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研究室】观察中国水墨的新常态——一个“递进研究型”展览在正观美术馆开幕
0条评论
2015-01-14 15:38:38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李雷
2015年1月10日下午,以观察中国水墨新常态的“图像研究室——水墨进程中的一种‘显象逻辑’”展在正观美术馆拉开帷幕。此次展览由著名策展人、艺术批评家王萌先生策划,力邀陈林、党震、杜小同、高茜、杭春晖、金沙、雷苗、李戈晔、李军、刘琦、吕鹏、秦艾、秦修平、孙浩、谭军、涂少辉、王煜、徐华翎、徐加存、曾健勇、张见、郑庆余、祝铮鸣23位在水墨领域具有重要探索的艺术家参展。策展人王萌和正观美术馆馆长孙志中共同出席了本次新闻发布会。
99艺术网:王萌先生您好,首先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本次展览主题的内涵,以及本次展览主旨是研究当代水墨中的哪些问题?
王萌:可以说此次“研究室”的展览,就是要从策展上提供一个业界可以去分析的模型,对“意象”、“写实”和“图像”三种“显象方式”有个基本的认知,并纳入“水墨进程”去考察“显象逻辑”。在“冷调”中去掉过快的增长因素所带来的“热量”,让观者看到水墨媒介在“平面”和“具象”形态下由这一代艺术家所取得的成果。
我们这个展览是一次文化发生的行动,重在一种动态的语法下展开一种学术研究,将展览延伸的一种方法论的新变。这个展览的主题已经明确了我们的工作任务,也就是我们实际上营造了一个关于图像的研究史,我们所针对的艺术对象是在50、60这样一批水墨艺术家之后,以70为主体的这批艺术家中,选出了由23位参展艺术家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的艺术家结构。
我们这个展览可以说是由这些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所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完整的视觉展示的文本,也可以说这个展览本身就是一个作品,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我们希望在“研究室”中,把艺术家这些年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理性和冷峻的学术性面貌呈现出来。
在今天这样一个2014-2015年重大转折的时期,展出一个分水岭式的展览,大家都能看出是可视的,但是好像又是不可知的。也就是说,本应有的研究在一个过热的快速通道中所应该做的工作没有做到位,尤其是形成一种更加学术的话语层面,或者说文字层面的一种成果,导致在过热,甚至是在一种泡沫化的现实当中,造成了业界带有一种焦虑和怀疑的目光。
我们的展览在这样一个时期,宣布了水墨进入一种新的常态,可能我们在相对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要积极地去适应这样一个常态。这个常态可能就是在进行一种回到艺术本体的研究。因为今天的艺术,它是一个学术与社会相互交叉互动的综合体,不是一个单纯维度上的问题。前一个阶段更加凸显的是在过快的市场化当中遮蔽了这些艺术家应有的成果展示。我想本次策展提出的是在一个相对开放而又明确的框架中,回到对“图像”这个关键词的水墨创作现场。
纵观中国画的“显象史”,从它初期形成的巨大传统到20世纪重要的突变,一直到21世纪,所形成的无非是三大体系:第一,在一个所谓意象视觉体系当中,形成了一套被视为画学文脉的道统;第二,从古典到近现代转折当中形成的“五四运动”所激发起的“美术革命”思潮下引入的西方“写实”来再造中国画,以及“国画改造运动”所带来的对中国画创作方法论上的重大变化;20世纪下半叶发生的“新变”就是在80年代,也就是20世纪的第三次重要的变化,在“85新潮”之后,由现代主义以来的西方文化逻辑所造成的对中国巨大的冲击和激荡,激发中国画这个古老的画种在新的传统之下形成了新的艺术本体层面的思考和开拓。就目前已存在的“意象视觉”之外的“写实视觉”(20世纪徐蒋体系及其延续)和“图像视觉”(一种新时代视觉美学下的“显象方式”,分享了前两种水墨元气)观念下,这个展览提供了一种中国画具象形态下的“显象逻辑”,在这个动态的开放框架内,如何看待这批水墨新一代艺术家的创造,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视点。个案的研究也许在群展上无法各个细化,但宏观的问题是亟需提出的。当然,我们也会推出一系列“计划”,尽可能的去触及个体,至少也会给个体提供一些启发性的东西。这是本次“研究室”的基本底线。这个展览同时也是“正观美术馆水墨研究室计划”的第一回,即这种研究和呈现是持续性的,我们也期待更多像正观美术馆这样的艺术机构,用一种艺术研究的态度来组织展览、引导艺术审美方向。
99艺术网:本次“图像研究室”是怎样的计划,能否为我们做一下简要的介绍?
