颜色、做工一一指点,还自有一套评判标准,且想法独特,务求尽善尽美。例如:雍正九年(1731年)五月初四、二十日、二十四,短短20天内,雍正接连下了三道旨令,制作盛鲜花的象牙花熏盒、象牙花囊、象牙香袋。

象牙雕花香盒
象牙雕花香盒
牙雕小花篮
牙雕小花篮

雍正很喜欢用鲜花来装饰房屋空间,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痴迷,如雍正九年下旨:"黄圆香袋略大些,做一象牙雕透地花囊,盛鲜花用,亦可盛香袋用,若香袋无味亦可以换得。钦此。于六月初六日做得象牙透地香袋二件。"他喜欢自己设计各式各样的盛花的香器,雍正在位时期,几乎处处都有吊挂在半空的香袋,起着芳香空气的作用。而这些香袋里很多盛的是鲜花。前人香袋多以干燥的芳香花卉为制作材料,而雍正偏偏喜欢用鲜花,显示出雍正独特而高雅的生活品味。

转扇
转扇

雍正颇懂得享受,曾亲自让造办处制造了一批拉绳风扇,可以说是他首创。《活计档》3291记载:"雍正二年六月初九日,奏事太监到玉奉旨:雍正二年六月初九日,稳管碾起麟,奏事太监到玉奉旨:"尔等做的风扇甚好,朕想,人在屋内推扇,天气暑热,气味不好,不如将后墙拆开,绳子从其下透出墙外转动。做一架,拆开墙洞,照墙洞大小做木板一块,以备冷天堵塞。俟保德收拾东暖阁之曰,再拆墙砖。再做一架,放在西暖阁北边,绳子从隔断门内透在外边转动。"

雍正款松花江石砚,清雍正,长11.9cm,宽8.2cm,厚1.3cm。清宫旧藏。
雍正款松花江石砚,清雍正,长11.9cm,宽8.2cm,厚1.3cm。清宫旧藏。

精细文雅 玲珑秀美

说到独特、高雅,还要说到雍正时期的瓷器工艺品。雍正帝从小接受严谨完善的传统教育,青壮年时期是在景色优美的圆明园中度过的,他在此读书、游玩、谈佛、修禅,熏养出了性好恬静、闲适的思想与性情,这种充满了中国传统文人思想境界与追求的心性,让雍正督造的瓷器工艺品呈现出一种精细文雅、玲珑秀美的艺术特质,也成为当时艺术创作的主要风格导向与审美志趣,这种被归结为"内廷恭造"的艺术形式所独具的成熟端庄,被奉为经典宫廷艺术之美。通观雍正时期现存的各式艺术品,不论是瓷器、漆器、珐琅器、还是砚台、玛瑙、玻璃,风格如出一辙,均以简洁流畅的造型、典雅清新的纹饰、精巧细腻的做工而著称于世,与档案记载的雍正审美标准极其吻合。

清雍正 粉彩「蟠桃献寿」图圆盖盒

清雍正 粉彩「蟠桃献寿」图圆盖盒

雍正时期瓷器的器型极为丰富,即有仿古又有创新,尤其是各式装饰性瓷器最为突出,如牛头尊、四联瓶、灯笼瓶、如意耳尊、套杯桃洗、高足枇杷尊等。瓷器纹饰多样,以图案为模本,有时比较刻板,除云凤、云鹤、缠枝花卉外,还盛行以过枝技法绘桃果、牡丹、玉兰、云龙等,纹饰线条纤细柔和。雍正长期住在宫中,从未像康熙、乾隆一样四处出访,他深居宫中,勤勉治国,只有在闲暇之余关心瓷器的生产,但是犹如对待雅致生活一样,他每每亲自过问,当官臣们给出新的陶瓷样式时,他都亲自过目。由于雍正个人的喜好,雍正时期瓷器的样式风格逐渐确定,粉彩、珐琅彩与墨彩瓷都具有极高艺术价值。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中写道:"粉彩以雍正为最美。"这样的记载在当时的《清宫档案》中屡见不鲜,正如《陶雅》所云:"粉彩以雍正朝最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艳夺目。"而雍正粉彩的纹饰中又属花卉虫蝶最多,其次是人物、动物、博古画等。而雍正粉彩花蝶可谓是"极品中的极品"。

玩弄奇巧 别出心裁

雍正是一个个性鲜明的皇帝,既能治国平天下,又会吃喝玩乐的时尚人。雍正最为反感的是流于俗套的平庸之作,当时西学东渐渐起,雍正对那些古怪的西洋器物产生极大的兴趣。雍正很喜欢西洋眼镜,曾亲自指导造办处制作眼镜并赏赐给有功的朝臣。据宫中档案记载,雍正帝所佩戴的眼镜多种多样,如水晶、茶晶、墨晶、玻璃眼镜。在雍正帝经常起居的大内与圆明园的宫殿,甚至在他的銮轿中,都放有专门的御用眼镜,据不完全统计,造办处为雍正帝专门制作的各式眼镜达35副之多。

铜胎画珐琅黑地五彩流云玉兔秋香鼻
铜胎画珐琅黑地五彩流云玉兔秋香鼻

除了西洋眼睛外,还有很多文玩杂项都是其喜爱的范畴,如鼻烟壶。据清宫档案记载,雍正帝不仅嗜好鼻烟还特别的喜玩鼻烟壶,他曾下旨为他烧制鼻烟壶,并亲定式样。如雍正帝八年(1730)的档册中记载:"十一月二十日,内务府总管海望持出黑地珐琅五彩流云画玉兔秋香鼻烟壶一件,奉旨:玉兔不好,其余照样烧造。钦此。"据《活计档》记载,雍正还喜欢养狗,以打发清闲时间,他最喜欢的两条狗叫"造化狗"和"百福狗"。他曾为"造化狗"设计过一种老虎式仿丝面软里子的套头衫,做好后,他又认为套头衫没安耳朵,"造化狗"穿上后,耳朵只能窝在衣服里,非常不舒服,命人在虎式套衫上再加上两个耳朵。他还为"百福狗"设计过一件麒麟式仿丝面软里子的套头衫,做好后,雍正又不太满意,命人在麒麟套头衫上再安上眼睛、舌头。雍正帝不仅亲自定做狗衣,还亲自为狗定做狗笼、狗窝、狗垫等各种用具,更特意召郎世宁来写生,一再挑剔,直至满意为止。

郎世宁《十骏犬图轴》 墨玉璃
郎世宁《十骏犬图轴》 墨玉璃

雍正帝在位时曾自评功业:"朕反躬内省,虽不敢媲美三代圣君哲后,若汉唐宋明之主对之不愧。"今天史学界也公认他是位承先启后奠定康乾盛世的明君。除了正史中描绘的那样:执政清明,天生的政治家,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而雍正所追求的文化与艺术,一如政治与经济,有着承先启后的特色与功能。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