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美术的失踪者——李青萍艺术文献展将在今日美术馆举办
0条评论
2015-03-11 14:56:14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展览海报
3月28日,今日美术馆将主办《民国美术的失踪者:李青萍艺术文献展》,全方位、立体性地介绍这一传奇女画家的历史生平和重要代表性作品。展出将由艺术和文献两部分组成。在此期间,北京观众不仅将首次看到李青萍珍贵的艺术杰作,同时也将通过旧有资料复原等方式进入这位中国抽象艺术先驱的传奇世界。
据策展人胡赳赳介绍:“李青萍先生(1911年-2004年)是位伟大的女性。有人说她是民国美术圈的“萧红”,因了她受刘海栗、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等师辈的提携和赞誉。她的经历又极具传奇性:刚在国内崭露头脚,就赴南洋任美术教师,无意间向学校的清洁工(因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而沦为清洁工的印度画师沙都那萨,中国称之为扫地僧)学习泼彩技法,从此着迷于抽象艺术,又无意间成为中国抽象艺术的先驱。正当她年富力强、如日中天之时,又因解放后的遭遇而中断了三十年的创作。直到71岁高龄,才又重新得以拿起画笔正当创作,直至93岁仙逝。”
对于不了解她的大众而言,可以简要地通过展览来快速掌握这位“奇女子”所经历的遭遇。
她的艺术经历可以分为几个时期:一个是从1931-1937年(20-26岁)的“成长期”,她分别就读于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和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此一阶段即为徐悲鸿发掘;一个是1938-1941年(27-30岁)的“成熟期”,这也是她的“吉隆坡”任教时期,她的绘画风格趋入稳定,首次举办大型画展,时称能让徐悲鸿和刘海栗同台露面的画展仅此一人而已;1942-1951(31-40岁)是她大放异彩的“活跃期”,她回到国内,分别在上海、武汉、东京、横滨、大阪、北京、天津、青岛、南京、苏州、无锡、济南、合肥、杭州、扬州、香港、重庆举办个展和义展,其知名度达到个人生涯巅峰,1943年刘海栗言:“今之西画引进中国,只有你与我为先驱。”。有评论者说,当时能绘画的人数就不多,而能以一介女性身份从事西画之路并作出杰出成绩来的,当世和后世能认可的有“六美”:她们按年龄长序分别是:潘玉良、方君璧、关紫玉、唐蕴玉、丘堤、李青萍、孙多慈。而在抽象艺术这一块而言,她是中国女性第一人。最近有评论者研究指出,李青萍比同时代男性画家对抽象艺术的贡献还要高,其艺术造诣不在赵无极、朱德群之下。而且李青萍是在世时间最长的一位。
此后,她的民国时期结束了。从1952-1982年(41-71岁)是她的“磨难期”,遣回原籍湖北某县,拒绝参加“镇反”,被当作“特务嫌疑”拘管,划为“右派”,劳教三年,当过幼儿园保育员一年,捡破烂十年,糊纸盒一年,卖自来水五年。期间幸得当地民间和寺庙救助得以潦生,与寺庙住持尼姑结下终身的友谊。
这仍然是一段“传奇生涯”,终身未嫁、矢志艺术、誓不说谎。艺术家的独立人格在此得到最大的彰显。
而从1983-2004年(72-93岁)是她的“光复期”。获得平反,可以正当名分地绘画,大量创作作品,在晚年进入创作的黄金时期,其中最有价值的仍是其“抽象泼彩系列”及具有回忆性质的小品创作,深具“孤境独照”的人生艺术况味。曾经在绘画材料不充足的情况下,她也坚持在捡拾的废品材料上绘画,用自制的颜料在最艰苦的环境下进行,有时还得提防别人举报。正是在这种一般人忍受不了的现实残酷境遇中,李青萍的艺术之路磨励出非同寻常的光芒。她在晚年又得以大放异彩,重新回到艺术创作和展览的轨道中来。有人说“晚年的幸福才是最大的幸福”。李青萍得以有个幸福的晚年。
有评论者认为:在艺术史的追认上,李青萍先生仍是受严重低估的艺术家。尽管现当代艺术的发展进入蓬勃发展的多元化阶段,观念艺术在不断地趋新抛旧,但不管流派如何发展,艺术也有一条“金线”,金线之上,方为瑰宝。李青萍先生的诸多艺术作品,正是这样的瑰宝,她以灿烂的想像力、丰富的感知力和成熟的技法洞悉了艺术的玄奥,诸多画面,让你不由自主地受吸引,久久凝视和出神,这就是艺术的终极之魅。
胡赳赳说这个展览旨在向李青萍先生致敬。普通观众可以看到她的传奇人生,专业观众可以从中领略艺术的时空魅力,而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李青萍先生巨大的人格魅力。“说先生是民国美术的失踪者,并非夸张。她在民国时期远赴南洋,此为失踪者其义之一;她有三十年因社会原因消失于画坛,此为失踪者其义之二;她在艺术史上的价值远远未被挖掘,此为失踪者其义之三。”
胡赳赳说:“艺术的高标和人格的高标,在李青萍先生身上完美的结合,她是知行合一的人。每每感念于此,这位大乡贤在我心目中的圣境又更进一层。她的传奇或许是一部电影所能容纳的绝佳素材,但在此,仅仅只想静静地呈现她的艺术芳华。关于她的一切,我认为仅仅才是个开始。”
