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市场盘点与展望:投资进入理性期 调整还需两三年
0条评论 2014-12-29 13:58:30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谢梦

行业专家认为,2015年开始,整个艺术市场回归正常和理性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预示着书画市场的调整仍将持续二到三年。同时,书画行情有两大特征值得人们关注:一是在书画精品资源十分稀缺的情况下,一些拍卖行开始挖掘、开发新的热点,特色专场在今年秋拍受到重视,如中国嘉德今年秋拍率先推出首个王铎精品书画专场,受到买家的青睐。二是中国当代水墨画异军突起,年轻艺术家作品备受追捧,如保利秋拍首次亮相的“中国新绘画”专题表现抢眼,专场40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为今年秋拍第一个白手套专场。

瓷器杂项

高精尖拍品仍是硬通货

作为艺术品拍卖领域中三大主流交易板块之一的瓷器杂项在2014年整体表现平稳,共出现了3件破亿元成交的拍品。此成绩较之书画、油雕都有极大的提升,尤其是在单品成交价格方面,“永乐唐卡”和“明成化鸡缸杯”更是包揽了年度拍卖排行总榜的前两位,有意思的是,这2件拍品最终均被上海藏家刘益谦收入囊中;排名第三位的拍品在以过亿元成交的同时,还创造了新的定窑瓷器拍卖纪录;在剩余7件入榜拍品中,3件由内地拍卖公司呈现,而其余4件则再次被香港地区创造。

以瓷器为例,今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一件“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8亿港元成交,刷新了中国瓷器的拍卖纪录;一件“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盌”以1.3亿港元创下了定窑瓷器拍卖最高价。在今年北京翰海秋拍上,一件“清康熙米黄釉五彩玉堂富贵玉壶春”以3000万元起拍,最终以8970万元成交,成为今年秋拍成交价最高的瓷器拍品。而一同上拍的“元代卵白釉暗刻五彩戗金碗”,也以7450万元的高价被人买走。

一直备受市场关注的佛教艺术类拍品,在今年秋拍也受到藏家的极力追捧。像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一件“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以3.48亿港元的成交价,创下了中国艺术品拍卖价最高的世界纪录。在佛造像板块,中国嘉德推出的“皇家法相——金铜佛造像精品”专场,共计上拍176件拍品,成交率达88.64%,总成交额为5581万元,较去年同期上涨23.5%。如此高的成交率,表明市场对这一板块的追捧程度非同一般。

在家具板块,虽然涉足此类拍品的拍卖行不多,一旦有精品上拍,势必引来藏家的激烈争夺。像在中国嘉德秋拍上,推出的“选中之选——嘉木堂藏明式家具精品”专场,29件拍品全部成交,总成交1.05亿元,成为今年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首个成交率达到100%的家具拍卖专场。

有专家表示,即使在瓷杂的市场调整期,高精尖的拍品仍是硬通货。以今年秋拍为例,明清瓷器依然是各大拍行的主推拍品。苏富比一件“清乾隆粉青釉浮雕苍龙教子图罐”以7451万元刷新了单色釉拍卖纪录。内地刚刚结束的中国嘉德拍场,单色釉同样引起不小的反响。其中一件“清雍正仿汝釉六方长颈瓶”为雍正御窑重器,器形端庄秀美,釉色光亮润洁,属典型宫廷装饰用器。此类官窑重器由于烧造难度大,且成品率极低,在当时的数量就极为有限,保存至今的更是凤毛麟角,此瓶系山东藏家旧藏,估价为180万元-280万元,最终以241万元成交;另一件“清乾隆祭兰釉大天球瓶”通体施霁兰釉,匀净明亮,为乾隆同类御瓷之冠,同样非常罕见,且本品来源于美国藏家旧藏,此次远渡重洋,更显弥足之珍。此件拍品估价为150万-180万元,最终以201万元成交。

佛造像板块,具有高收藏艺术价值的拍品同样是其一直以来的发展方向。此次嘉德秋拍中“皇家法相——金铜佛造像精品”专场,共计上拍176件拍品,成交率达88.64%,总成交额为5581万元,较去年同期上涨23.5%。

当代艺术

油画市场疲软态势延续

在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以油画雕塑为代表的当代艺术,在2007年达到市场顶峰之后,由于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其市场行情就一落千丈。尽管到目前为止,油画雕塑板块已经调整了6年之久,但目前的市场行业依然疲软,总体情况也未见突破。即便目前不少拍卖公司正在积极完善专场格局的设置,并开拓多元化的市场方向,但最终的成交结果并不理想。

像在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尽管一改“中国油画及雕塑”这样大而全的专场,设置了“基石”、“承载”、“开拓”和“灵感”四个油画雕塑专场,从最终的拍卖结果来看,除了一些中国前辈油画家的作品成交情况稍好之外,其余板块的成交结果均不是特别理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大拍卖行对未来的市场方向并不清晰,同时也面临着转型的尴尬。

对于油画雕塑板块的持续疲软,业内人士认为其原因在于在市场处于调整期时,各大拍卖行的表现就会相对保守,尤其是在估价上显得更为明显,这也可以看出目前的油画雕塑板块的确不景气。对于那些高估价的作品,其成交过程也不如市场好的年份竞价激烈,由于竞价表现吃力,所以很多高估价的拍品在拍卖市场上也不具备明显的优势。像在中国嘉德的拍卖会上,王沂东的作品《沐浴春风》从400万元起拍,由于竞价不活跃,最终的成交价仅有600万元。另外,在中国嘉德推出的三个油画专场中,最高估价的前四件拍品估价仅在1500万元至1700万元之间,但在最后时刻均因没有人竞价而遭流拍。

另一方面好的现象是,各拍卖公司积极完善专场格局设置,开拓多元的市场方向,中国嘉德首次将油画及雕塑专场分得更细致,在面临新藏家和青年藏家不断进入的情况下,拍品更加趋向多元。以1970-1989年出生的艺术家作为分界线,即使不是最大规模的成交板块,但是热度与增幅也令人眼前一亮,虽然终端收藏需求尚未全面倾向于油雕及当代艺术板块,但是持续的市场升温终将全面提振需求。虽然在过去几个拍卖季,市场炒作的痕迹明显,买家观望心态较强,但是从2014年的成交总额榜单可见,学术价值与市场价格终会走向一致,好的艺术家会为市场所认可。

专家分析,从整个大的市场行情来看,早期油画作品相对有限,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扩容;当代艺术还暂时处于沉寂阶段;写实油画虽然稳定,价格方面不明自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青年艺术家的上位契合了“天时地利人和”,从保利、匡时推出青年艺术家和藏家的展览来看,今秋还会有更好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成交额大幅提升挤进前十名榜单的三位艺术家:欧阳春、仇晓飞、屠宏涛,一方面表达了市场热度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表达了艺术学术价值受市场认可的必然性。在成交Top10榜单中,这10位艺术家的成交均价(平尺价)也在发生变化,虽然油画并非以尺幅论高低,但是均价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升值的本质,其中有6位成交均价上升,9位成交量上升,只有吴伟成一人价量均有所下降,且排名也下降了5位,作为Top10榜单中的一员,表现已是强劲。其他艺术家成交量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这表明他们向市场的推广力度加大,见诸公开市场的更多,对未来的流通也更加有利,获得更广泛的市场认可,也将提升作品均价。

编辑:陈荷梅

标签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