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流《人像写生A》 45X55cm 油画 2014年
王玉辉《细细浪花》布面油画132x100cm 2014年
曹悦《易逝的风景》六 60x150cm 布面油画
陈鸿翎《千秋万岁图》180x50cm 宣纸 2014年
邓安克《落潮码头》80x80cm 布面油画 2014年11月
郭浩《天水一色》95X65cm,2014年
李小明《松山落日》 黑白木刻90x90cm 2012年
廖开 《大山孩·凌云志》水彩 135x90cm 2014年
孙建东《精忠报国》96X180cm 纸本水墨2013
唐志冈 《困》150cmX110cm 布面油画 2014年
吴剑超《国事家事》2012年 纸本水墨 190x180cm
武俊《艳阳当空-4》 155x110cm 布面丙烯 2014
信物9
杨卫民《花鸟》200 x 200cm 2013年 纸本水墨
杨一江 《脸》 布面油画 2014 24x30cm
张建荣 《塬上秋》油画 110X90CM 2010
张鸣《图示新解NO
张志平《艳阳》纸本水墨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2014年12月19日上午10点,开放的主题——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第四届双年展在昆明市博物馆举行了开幕式。本次展览包含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新媒体等多个艺术类别,参展作品由全体教师及部分学生组成,这是云南艺术学院对近十年来在办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所做的一次全面的自我审视,同时,云南艺术学院也希望借此机会将学术成果向社会各界做一次集中的展示。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12月26日。
本次展览以“开放的主题”命题,一方面系统的呈现了云南艺术学院的教育、办学之路,另一方面表明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结构下,艺术也需具备不同以往的开放性与包容性。这也与云南艺术学院一贯的办学理念相符,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在办学中始终坚持“注重传统、着眼当代、强化内涵、特色发展”的思路,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吸纳了中外美术教育和教学的先进理念,并在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科体系,力求在各个专业方向的长远发展。
今年是云南艺术学院建院55周年,还有美术学博士点建设成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时隔十四年,美术学院又恢复了举办“双年展”的传统。其实“双年展”源起于欧洲,在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云南艺术学院作为一所专业培养艺术人才的高等院校紧跟时代的步伐,于1996年举办了第一届双年展——“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96双年展’”,在随后的几年中,美术学院又举办了两届双年展,分别是“98艺术双年展”和“虚拟城市——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第三届双年展”。这些展览的举办对于云南艺术的发展甚至对于整个西南艺术的发展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上世纪80年代,毛旭辉、张晓刚、叶永青、潘德海等的“西南艺术群体”是85美术新潮的重要一支,90年代初,朱发东、栾小杰、段玉海等人的行为和波普艺术也闯出名堂,到90年代中期,又有唐志冈、刘建华、何云昌等艺术家崛起。云南艺术家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与云南的艺术生态有很大的关系,更与云南的艺术教育分不开,著名当代艺术家张晓刚就曾说过:“我当时最大的希望就是考上云南艺术学院。”著名当代艺术家毛旭辉就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可见一所院校对于艺术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此次双年展的举办除了展示近十年的教学成果之外,更重要的作用在于激励西南青年一代艺术家,希望他们能像他们的前辈一样,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编辑:罗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