王萌:这个计划是想通过策展的方式对四个维度进行研讨。第一维度是批评家的圆桌对话。我们将会聚焦以水墨为媒介来探讨图像中的“显象逻辑”,针对这个问题从批评框架当中找到一些宏观上与艺术史、当代文化相关联的语境。
第二维度,我们会举办一场由参展艺术家为主体的创作个体语境的对话。
第三维度,将会邀请一些重要的艺术机构的运营者,来共同探讨、倾听另外一种视角的声音。
第四维度,把图像打开之后,在平面上以具象的水墨表达,呈现图像观念下的“显象”。在这样一种逻辑和绘画的观念下,是否能够有新的实验的可能性和潜在的空间。就像我们前些年,在架上绘画图像化之后受到装置和影像乃至新媒体的冲击之后,很多人认为绘画已经死亡,但是,2013年我在寺上美术馆推出的“今日绘画中的媒介与方法”展上,大家可以看到装置冲击之后的绘画不但没有死亡,还把新的观念作为一种新生的动力纳入到绘画创作的原点上,所以我们计划在第四次的实验递进项目中,尝试带有实验色彩的规划。
99艺术网:为何从“图像性”切入对当代水墨的研究,而不是从其它路径切入呢?
王萌:汉字词语的语义是多义的。要想理解本次展览语境中的“图像”,首先要做几个排除和关联:第一,排除我们艺术史研究中的和文字相区别的图像,这是跟文字相关的。
第二,关联与水墨创作有关的当代人的视觉经验。今天当代人的视觉经验是在大众图像、公共传媒技术和景观化的社会当中形成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视觉经验基础。这个基础无论是摄影、电影、电视,或者是一些电脑的合成图像,所带来的对于视觉的一种时代显现。这个时代显现如果说从绘画当中所对应的中国画古代写意,实际上不是这样一种完整的图像,因为这个“意象”是跟焦点透视,跟摄影技术发明之后有关,形成了一种对客观世界的机器造像。在这样一种状态下,电脑中的一些软件技术所形成的一种图像生产所带来是一种景观化社会的图像包围。这个经验,一方面带来的视觉基础是这个时代的特点,艺术的创作具体到这一批画家上,也是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生发出来的,他们的作品跟这些有关系,但不是直接关系,而是一个“语境性”的时代视觉经验。
第三,照相机这样一种机械透视所形成的“冷”图像,也不在我们今天这个图像研究的范畴之内。因为,那是一种没有人所具有的温度感的机器,所带来的一种焦点透视。我们今天所讨论的图像,又和架上绘画领域的“波普、玩世”为代表的一种艺术图像所不相同。今天看到23位参展艺术家,每个艺术家是用水墨的媒介在创作过程当中,所形成的一种“图像”意识。在绘画的视觉之“象”中,所形成的一种“显象”的图像意识,是通过一种艺术家创作的视觉行为计划的逻辑下,不同性格、不同来源和具体特色的一种图像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不仅是这23个个体,实际上有一批艺术家在新的时代,他们在“象”的“显象”状态中,形成了一种绘画的观念和逻辑。
这个逻辑实际上再从另一个维度上看,它跟古典形态的写意、意象视觉,或者是徐悲鸿他们那一代以来的写实视觉有关系。所以说,我们所谈的“图像”是有具体限定的,这个限定就是几个关键词。一个是水墨的媒介,在平面的形态下,既分享了意象、写实,又在当代这样一个图像世界中找到一种新的结合,然后在每个艺术家真诚的创作兴趣和理想空间当中,进行长时间的探索,形成了这样一批各具特色的有机整体,我们的图像实际上是在这样一个限定下为主体的非机械的、非技术化的这样一种带有温度感的,在艺术家这样一种创作下的一种图像意识和视觉行为,它体现了在水墨进程当中的一个“显象逻辑”。
我们这个主题是在“图像”、“研究室”、“水墨进程”和“显象逻辑”这四个关键词下,限定了我们今天这个展览所形成的文化行动。
99艺术网:当代水墨在近两年艺术市场中十分火热,那么您对此有何看法呢?
