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睿克艺术空间开幕展亮相798 举办研讨会探讨当代艺术中的“抽象”
0条评论 2014-12-20 17:50:29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张长收
“中国与西方艺术中的抽象”研讨会于12月20日下午2点半在布睿克艺术空间(北京798艺术区中二街)举办,探讨当代艺术中“抽象”这一核心概念。尚扬、曹吉刚、关晶晶的部分作品也同时展出(2014.12.20-2015.01.10)。
 
研讨会着眼于中西方不同哲学传统下的“抽象化”,探索这些传统下抽象艺术的起源和演变历程,及其对当代艺术的持续影响。尚扬、曹吉冈、关晶晶的数幅作品作为这次讨论的例证和补充。布睿克艺术空间艺术总监周思远(Filippo Fabrocini)主持了这次讨论,参与嘉宾包括:曹吉冈先生(艺术家)、陈岸瑛教授(清华大学)、Darish W. Doust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关晶晶女士(艺术家)、郭安先生(筑中美术馆总监)、夏可君教授(人民大学)等。此研讨会就三位中国当代艺术家尚扬、曹吉冈和关晶晶的作品重点探讨“抽象”的概念。
 
如果在《大英百科全书》中检索“抽象艺术”,可以看到这样的定义:“抽象艺术,也称作非写实艺术,或非具象艺术:即不关涉对可视世界中事物具象描绘的绘画、雕塑、或视觉艺术。”在这个意义上,“抽象艺术”这个表述就直接等同于非造型,非具象,或非客观的艺术。
 
在我们看来,以上定义有三个偏见:
 
1.概念性偏见:我们认为即使是造型和具象派(或者现实主义的)艺术,有时也会游离肉眼的真实,并含有某种层面上的抽象化。抽象化的因素是持续存在的。至少在理论上说,即使是最力求逼真的艺术作品也可以说是抽象的,因为完美的再现通常都是相当片面的。
 
2.历史性偏见:认为西方艺术史基本上遵循着线性的发展轨迹,从对现实的“现实主义”表现(这是由文艺复兴时期透视法的逻辑确定下来的),演进到已经覆盖任何可识别之物的地步。
 
3.地缘性偏见:许多艺术手册都立足于以西方为中心编绘的艺术史,它们的讨论没有把有别于西方国家的艺术考虑在内。
 
作为798最新成立的艺术机构之一,布睿克艺术空间旨在提供一个交流空间,向每一个对艺术、文化和精神话题有兴趣的人开放。布睿克艺术空间将主要关注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艺术作品,它的出发点是:既从全球的角度审视地方,也从地方的角度审视全球。以当代艺术中的“抽象化”的讨论为起点,布睿克艺术空间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为大家带来更多的文化和艺术活动。

编辑:张长收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