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在哪里?就在社区里——“社区植入计划”让艺术不再高冷
0条评论
2015-02-28 15:23:39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李晶
[1/1]























2015年2月28下午,由策展人俞可策划的“社区植入计划”在成都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开幕,八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曹晖、崔岫闻、谷文达、刘莉蕴、缪晓春、隋建国、向京、张大力携作参展,展览展出了包括雕塑、影像、装置、油画、水墨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共46件。
即使对于很多人而言,艺术与民众之间总有一段无法拉近的距离,但艺术作品将更多的涉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怎样能让艺术与民众有更多的相遇,是策展人俞可策划这次展览的最初思考。策展人俞可接受99艺术网采访时表示,艺术创作的归属必然要和城市相连,而社区植入计划则是在其强调中产生的结果,作为城市的居民如何与艺术产生互动联系是该次展览所关注的部分。俞可认为,长时间以来,人们总是在传媒的作用下,传统地探寻艺术创作所包涵的视觉寓意。这次展览将当代艺术纳入到与民众分享的公共空间,和艺术家一起来探讨艺术与生活之间真实的关系,以便使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当代艺术家所隐含的创作思想,拓展积极的生活视野。

张大力与他的作品《在空气中》
艺术家张大力的参展作品之一《在空气中》就被策展人别有用心的安置在展馆之外,非常“接地气”。张大力笑称,看到附近的居民散步来到这里,好奇的观看作品并在与作品合影,真的让他有“艺术植入社区”的感觉。而这件作品走出美术馆大门与民众直接“对话”,以及民众和作品互动的方式,之于艺术家本人,也是非常有趣和新鲜的体验。
艺术家刘莉蕴介绍自己的作品
艺术家刘莉蕴的影像装置作品《联结》是这次展览中颇为费心费时的一件,早在2月23日,刘莉蕴便来到成都布展,她的作品细腻静谧,呈现出一种无色无重量的漂浮感。刘莉蕴告诉99艺术网记者,人不仅要与外界发生关联,最重要的是自己身体与灵魂内部的连接,而打通她内部与外部“联结”的关键,就是艺术。展出的另一件作品《无-有》系列之“有” 也是没有颜色,用本色白的日常用品去消解的现实生活中事物的重量感和实在感是艺术家的用意。她不在乎其作品最后呈现的效果,而更多关注于在创作过程中的自我完善和修炼,过程已然成为最重要的部分,她在日常的生活细节中敏锐捕捉着美,再通过艺术的手法去将之传递,将生活中的点滴创作灵感注入血肉中,“艺术”之于她是自然而然的事。

向京作品《异境-这个世界会好吗》

向京作品《尽头》
艺术家向京接受99艺术网采访时称,向民众推行艺术有着多种的界面和管道,而这种艺术植入社区算最直接的类型,虽然并非能直接建起艺术与大众的桥梁,但这也算是目前最有效能使艺术和民众之间产生互动的方法之一。如果未来时间允许,艺术家有着充分准备的话,可以就社区植入为命题而去做一些具体针对的作品,这样能使民众和艺术间产生更好的化学反应。

除此之外,艺术家缪晓春的数码艺术及影像作品,谷文达作品谷氏简词系列等都相当值得一看。据悉,本次展览作为2015成都东湖跨年艺术节中的组成部分,将持续至2015年4月15日。
从进入展厅起,你就会发现,你与艺术的关系或许可以更亲近。
即使对于很多人而言,艺术与民众之间总有一段无法拉近的距离,但艺术作品将更多的涉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怎样能让艺术与民众有更多的相遇,是策展人俞可策划这次展览的最初思考。策展人俞可接受99艺术网采访时表示,艺术创作的归属必然要和城市相连,而社区植入计划则是在其强调中产生的结果,作为城市的居民如何与艺术产生互动联系是该次展览所关注的部分。俞可认为,长时间以来,人们总是在传媒的作用下,传统地探寻艺术创作所包涵的视觉寓意。这次展览将当代艺术纳入到与民众分享的公共空间,和艺术家一起来探讨艺术与生活之间真实的关系,以便使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当代艺术家所隐含的创作思想,拓展积极的生活视野。

张大力与他的作品《在空气中》

艺术家刘莉蕴介绍自己的作品
艺术家刘莉蕴的影像装置作品《联结》是这次展览中颇为费心费时的一件,早在2月23日,刘莉蕴便来到成都布展,她的作品细腻静谧,呈现出一种无色无重量的漂浮感。刘莉蕴告诉99艺术网记者,人不仅要与外界发生关联,最重要的是自己身体与灵魂内部的连接,而打通她内部与外部“联结”的关键,就是艺术。展出的另一件作品《无-有》系列之“有” 也是没有颜色,用本色白的日常用品去消解的现实生活中事物的重量感和实在感是艺术家的用意。她不在乎其作品最后呈现的效果,而更多关注于在创作过程中的自我完善和修炼,过程已然成为最重要的部分,她在日常的生活细节中敏锐捕捉着美,再通过艺术的手法去将之传递,将生活中的点滴创作灵感注入血肉中,“艺术”之于她是自然而然的事。

向京作品《异境-这个世界会好吗》

向京作品《尽头》

艺术家崔岫闻接受99艺术网采访
在整个展览中,崔岫闻的参展作品可算是离观众的接受度比较有距离的。在被问及是否担心民众“看不懂”的问题时,崔岫闻回答99艺术网记者,她并不担心,反而她觉得,自己的作品正好可以去提醒人们:艺术并非是我们习惯性的一种形态,艺术也可以在我们认知以外有着更多可能性。对于崔岫闻来说,在经历过传统绘画的体验后,《轮回》这一系类抽象作品已经上升到对自我思维空间的挑战,她坦言,自己曾经有过与观众“近”的时期,而如今,来到了稍微需要保持些距离的阶段,而观众要想与此系类作品产生共鸣,除了对本身艺术修养要做一个检验外,还要看看你是否与它有缘。除此之外,艺术家缪晓春的数码艺术及影像作品,谷文达作品谷氏简词系列等都相当值得一看。据悉,本次展览作为2015成都东湖跨年艺术节中的组成部分,将持续至2015年4月15日。
从进入展厅起,你就会发现,你与艺术的关系或许可以更亲近。
编辑:李晶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