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韵堂美术馆开馆展开幕 首展呈现央美青年雕塑力量
0条评论
2014-12-27 22:30:59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陈耀杰
[1/1]
大韵堂艺术机构艺术主持蔡万霖先生在开幕式中致辞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获奖艺术家与颁奖嘉宾合影留念
获奖艺术家与颁奖嘉宾合影留念
获奖艺术家与颁奖嘉宾合影留念
获奖艺术家与颁奖嘉宾合影留念
获奖艺术家与颁奖嘉宾合影留念
活动现场嘉宾合影留念
活动现场著名艺术史家邵大箴先生与大韵堂艺术机构艺术主持蔡万霖先生在交流
中央美院吕胜中教授在与艺术家交流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观众在近距离观看作品
活动现场观众在作品前拍照
活动现场呈现艺术家作品
活动现场呈现艺术家作品
活动现场呈现艺术家作品
活动现场呈现艺术家作品
活动现场呈现艺术家作品
活动现场呈现艺术家作品
活动现场呈现艺术家作品
活动现场呈现艺术家作品
最佳作品奖由王朝勇的木雕作品《速写》获得
活动现场呈现艺术家作品
活动现场呈现艺术家作品
活动现场呈现艺术家作品
活动现场呈现艺术家作品
活动现场呈现艺术家作品
活动现场呈现艺术家作品
活动现场呈现艺术家作品
2014年12月27日下午2时30分,2014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年度研究生创作成果展暨大韵堂美术馆开馆展于北京大韵堂美术馆开幕,同时揭晓“大韵雕塑创作奖”并进行颁奖仪式,据悉,活动由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与大韵堂艺术机构联合主办,将展至2015年1月16日。
“大韵雕塑创作奖”今年已是第二届,评选范围也限制到研究生水平。评委会主席由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吕品昌和大韵堂艺术机构艺术主持蔡万霖先生担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于凡任执行主席兼秘书长,王少军、王伟、孙伟、张伟、陈科、姜杰、段海康、殷双喜、展望、秦璞、隋建国、曹晖等担任评审委员。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美术理论家王镛先生,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董长侠先生、党委副书记王少军先生、教务处处长王晓琳女士、造型学院院长马路先生、教授胡建成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和颁奖典礼。大韵堂艺术机构艺术主持蔡万霖,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吕品昌,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吕胜中,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著名美术理论家殷双喜,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马路分别为获得特别奖项的学生颁发了获奖证书。
诸位委员对此次参展作品进行热烈深入地探讨,最终王朝勇的木雕作品《速写》众望所归获得最佳作品奖,杜英奇的《指鹿为马》获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颁给了杨光的《国槐》,李苑琛的《单吊》获最佳材料运用奖,黄山的《陈寅恪》获得最佳技艺传承奖。
入围优秀奖的学生分别是夏理佳、周鸿微、黄山、杨金璋、于洋、王旭东、丁浩、于海、黄镇、 陈文、陶都罕、迟娣、王江伟、杨亮、刘绍栋、徐思瑾、王占峰、彭聪、彭显锋、谭丹武、曹淑海、于鑫、栾佳齐、王兆伟。
对于大韵雕塑奖的设置,大韵堂艺术机构艺术主持蔡万霖表示,是大韵堂艺术机构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合作,为促进雕塑系学术建设,鼓励青年艺术家创新精神而设立的奖项。大韵堂艺术机构是一家坚持学术路线的机构,在第一届大韵雕塑奖活动举办之后,获得了多方面好评,因此今年的参赛作品品类更加丰富。这次展览将年度作品的评选机制化,也标志着大韵堂为院校赞助的常态化。除此之外,大韵堂美术馆还会在全国其他城市开办,会举办更多高质量的展览来回馈社会。
对于此次展览呈现的艺术家作品面貌,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吕品昌教授表示:“作品归纳起来主要为写实、材料与观念、本土、民族民间、公共艺术及雕塑理论研究等,展览上的作品面貌多元和丰富,体现了青年艺术家们吸收、接纳新鲜事物的能力,和勇于创造的激情能量。这些作品展现出一个重要特质,就是实验和探索精神,看得出青年们在努力寻找雕塑语言和材料、观念表现的新空间,探索新的表达可能性。
编辑:陈耀杰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