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主题——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第四届双年展”在昆明市博物馆盛装启幕
0条评论 2014-12-19 17:00:07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陈耀杰

2014年12月19日上午10点,开放的主题——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第四届双年展在昆明市博物馆举行了开幕式。本次展览包含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新媒体等多个艺术类别,参展作品由全体教师及部分学生组成,这是云南艺术学院对近十年来在办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所做的一次全面的自我审视,同时,云南艺术学院也希望借此机会将学术成果向社会各界做一次集中的展示。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12月26日。

本次展览以“开放的主题”命题,一方面系统的呈现了云南艺术学院的教育、办学之路,另一方面表明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结构下,艺术也需具备不同以往的开放性与包容性。这也与云南艺术学院一贯的办学理念相符,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在办学中始终坚持“注重传统、着眼当代、强化内涵、特色发展”的思路,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吸纳了中外美术教育和教学的先进理念,并在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科体系,力求在各个专业方向的长远发展。

今年是云南艺术学院建院55周年,还有美术学博士点建设成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时隔十四年,美术学院又恢复了举办“双年展”的传统。其实“双年展”源起于欧洲,在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云南艺术学院作为一所专业培养艺术人才的高等院校紧跟时代的步伐,于1996年举办了第一届双年展——“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96双年展’”,在随后的几年中,美术学院又举办了两届双年展,分别是“98艺术双年展”和“虚拟城市——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第三届双年展”。这些展览的举办对于云南艺术的发展甚至对于整个西南艺术的发展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上世纪80年代,毛旭辉、张晓刚、叶永青、潘德海等的“西南艺术群体”是85美术新潮的重要一支,90年代初,朱发东、栾小杰、段玉海等人的行为和波普艺术也闯出名堂,到90年代中期,又有唐志冈、刘建华、何云昌等艺术家崛起。云南艺术家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与云南的艺术生态有很大的关系,更与云南的艺术教育分不开,著名当代艺术家张晓刚就曾说过:“我当时最大的希望就是考上云南艺术学院。”著名当代艺术家毛旭辉就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可见一所院校对于艺术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此次双年展的举办除了展示近十年的教学成果之外,更重要的作用在于激励西南青年一代艺术家,希望他们能像他们的前辈一样,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编辑:罗远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