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藏名表三回合比拼
0条评论 2015-01-05 14:08:38 来源: 中国收藏 

技术VS艺术  更看重什么

很多时候,许多人追求早期的名表就是因为其精湛的技艺,像香港苏富比2011年秋季拍卖会上,一块Gregson A Paris黄金、珐琅及珍珠手动上链怀表就拍得100万港元的佳绩。另有一枚Gregson a Paris珐琅珠边怀表,其背面绘有一幅精美的珐琅画,在树荫摇曳下、花团锦簇中烘托出两位身着欧洲中世纪服饰的一对佳偶,画面无声地向观赏者诉说贵族骑士浪漫的夏夜邂逅。画面灵动传神、色彩浓烈华贵,工艺精湛卓绝,显得异常精美别致。场景绘画选用车花半透明蓝色珐琅釉作底,外镶多层珍珠圈,珐琅边施以錾刻为装饰。此表的精妙之处在于超薄芝麻链结构的应用,甚为罕见。此外,怀表外部带有K金保护外壳,因而很好地保护了珐琅微绘图案的完美。据资料显示,安蒂古伦拍卖行曾于2006年11月25日成功拍出一只直径50毫米、无保护套的类似怀表,以14.16万港元成交。

鉴赏一块珐琅表,除了看工艺是否讲究,更多的是看图案是否独具韵味或者出奇制胜,颜色的搭配是浓烈华贵还是雅致清丽。一件作品整体所呈现的灵性、美感,颜色搭配的微妙平衡,这些都和设计制造者的艺术修养紧密相关。比如,Gregson a Paris为18世纪末世界最著名的制表师之一,原籍英格兰,扬名于法兰西,1776年在巴黎被任命为皇家御用制表师,1786年更是被任命为皇家制造委员会会员。其作品多为法国皇家而定制,至今为止,大部分Gregson a Paris的作品被博物馆及藏家所珍藏,大英博物馆目前收有其6件作品。另外一件萧邦精雕18K红金壳折叠扣背透三问手上链腕表,三问腕表辅以精致的手工金雕及传神的贝雕,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或许是未来高端腕表的又一个发展方向。

型号VS版本  哪个决定价格

在今年香港苏富比的春拍中,一枚百达翡丽旗下复杂度排名第三的5207P型号三问瞬跳万年历陀飞轮腕表拍出了675万港元的高价。另一枚百达翡丽5970P型号精美罕有铂金万年历计时腕表成交价为130万港元。百达翡丽5970型号的铂金版本为5970系列的压轴之作,于2009年至2010年间生产仅一年的时间即告停产,据知铂金材质为当中产量最少的版本。5970型号后被5270型号取替,而其铂金版本则成为百达翡丽最具代表性的表款之一,令各地藏家趋之若鹜。

陶燕鹤表示,名表收藏中的版本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样型号的腕表,会有不同的材质制作,虽然从材质的价格来看,可能相差并不是很大,但是做在手表上却有可能会令价格相差数倍。像香港佳士得今年春拍推出的积家重要及非常精细18K白金镶钻石腕表,配三问功能、飞行陀飞轮,以316万港元成交。2007年推出的积家特大版罕有限量铂金三问持续十五日动力储存飞返显示腕表以107.25万元成交。更难得的是由积家独家开发的水晶音簧研制成功并加以运用,故其能发出清澈饱满的三问声响。

曾经有人这样对手表进行分类:世界上只有两种钟表——三问表和简单功能表。所谓三问表,即三簧表,三种打簧的响声不同,可分辨出“时”、“刻”、“分”的报时,是声学与动力学巧妙运用的成果。其与陀飞轮、万年历一样,是机械表的一项复杂功能。简单地说,三问表就是可以报时的表,表壳边有按钮或拨柄,按动它时,便可以听到“叮叮咚咚”的声音报时。从各大拍卖行的图录上你很容易发现,越是靠后的重量级拍品,三问腕表越多,尤以百达翡丽和江诗丹顿最为珍贵。

拍卖会上,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价格特别便宜的名表,对于这类拍品,一定要弄清它们的产地、年代、质量、功能、款式及机械构造等,耐心查看表盘、机芯后板及表壳等,通过其落款来决定是否购买。

编辑:陈荷梅

标签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