徐悲鸿序言
青萍女士,既来南洋四载,辑其课余所写之风景静物凡若干图,将付印刷纪念。兹行不佞幸得见其原作,赏览赞美,并曾参与选辑之役。为弁一言曰:昔之鄙夫,皆以艺为小道。迨及近世,铁道即兴,行于一切纵横小道之上,成为最大之道,于是乡曲之稿项黄馘,习惯行小道者,亦禴被登车,附之以驰焉。小道固不可废,而大道如行地江河,经天日月,然铁道之父亲,当称昔之鄙夫所视为小道者也。
市上两毫一斤之苹果,时有酸甜之差,医生谓其中葆有某种肥塔命(今译作“维他命”)者在犹太盘古手中,目击巨蟒,闻尚有甚大深奥意义。但芸芸众生之我,食苹而甘,于愿已足,不遑深究。吾之所惆怅者,乃见他人食之而甘之味,而我不可得也。为道之目的在通,苟因以无阻滞,则道之大小,正吾所不必计也。他人之视闻及感想如何,各人有独到之见,殆尽繁多,非不佞所及知。惟在刊行之前,先发谰言,乃不佞对作者阅者,深致其歉哀与惶怒者也。
卅十年五月 悲鸿序
名女画家李青萍年少英才,而画笔苍老,且能孜孜不倦,每当课余之暇,埋头绘事。女士在南洋吉隆坡女子最高学府教授有年,对于热带之景象,赏之多,而摩之久,察其光与影而运用丹青,故尺幅之间,热带景色栩栩如生。计有成绩三百余幅,曾选其杰作数十帧,于本年六月出刊青萍画集,颇得社会人士之好评,但此种仅见其作品之一斑,未得窥其全豹也。
爰拟于本年十二月十二日至十三两日假本坡广肇会馆,举行个人画展,作品约二百余幅,其中多系本地风光,及静物,写生等,一以表其个人努力艺术之成绩,一以提高民众对于艺术之兴趣。
徐悲鸿 卅年十二月
附文
李青萍:民国美术的“失踪者”
胡赳赳
李青萍先生(1911年-2004年)是位伟大的女性。有人说她是民国美术圈的“萧红”,因了她受刘海栗、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等师辈的提携和赞誉。她的经历又极具传奇性:刚在国内崭露头脚,就赴南洋任美术教师,无意间向学校的清洁工(因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而沦为清洁工的印度画师沙都那萨,中国称之为扫地僧)学习“泼彩技法”,从此着迷于抽象艺术,又无意间成为中国抽象艺术的先驱。正当她年富力强、如日中天之时,又因解放后的遭遇而中断了三十年的创作。直到71岁高龄,才又重新得以拿起画笔正当创作,直至93岁仙逝。
她的艺术经历可以分为几个时期:一个是从1931-1937年(20-26岁)的“成长期”,她分别就读于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和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此一阶段即为徐悲鸿发掘;一个是1938-1941年(27-30岁)的“成熟期”,这也是她的“吉隆坡”任教时期,她的绘画风格趋入稳定,首次举办大型画展,时称能让徐悲鸿和刘海栗同台露面的画展仅此一人而已;1942-1951(31-40岁)是她大放异彩的“活跃期”,她回到国内,分别在上海、武汉、东京、横滨、大阪、北京、天津、青岛、南京、苏州、无锡、济南、合肥、杭州、扬州、香港、重庆举办个展和义展,其知名度达到个人生涯巅峰,1943年刘海栗言:“今之西画引进中国,只有你与我为先驱。”。
此后,她的民国时期结束了。从1952-1982年(41-71岁)是她的“磨难期”,遣回原籍湖北某县,拒绝参加“镇反”,被当作“特务嫌疑”拘管,划为“右派”,劳教三年,当过幼儿园保育员一年,捡破烂十年,糊纸盒一年,卖自来水五年。期间幸得当地民间和寺庙救助得以潦生。
这仍然是一段“传奇生涯”,终身未嫁、矢志艺术、誓不说谎。艺术家的独立人格在此得到最大的彰显。
而从1983-2004年(72-93岁)是她的“光复期”。获得平反,可以正当名分地绘画,大量创作作品,在晚年进入创作的黄金时期,其中最有价值的仍是其“抽象泼彩系列”及具有回忆性质的小品创作,深具“孤境独照”的人生艺术况味。
在艺术史的追认上,李青萍先生仍是受严重低估的艺术家。尽管现当代艺术的发展进入蓬勃发展的多元化阶段,观念艺术在不断地趋新抛旧,但不管流派如何发展,艺术也有一条“金线”,金线之上,方为瑰宝。李青萍先生的诸多艺术作品,正是这样的瑰宝,她以灿烂的想像力、丰富的感知力和成熟的技法洞悉了艺术的玄奥,诸多画面,让你不由自主地受吸引,久久凝视和出神,我想,这就是艺术的终极之魅。
说先生是民国美术的“失踪者”,并非夸张。她在民国时期远赴南洋,此为失踪者其义之一;她有三十年因社会原因消失于画坛,此为失踪者其义之二;她在艺术史上的价值远远未被挖掘,此为失踪者其义之三。
艺术的高标和人格的高标,在李青萍先生身上完美的结合,她是“知行合一”的人。每每感念于此,这位“大乡贤”在我心目中的圣境又更进一层。她的传奇或许是一部电影所能容纳的绝佳素材,但在此,仅仅只想静静地呈现她的艺术芳华。关于她的一切,我认为仅仅才是个开始。
以此向李青萍先生致以我的敬意。
编辑:张长收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