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创作:该走自己的红毯
0条评论 2014-12-20 16:26:15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杨羽

\
李公麟笔下白描的马,被“牵”到了红地毯上。这是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洪健的新画作《甲午传统研习系列》(见图①)

\
在今年上海的艺博会上成为了明星展品之一。然而令洪健没有想到的是,这两天一位外地的朋友发给他看了一张西北画家类似的“走红毯”画作,只不过李公麟的马换成了韩干的马,再加上了一个交通标志(见图②)。

网络时代,对于一个画家来说,获取资讯实在是太简单太容易了。“老李”换成“老韩”,究竟算是模仿,还是抄袭,抑或是创新,每个人似乎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但是对于一位画家来说,却应该走好自己的“红毯”而不是别人的。

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临摹是最为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吸收别人的成熟技巧,而且要从别人处理题材及表现方法上作全面的研究,通过临摹而达到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这是许多画家成长中的重要一步。但临摹是学习,不是创作,今天学习临摹是为了明天能跳出来,形成自己的面貌。临摹更不是抄袭。

在业内,对于书画创作的抄袭,历来就形成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

■一种认为凡是艺术就一定要是全新的创作;

■一种认为艺术也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甚至可以是“向大师致敬”。

“向大师致敬”没错,事实上,许多大家都曾模仿过经典,以及受到过前辈名家的影响。据业内专家介绍,广东省美术馆收藏的清代画家华喦的《杨贵妃肖像图》和近现代画家黄君璧的《杨贵妃肖像图》,相似度达到99%。黄君璧把华喦原画上的款都照搬了一次,同时也落了自己的款,这也显示出黄君璧对于前辈画家的尊重。但如果把临摹的作品当做自己的作品来展现,忽略了以往画家的创作成果,当然就有抄袭之嫌。

应该说,书画的创作并不一定要全部原创,也可以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所做的革新、改良、改造。但是抄袭与这种革新和改良截然不同,抄袭者模仿其他作品,签自己的名字,让市场对于创作的本源不甚了解。近年来,有关画家抄袭的事件屡屡发生。甚至还发生过画家被摄影师起诉到法院的事情。最终法院判决,画家侵犯了摄影师享有的改编权,应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

如果我们的画家习惯了抄袭,那会对于整个绘画界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呢?让我们不妨来看看曾经的大芬村:从一家画廊走出的画工,在大芬村再租个墙面就可以“另起炉灶”开张,也不用营业执照,业务员也把客户带走,直接拿复制品去卖,不断被“挖墙脚”,结果导致整个大芬村成为了书画复制的代名词。最终画家只能感到既没有成就感,也谈不上安全感,更不用说幸福感。

采访洪健的时候,他曾经说过,画中多出来的红毯是种隐喻,代表了他长期以来的思考——传统的路该怎么走。其实对每一个画家来说,都应该思考一下走好自己的“红毯”。

编辑:陈荷梅

标签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