王萌:其实我们在艺术发展过快的增长中,带来的就是一种假象的生产和对真相的遮蔽,像这种双向的状态正在形成,可以说艺术界对新水墨、新工笔都有自己的评价。他们可能认为是一种审美的疲劳和厌倦。
第二,当代水墨价位在过快的架构下增长,在短期之内把一个很好的产品拉到一个不合适的价格指标上,导致一个正常的投资学和金融活动无法正常下去,因为艺术世界当中也存在着一个价值和价格的基本关系,尽管这个价值无法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或者一般经济学的普通原理方式去定量,但是它基本还有一个客观的价值状态。如果你的经营在很短的时间内,大家只看到一个过快的增长,而“遮蔽”了这批艺术家的已得成果,是非常不合适的。它就是对假象的生产和对真相的遮蔽。我们本次展览的新常态,正是希望提供一些好的模本,展现更为优秀的艺术家作品,通过一个策展的框架来提醒大家,本次参展艺术家确实比上一代走得更远,他们分享了很多元气,每位艺术家都有很真诚的创作成果。
这次策展还提出了一个“前拉后拽机制”,也是给业界的一种提示。如同我在《美术馆作为“文化发生场”的启示:一种新思维的提出》中对策展功能的使用,在这个阶段,还是通过策展去“触及”艺术的一些问题,分享一种学术的思考,起到一种“提示”和“介入”作用,进入艺术的进程中。
99艺术网:王萌先生您好,首先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本次展览主题的内涵,以及本次展览主旨是研究当代水墨中的哪些问题?
王萌:可以说此次“研究室”的展览,就是要从策展上提供一个业界可以去分析的模型,对“意象”、“写实”和“图像”三种“显象方式”有个基本的认知,并纳入“水墨进程”去考察“显象逻辑”。在“冷调”中去掉过快的增长因素所带来的“热量”,让观者看到水墨媒介在“平面”和“具象”形态下由这一代艺术家所取得的成果。
我们这个展览是一次文化发生的行动,重在一种动态的语法下展开一种学术研究,将展览延伸的一种方法论的新变。这个展览的主题已经明确了我们的工作任务,也就是我们实际上营造了一个关于图像的研究史,我们所针对的艺术对象是在50、60这样一批水墨艺术家之后,以70为主体的这批艺术家中,选出了由23位参展艺术家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的艺术家结构。
我们这个展览可以说是由这些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所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完整的视觉展示的文本,也可以说这个展览本身就是一个作品,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我们希望在“研究室”中,把艺术家这些年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理性和冷峻的学术性面貌呈现出来。
在今天这样一个2014-2015年重大转折的时期,展出一个分水岭式的展览,大家都能看出是可视的,但是好像又是不可知的。也就是说,本应有的研究在一个过热的快速通道中所应该做的工作没有做到位,尤其是形成一种更加学术的话语层面,或者说文字层面的一种成果,导致在过热,甚至是在一种泡沫化的现实当中,造成了业界带有一种焦虑和怀疑的目光。
