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剪辑:韩罗林)
佳士得中国区总裁蔡金青女士
2014年12月12日,由北京市文化局、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作为指导单位,99艺术网主办的第五届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CAMS 2014)在北京金茂万丽酒店拉开帷幕。本届论坛以"转型:艺术市场的未来之路"为主题,聚焦"碰撞:全球艺术品市场新形象"、"融合:艺术市场经营的多元化"、"渗透:艺术收藏与消费的共生"三个主题论坛,旨在搭建中国艺术品行业领袖深层对话的高端交流平台,为中国艺术品行业把脉,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第一单元主题论坛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赵力先生主持,邀请佳士得中国区总裁蔡金青女士围绕"碰撞:全球艺术品市场新形象"进行了演讲,她演讲的主题是“创新与融合:搭建连通全球艺术市场的桥梁”。在蔡女士看来,论坛主题“转型——艺术市场的未来之路”非常符合当下艺术品市场的状态,不管是佳士得、苏富比这样两百多年的老店,还是中国二十年拍卖新星都面临着在市场发生重要变化的时候怎样不断地去与时俱进,站在领导艺术市场未来的方向上。
以下内容为文字实录:
各位女士、先生们早上好,非常感谢99艺术网有这样一个机会在2014年末给大家一个回顾展望艺术市场更重要的是一起探讨一下艺术市场未来的方向。今天我的演讲主题是“创新与融合:搭建连通全球艺术市场的桥梁”,而这也是佳士得的使命。
国际艺术市场的前十年与后十年
回顾一下十年前国际艺术市场:当时主要是苏富比和佳士得两个老牌的艺术拍卖企业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之间的相互竞争非常激烈。当时佳士得全年交易额是20亿,十年前最热门的一些门类是古典大师、欧洲古典家具这些热门品类,主要拍卖的是在现场进行的,图录都是快递形式,印500套或者是1000套传到藏家的手里,那个时候没有iphone,也没有特别广泛的有影响力的国际的艺术博览会。
十年以后:全球艺术品整个市场份额达到了660亿美金,佳士得成交量达到了70亿美金。这里面来自亚洲的有28%的价值贡献;很多新兴的艺博会、博物馆发展非常迅速,而且越来越全球化,越来越和国际市场联结在一起,像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等私人美术馆更是在国有的基础上蓬勃发展。
同时,网上竞标也越来越多。仅佳士得参与网上竞标的客户群来自一百多个国家,这是难以想象的,因为全球只有13个拍卖中心。现在有50%的客户通过网上竞标形式,不管是网上时实竞标还是委托竞标,都说明了艺术市场在蓬勃发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两大部分:一是艺术市场随着经济全球化、艺术市场也更加全球化;二是网络技术迅速的发展,社交媒体、各种各样互联网工具,使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艺术品,也可以进行艺术品的交易。
新兴市场从十年前德国、中东尤其是近年中国的新兴市场的蓬勃发展,确实成了主导艺术增加的主要的原因。在这样的生态和国际大趋势下,可以看到艺术家及其他们的创作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有活力。
2013年,中国艺术市场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艺术品市场,这个数据是非常官方的,也是艺术市场经常引用的数据。2011年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全球国际市场也越来越聚焦于中国,在亚洲,在中国对艺术收藏感兴趣的人群也是越来越多,财富人士也呈爆发性的增长趋势,这些都是我们所见到的原因。
佳士得的传承与创新
佳士得这个248年的老企业如何在大形势下做到常青的生命力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传承。怎么传承我们两百多年最佳的实践、价值观、文化;二是创新。没有创新我们就不可能有新的生命力,也不可能在这样大的巨变形势下继续处于不败之地。
创新:佳士得除了过去十年在新兴市场上的拓展外, 2013年更在上海、印度开设了新的拍卖中心,业绩和从客户的参与方面都获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
网上和私人洽购渠道也在迅速拓展。佳士得不仅仅是一个拍卖行,它现在是一个艺术机构,除了拍卖以外有非常多的其他的渠道能够把艺术品推广到藏家手里进行交易。私人洽购渠道近年来都是以10%-20%几的速度在迅速增长,包括2014年上半年已经取得8亿多美金的水准,非常活跃的私人洽购渠道。
佳士得网上时实竞拍应用也投入了很多,基本上在拍卖现场所有的录像通过网上直接向全球播出,作为拍卖官不仅要看现场,我们也有很多中国的客户可以这参加我们在纽约、伦敦、巴黎、日内瓦的拍卖。
2007年和2009年开展了Iphone和ipad客户端的应用,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佳士得的ipad查到所有在佳士得拍卖过的艺术品、艺术家的交易记录,也可以进行时实地参与拍卖,当然也有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固定的网上竞拍的模式。
2011年12月开始网上专拍,当时是伊丽莎白泰勒的珠宝私人收藏整体交给佳士得拍卖,这是第一个佳士得的专场拍卖,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013年网上专拍多达60几个,14年更是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很多网上专拍。我们还在中国艺术品方面进行了几次尝试,包括德化瓷和鼻烟壶的竞拍,效果都是非常好的,比我们的估值超过2倍、3倍的交易成绩,我们还会在这些领域进行进一步的拓展。
另外在社交网站上,从国际上用的facebook、twitter到中国的微博、微信无所不见,第一个把图录全部移到微信平台做了尝试,不光是中国上海的拍卖,还包括香港3000多件电子图录通过微信方式传到中国客户手里,通过这样的方式很好地做到互动,客户可以相互讨论,互动情况非常有效。
除此之外,为了能够让藏家能够更深刻的去感受到艺术品,激发很多人进行竞拍或是购买欲望,我们也非常了解这样的一种收藏、艺术消费的心理。所以在近年也非常大力拓展艺术空间的建设,今年2月我们在香港开了我们的艺术空间,4月份在北京有一个小小的艺术空间在菖蒲河公园里边。10月份做了一个比较盛大的上海艺术空间的开幕仪式。通过这样的艺术空间希望成为艺术家、艺术界和艺术爱好者的会聚点。在佳士得艺术空间里大家可以相互学习,举办讲座、论坛。有私人洽购的展览,也包括收藏家本身的收藏品的展示跟互动、讨论,这也是我们非常大力拓展的一个渠道。
我们的私人洽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佳士得去年有16%的增长,今年上海的空间开幕的时候,我们也是和全球十几个部门通力合作组织了一个马的艺术这样一个主题,是将不同品类、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以马的艺术为主题的全球艺术创作汇集在一起,有50多件艺术作品,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针对东西方不同品类的对话和交融,让更多的中国藏家和艺术爱好者开始了解西方很多博大精深的艺术创作跟大师的作品,是非常受中国藏家的欢迎的。
“创新”是我们的主题,近年来在中国方面我们做了很多新的尝试,今年第一次创办“中国当代设计专场”,取得了100%成交率,这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我们选择了和品牌合作的20件作品,为了佳士得拍卖创作的独一无二的孤品,有一些作品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这里边体现了东西方传统跟当代对话跟交融,吸取了中国五千年文化中的很多工艺、设计理念,但是又用最新的高科技,受到了中西方各种不同藏家的喜爱,我们也立志于推动更多中国的艺术家,中国的设计师在全球的认知度,所以把这个展览带到巴黎、纽约,在香港进行长达半年的展出之后在上海做的第一次拍卖,所创造的成绩也让我们感受到可以在这个领域进行更广阔的拓展。
编辑:罗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