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者”登陆桥艺术空间 探寻“新学院”画派
0条评论 2015-03-21 16:24:26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冯漫雨

2015年3月21日下午3时,由袁佐策展的“同行者”群展在798桥艺术空间拉开帷幕,现场展出了刘商英、马路、马刚、裴咏梅、孙逊、申玲、石煜、王玉平、袁元、袁佐及詹滢共十一位艺术家作品。

绘画一定是和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地域政治对于绘画的影响是暂时的,只是局部意义的方向。人类文明进程中在任何一个阶段总是会有多种不同的绘画风格同时存在,它们拓展着人们的视觉经验,它们展示着人民对自身的认识,他们代表着人性永不被磨灭的光辉。

今天我们向大家呈现的作品来自十一位画家,他们可以被称之为同路人。他们有着近似的教育背景和社会生活环境。他们大多数人都有着既是艺术家又是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身份。也就是说他们在不同程度上既是体制的执行者,同时作为个人的艺术创作中亦是所谓主流意识的挑战者。如何在这一看似矛盾和扭曲的艺术生涯的状态中做出各自对人、对时代、对文化的判断,这些作品可能会向我们揭示其中的某种答案。

绘画意识的变迁和评判体现我们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自中国传统绘画伊始,到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及由此而展开的从古典绘画到现、当代绘画,这无不充满着发现、融合、认知、批判,这个过程几乎涵盖了整体中国画家的状态。此次展出的作品,正是给我们一个这一状态的缩影,体现出现代中国画家们的思考和尝试。在未来的几年内,我们将沿着这一思路,逐一选出不同的经典个案作为探讨中国当代绘画的话题,梳理这个时代人们的视觉思维历程。比对历史,发现新观念。

我们期待着这一群同行者不同的画面,我们更期待着这一群同路人在艺术创作上共同发出的心声。

策展人袁佐在接受99艺术网采访时表示:“本次参展的艺术家,他们有着近似的教育背景,多在中央美术学院任职,拥有着艺术家与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身份,虽然身处在体制内,却也不妨碍他们每个人有着向体制挑战的创作个性。我希望他们的思考能对未来的中国艺术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或者说颠覆传统教育的观念。桥艺术中心正式基于这样的考量,旨在今后几年沿着这一思路,逐一选出不同的经典个案,挖掘他们创作的思想状态,来寻找‘新学院’这一画派。”

艺术家詹滢绘画是使用非传统绘画性材料,突出特点是对布料,水泥,金属材料等的运用,而没有直接用笔和油画颜料去描绘,物质的材料始终处在主题言说的地位,而笔触的运用成了辅助性的,这反映出艺术家对材料肌质的敏感和兴趣,也构成了詹滢的艺术语言。在接受99艺术网采访时,她表示:“虽然是学习油画出身,但是在我的创作中,我希望我的绘画有一种新的语言。”詹滢将传统的中国元素与创新的综合材料相结合,试图以此表达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膜拜和敬畏,在作品中她的具象、抽象、山水、人物、宗教等完美统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展览现场,人头攒动,很多美院的师生及艺术爱好者观看了此次展览,学院氛围浓重。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4月23日。

798桥艺术空间

798桥艺术空间作为民间专业文化机构,自成立之初,一直紧紧围绕促进国内外当代艺术的融汇、沟通、交流和发展的基点,通过我们的空间把中国当代艺术的精华介绍给世界。2008年已经成功举办“吴冠中走进798——吴冠中2007年新作展”、“罗尔纯人物画展”、“吴冠中丝网版画展”等中国当代艺术大师的个人作品展。

 

编辑:冯漫雨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