我们的展览在这样一个时期,宣布了水墨进入一种新的常态,可能我们在相对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要积极地去适应这样一个常态。这个常态可能就是在进行一种回到艺术本体的研究。因为今天的艺术,它是一个学术与社会相互交叉互动的综合体,不是一个单纯维度上的问题。前一个阶段更加凸显的是在过快的市场化当中遮蔽了这些艺术家应有的成果展示。我想本次策展提出的是在一个相对开放而又明确的框架中,回到对“图像”这个关键词的水墨创作现场。
纵观中国画的“显象史”,从它初期形成的巨大传统到20世纪重要的突变,一直到21世纪,所形成的无非是三大体系:第一,在一个所谓意象视觉体系当中,形成了一套被视为画学文脉的道统;第二,从古典到近现代转折当中形成的“五四运动”所激发起的“美术革命”思潮下引入的西方“写实”来再造中国画,以及“国画改造运动”所带来的对中国画创作方法论上的重大变化;20世纪下半叶发生的“新变”就是在80年代,也就是20世纪的第三次重要的变化,在“85新潮”之后,由现代主义以来的西方文化逻辑所造成的对中国巨大的冲击和激荡,激发中国画这个古老的画种在新的传统之下形成了新的艺术本体层面的思考和开拓。就目前已存在的“意象视觉”之外的“写实视觉”(20世纪徐蒋体系及其延续)和“图像视觉”(一种新时代视觉美学下的“显象方式”,分享了前两种水墨元气)观念下,这个展览提供了一种中国画具象形态下的“显象逻辑”,在这个动态的开放框架内,如何看待这批水墨新一代艺术家的创造,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视点。个案的研究也许在群展上无法各个细化,但宏观的问题是亟需提出的。当然,我们也会推出一系列“计划”,尽可能的去触及个体,至少也会给个体提供一些启发性的东西。这是本次“研究室”的基本底线。这个展览同时也是“正观美术馆水墨研究室计划”的第一回,即这种研究和呈现是持续性的,我们也期待更多像正观美术馆这样的艺术机构,用一种艺术研究的态度来组织展览、引导艺术审美方向。
99艺术网:本次“图像研究室”是怎样的计划,能否为我们做一下简要的介绍?
王萌:这个计划是想通过策展的方式对四个维度进行研讨。第一维度是批评家的圆桌对话。我们将会聚焦以水墨为媒介来探讨图像中的“显象逻辑”,针对这个问题从批评框架当中找到一些宏观上与艺术史、当代文化相关联的语境。
第二维度,我们会举办一场由参展艺术家为主体的创作个体语境的对话。
第三维度,将会邀请一些重要的艺术机构的运营者,来共同探讨、倾听另外一种视角的声音。
第四维度,把图像打开之后,在平面上以具象的水墨表达,呈现图像观念下的“显象”。在这样一种逻辑和绘画的观念下,是否能够有新的实验的可能性和潜在的空间。就像我们前些年,在架上绘画图像化之后受到装置和影像乃至新媒体的冲击之后,很多人认为绘画已经死亡,但是,2013年我在寺上美术馆推出的“今日绘画中的媒介与方法”展上,大家可以看到装置冲击之后的绘画不但没有死亡,还把新的观念作为一种新生的动力纳入到绘画创作的原点上,所以我们计划在第四次的实验递进项目中,尝试带有实验色彩的规划。
99艺术网:为何从“图像性”切入对当代水墨的研究,而不是从其它路径切入呢?
