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艺术计划“Naissance”在今日美术馆开幕
0条评论
2015-01-24 21:21:09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赵成帅
开幕式
“Naissance”即在混沌新生之时,是不确定中的确定,是涌动的艺术生命在时间的坐标上生长与摇曳的一束灵光。所谓“艺术的新鲜血液”,在于源源不断的创新和突破,永不停驻的行动力和活跃的思潮从当下延伸至未来。所以我们打破了传统格局,在另一种艺术语言维度中甄选出社会性、人文性等以多元和创新为主体的作品,围绕当下发声的架上和装置作品,给予观者所能触及之感,让人们从静态中寻求沉寂的震撼力量。
吴珏辉作品《染色体V》,艺术总监/吴珏辉、视觉/罗航、音乐/楼南立(B6)、编导/王家明。时长为10分钟的现场开幕表演,由4位演员完成表演,主要演员是王家明。
展览由策展人张红雷策划,共邀请十九位艺术家,作品涵盖观念艺术,多媒体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和架上艺术等。而不论是以怎样的艺术形式,展览实际上将完全跨越艺术家在年代上的鸿沟,模糊艺术媒介的界限,去除繁琐、冗杂的桎梏,以最贴切的、最具感知力的方式呈现出艺术的本质。
在本次展览中,艺术家的讨论关涉到身体、新媒体、时间、空间、身份等多个维度。艺术家或将身体作为主体性的载体,承载着对于记忆,经验和日常的观照,在观者与作品的互动中加深身体作为主体性的参与感知;或是将身体作为活动体的体征,作为被观望的运动体;计算机代码及编程替代了艺术家的组织思考,程序创作形成画面层次与纹理的偶然性,给观者的视觉带来了无限欢愉与解放,有感知的艺术家将不断突破和穿越密码语言带来的审美桎梏和疏离感;而时间的线索不断在艺术家的作品中复现,或用书写时间的方式,将流动的时间可视化;或用凝固时间的方式冻结时间和记忆,不同的表现阐释出同样的深刻。
吴达新作品《 飞天 》,2014年,灯光装置, 螺纹钢LED灯管,7.5x2x1.5m
以带有突破性的作品为基调,展览首先强调的是艺术的“本能”,从本能出发再到艺术呈现的“过程”,而“过程”将从“本能”中抽离。所谓的“过程”并非艺术家直观的创作过程,而是纵向的艺术思考的过程,艺术思想并不局限于在图纸上的表现,它像一个转动的轴轮,经历着缓慢而不可想象的延伸,并在不断地实验和反思中通向“未来”。展览将就当下的境况体现出这三个步骤的内涵,观众以此可感受到艺术本能这一强大驱动力。
张小迪作品《风入松》单屏高清数字影像9分钟,2013年
展览将设立独立艺术个人项目,并以“展中展”和“特别计划”的形式呈现。这将成为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展中展选定的艺术家多为青年艺术家,我们在主展厅中为艺术家搭建独立空间,甄选出的艺术家将围绕一些新的命题提交个人方案,以此作为展出内容的雏形,经完善后在展览期间展出。这种方式旨在通过新一代艺术家的视角,以及他们的独立思考,来为公众提供更为丰富而特别的体验,让观者更为深入地理解多元和创新理念。展中展划分为了三个方向:当下艺术生态的反思、艺术本体的反思,以及空间与艺术的对话。三个取向在整个过程中完全被公开化,由此我们更能了解到艺术家呈现艺术思想性的“过程”。而同期进行的“特别计划”则更具未来性,未来性不等同于不确定性,求变的意识和反转的立场充满了对未来的示预。“特别计划”由艺术家发起,其他参展艺术家共同参与完成,通过“特别计划”,改变往常的视觉和思考方式,缔造新的艺术呈现模式。
徐文恺作品《Meta》,2014年,动态声音影像。Meta是一部建立在电脑算法语言上的现场影像和声音合作的电脑艺术作品,从一滴水在数字语言中的呈现起步,电脑艺术家aaajiao(徐文恺)将屏幕和电脑语言变成了艺术创作的画布和颜料,把体现物质特性或是情绪态度的词汇在数据的逻辑集合和分裂后,变成了呈现在屏幕上的不断分解变形,凝聚又裂变的晶体、线条。
“24艺术计划”是对当下中国艺术的再度思考和表达, 24在东方人的认知体系中为深具奥义的数字,它代表着多元和圆满,即传达一种以多元性的变革。24艺术计划——“Naissance”将身体力行地探索周遭我们所能触碰到的事物的任何一种可能性,寻找艺术最根本的创造力和成长的驱动力!本次展览将持续到2015年3月15日。
展览发起人何飞
参展艺术家:白宜洛、陈陈陈、Dieter Detzner、方二 & 孟瑾、刘文涛、卢征远、孟柏伸、任瀚、商成祥、施政、王羡、吴达新、吴珏辉 + UFO、吴升知、徐文恺、许良、杨铭、张业兴、张小迪
编辑:赵成帅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