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刻《妙法莲华经入注七卷》
古籍、青铜礼器展现顶级收藏品质
12月13日,古籍善本专场拉开秋拍序幕,宋版典籍再度印证两宋文明。北宋刻《妙法莲华经入注七卷》浙刊单刻经,在此前西泠拍卖举办的“天水遗珍--古籍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这件多次出版及展览的拍品进行过专项讨论,确定其极高的学术价值;另一部为现存最早的宋拓连环画帖《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参问变相经》,两部成交额总计1564万元。古籍深厚的艺术品位、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历史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西泠拍卖“学术指导拍卖”之理念,不仅为大众推广古籍文化,播颂书香,对古籍研究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古籍门类藏家以成熟和理性的态度积极入市,进一步体现其鉴藏背后经年不改的研究热情和学术基底,而此一批通过严格甄选亮相拍场的优质拍品同样保证了未来巨大的升值空间。
商晚期·青铜兽面纹斝
西周晚期·妊小簋
作为西泠拍卖推出的第12个“中国首届”创新专场--青铜礼器专场吸引了海内外藏家到场。十六件流传有绪、名家旧藏之青铜礼器,引发现场激烈竞价,不仅获得百分百成交,专场总成交额近4000万,远超估价。重要拍品高于估价数倍成交:卢芹斋旧藏,菲利普斯递藏商晚期o青铜兽面纹斝,400万起拍,经激烈竞价,以954.5万的高价为场内买家竞得;西周晚期妊小簋,同为卢芹斋旧藏,赛克勒递藏,著录多达10处,200万起拍,506万成交;西周厉王o噩侯驭方鼎,陈介祺旧藏,敬修堂递藏,同样多处著录。场内及委托竞价激烈,280万起拍,最终以839.5万成交。西泠拍卖总经理陆镜清表示:首次推出青铜礼器专场获得如此优异的成交结果,可以说超越预期。青铜历来作为藏界心目中具有特殊地位的门类,经由拍场推出,首先对促进青铜器的回流具有积极意义。进而,在国际市场上备受关注的青铜门类亮相国内拍场,无疑为国内艺术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增添了重要一笔。另一方面,作为华夏文明承载之重器,向更广大人群传播青铜文化,这对青铜器的研究、推广和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江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