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看过来:作为艺术品的食物
0条评论 2015-01-08 14:06:19 来源:艺术国际 作者:孟媛编译

摄取食物对于人体来说是必需的,而对于艺术创作来说有时也是不可或缺的。法国马赛的欧洲及地中海文明博物馆(MuCEM)目前正在举办题为“食物:生产·食用·消费”的艺术展。这一展览由联合国新闻 部旗下的ART for The World这一非营利组织主办,策展人为阿德利娜·冯·弗斯滕伯格。

“食物”这一艺术计划旨在通过人类日常生活中 的一部分来分析并阐释整个当代社会,正如透过一种文化中不同类型的住宅来观察研究不同家庭的日常生活。这一研究方法在人类学研究中经常用到,例如最近出版 的书籍《盐:世界的历史》以及《鳕鱼:一种改变世界的鱼》,这两本书都是从从一种司空见惯的日常事物出发来研究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与发展。这种研究趋势也 在各大艺术展览中呈现了出来,如正在库珀·休伊特·史密森国家设计博物馆展出的“工具:拓展我们的领域”,MoMA网上“设计与暴力”艺术计划正在研究物 品的功能与美学关系中的深层意义。 

来自五大洲的37位艺术家展示了他们根据直接 或间接和食物有关的问题而创作的艺术作品。反应了他们对于气候变化、农作物污染、食物分配不均、土壤保护、饮食选择等问题的思索,又关乎可持续发展、移 民、宗教、人权、性别等问题。这些艺术家来自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来自不同的年龄阶段,他们用照片、影像、装置等媒介,以与食物直接或者间接有 关的问题作为主题来反应生存、健康、经济以及文化问题。一场文化、传统及创意的盛宴。以了解当代社会中关于食物的问题。 巴西艺术家埃内斯托·内图(Ernesto Neto)用到了豆子,简尼思·库内里斯(Jannis Kounellis)用到了葵花籽。印度摄影师将镜头对准了拿着食物的手,有金奈女人捧着米粒的手,有德里卖水人的手,有孟买街头拿着铝制水壶倒茶的手。 艺术家在用食物来创作艺术作品,但并不是以艺术来表现食物。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Marina Abramović)1995年的作品《洋葱》,以10分钟的影像的方式呈现了她当年的行为作品。在影片中她一边吃洋葱一边有个声音在发泄种种不满。这件 作品旨在挑战人生理及心理的双重极限。在表现出艺术家非凡的忍耐力的同时,也揭示了人类在面对生活种种压力时表现出来的脆弱一面,也探讨了女性的独立、身 份问题。背景中为艺术家自己的声音,在反复说着“我厌倦了一直改变计划,厌倦了在候车室、公交站、候机厅里等待.。。我厌倦了做决定,厌倦了美术馆和画廊 的展览开幕式,厌倦了数不尽的聚餐.。。”

罗马尼亚艺术家米尔恰·康托尔(Mircea Cantor)的作品《被低估的后果》创作于2011年,在一个一米见方,由白色铁栏杆围成的箱子里装满了大蒜。那些大蒜装得满满的,似乎马上就要从铁栏 杆之间漏出来。他的艺术创作思想受到了杜尚(Marcel Duchamp)的影响,利用现成品去揭示社会问题,以现实中的真实来诠释真实,这件艺术作品也是极简艺术与贫穷艺术的结合。金属代表了工业化时代的机器 生产,快要溢出来的大蒜代表着工业化带来的食物产出过剩。而这些大蒜有可能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区,又体现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由多人创作的这件作品《纳粹牛奶》 (1979-90年)不仅仅是一件反纳粹主义的作品。照片中的小男孩金色的头发偏分着,穿着一件白色高领衫,有一种军事化的刻板。他拿着一大杯牛奶放在嘴 边,似乎是刚刚喝完牛奶,嘴边留着一个像希特勒标志性胡子一样的“牛奶胡子”。从小到大我们都被灌输牛奶有益健康这样的观念,这件艺术作品让我们重新反思 这一根深蒂固的概念,这到底是不是商业广告为了刺激消费的手段还有待求证。

通过本次展览,我们能看出以食物为主题而创作 的艺术作品能揭示出社会政治问题,而这些作品是艺术创作,在这些作品中的食物其功能已经产生了变化,已经超越了“食用”的范畴而成为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因 素,也是解读作品深入了解艺术家思想的重要线索。

编辑:罗远

标签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