王萌:汉字词语的语义是多义的。要想理解本次展览语境中的“图像”,首先要做几个排除和关联:第一,排除我们艺术史研究中的和文字相区别的图像,这是跟文字相关的。
第二,关联与水墨创作有关的当代人的视觉经验。今天当代人的视觉经验是在大众图像、公共传媒技术和景观化的社会当中形成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视觉经验基础。这个基础无论是摄影、电影、电视,或者是一些电脑的合成图像,所带来的对于视觉的一种时代显现。这个时代显现如果说从绘画当中所对应的中国画古代写意,实际上不是这样一种完整的图像,因为这个“意象”是跟焦点透视,跟摄影技术发明之后有关,形成了一种对客观世界的机器造像。在这样一种状态下,电脑中的一些软件技术所形成的一种图像生产所带来是一种景观化社会的图像包围。这个经验,一方面带来的视觉基础是这个时代的特点,艺术的创作具体到这一批画家上,也是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生发出来的,他们的作品跟这些有关系,但不是直接关系,而是一个“语境性”的时代视觉经验。
第三,照相机这样一种机械透视所形成的“冷”图像,也不在我们今天这个图像研究的范畴之内。因为,那是一种没有人所具有的温度感的机器,所带来的一种焦点透视。我们今天所讨论的图像,又和架上绘画领域的“波普、玩世”为代表的一种艺术图像所不相同。今天看到23位参展艺术家,每个艺术家是用水墨的媒介在创作过程当中,所形成的一种“图像”意识。在绘画的视觉之“象”中,所形成的一种“显象”的图像意识,是通过一种艺术家创作的视觉行为计划的逻辑下,不同性格、不同来源和具体特色的一种图像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不仅是这23个个体,实际上有一批艺术家在新的时代,他们在“象”的“显象”状态中,形成了一种绘画的观念和逻辑。
这个逻辑实际上再从另一个维度上看,它跟古典形态的写意、意象视觉,或者是徐悲鸿他们那一代以来的写实视觉有关系。所以说,我们所谈的“图像”是有具体限定的,这个限定就是几个关键词。一个是水墨的媒介,在平面的形态下,既分享了意象、写实,又在当代这样一个图像世界中找到一种新的结合,然后在每个艺术家真诚的创作兴趣和理想空间当中,进行长时间的探索,形成了这样一批各具特色的有机整体,我们的图像实际上是在这样一个限定下为主体的非机械的、非技术化的这样一种带有温度感的,在艺术家这样一种创作下的一种图像意识和视觉行为,它体现了在水墨进程当中的一个“显象逻辑”。
我们这个主题是在“图像”、“研究室”、“水墨进程”和“显象逻辑”这四个关键词下,限定了我们今天这个展览所形成的文化行动。
99艺术网:当代水墨在近两年艺术市场中十分火热,那么您对此有何看法呢?
王萌:其实我们在艺术发展过快的增长中,带来的就是一种假象的生产和对真相的遮蔽,像这种双向的状态正在形成,可以说艺术界对新水墨、新工笔都有自己的评价。他们可能认为是一种审美的疲劳和厌倦。
第二,当代水墨价位在过快的架构下增长,在短期之内把一个很好的产品拉到一个不合适的价格指标上,导致一个正常的投资学和金融活动无法正常下去,因为艺术世界当中也存在着一个价值和价格的基本关系,尽管这个价值无法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或者一般经济学的普通原理方式去定量,但是它基本还有一个客观的价值状态。如果你的经营在很短的时间内,大家只看到一个过快的增长,而“遮蔽”了这批艺术家的已得成果,是非常不合适的。它就是对假象的生产和对真相的遮蔽。我们本次展览的新常态,正是希望提供一些好的模本,展现更为优秀的艺术家作品,通过一个策展的框架来提醒大家,本次参展艺术家确实比上一代走得更远,他们分享了很多元气,每位艺术家都有很真诚的创作成果。
这次策展还提出了一个“前拉后拽机制”,也是给业界的一种提示。如同我在《美术馆作为“文化发生场”的启示:一种新思维的提出》中对策展功能的使用,在这个阶段,还是通过策展去“触及”艺术的一些问题,分享一种学术的思考,起到一种“提示”和“介入”作用,进入艺术的进程中。
编辑:李罡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