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并蓄,泱泱大度:东方文脉新图景
本季中国嘉德香港2015春季拍卖会《中国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专场在东方美学架构之下,持续拓展当代视野与文化深度,呈现二十世纪西学涌进后「兼容并蓄」的创作主张所带领出的一脉泉流,以及其渊远流长于现今,开展出新的当代图景和汇聚出属于中国文化的泱泱风度。本专场为藏家精心挑选三十余幅杰作,期望体现传统美学舒展于现今的健朗姿态以及一脉相承的的精神韵味。
林风眠 摩登仕女
纸本 彩墨
67 × 67 cm
HKD: 1,500,000 - 2,000,000
1930年代「决澜社」为引进西方现代主义和现代设计艺术的第一个团体,为当时的画坛带来一道新气象。发起人之一王济远早年留学日本,1940 年中日战争之中离华赴美,创办华美学院,于西方继续弘扬中国文化。王济远对于线条的讲究和人像造型的钻研具体反应在此次上拍的数幅作品上,其中《悌娜女史像》绘于纽约时期,人物神态掌握精准,线条松弛有度,用色鲜明,为其人物佳品。关良、林风眠、吴大羽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油画家,开创了中西融合的道路,本季精选关良「戏曲人物」的经典主题,包括《贵妃醉酒》等四幅彩墨,表现出关良天真简淡的笔墨趣味。而林风眠的《摩登仕女》线条灵动,墨色酣畅,赋色清润雅致,源自玉兰斋主人李爱维女士旧藏;吴大羽的两幅蜡彩作品则是明丽缤纷,线条与结构极富动感,分别为六、七〇年代经典之作,皆为来源殷实,呈相优良的精品。
做为旅法中国现代主义艺术家群体中的大师,朱德群独特的光色表现是美术史上不灭的美景。本场重量级拍品《构图第十六号》为朱德群1959年的早期大作,象征艺术家在异乡接受中西文化冲撞后最初并发的灵光,呈现才情正盛时的雄浑激昂以及因思索求变而略带苦涩的高度精神性。在《构图第十六号》中,我们彷佛感受到朱德群将巴黎冬景和记忆中台湾八仙山的山林和鸟来瀑布之美融合共组,在墨黑映衬下,幽微的暗红与褐黄在灰褐色和优雅的乳白色间隐现,透过艺术家劲驰跌宕的笔触,层迭铺陈出的冷暖色调在画面旋转驰骋,各种形态灵动交错,宛如峡谷泉流划过石壁时水气的震荡飞旋;也似巴黎冬夜,两侧森冷的建筑相互重迭,透出微黄的光晕,夹带画面中央向远方延伸的街道,迤逦出一条长长地萧瑟迷离。画面中光线的表达不同于后期作品的大笔晕染,而是以块状结构细腻编排,更着重点线面的交织共组,可见出朱德群对于光线的大篇幅表现前的研究成果,而其浓重书法笔意所挥洒出的抒情且深邃的意境,令《构图第十六号》产生一种虚实交映的神秘感,而这种紧凑的结构性和深沉神秘的气息正是朱德群早期艺术的精神所在,在在突出了本作品珍稀的学术意义。而此幅节奏起伏变化丰富、对比鲜明且编排细腻的抒情抽象之作,也标志朱德群在赴法初期,深刻体会东西两大文化碰撞之后作出的动人交响。
朱德群 构图第十六号
1959年作
布面 油画
130 × 81 cm
HKD: 5,000,000 - 8,000,000
《构图第十六号》作为典型的朱德群早期画作,曾由法国重要藏家递藏,并附有2011 年朱德群的亲笔签名证书,更值得一提的是,《构图第十六号》最初出自第一个与朱德群签署代理合约的法国画廊勒让德尔画廊(Galerie H.Le Gendre),可谓来源殷实丰厚。此外,《构图第十六号》的手绘稿也被收录于由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主持编纂的《朱德群八十八回顾展》的纪念画册之中,间接显示了本件作品无可争议的身份与价值。
朱德群 晨曲
1992年作
布面 油画
66.5 × 82.5 cm
HKD: 1,500,000 - 2,000,000
进入90 年代,朱德群的画笔所表现的不再是纯粹的抽象结构,而是对应于大自然的心灵感动,此时朱德群的画作被精确地定义为「抽象风景」。本次征集而来的两幅朱德群画作《晨曲》与《雪夜》,皆是画家90年代的代表佳作。其中《晨曲》出自于与朱德群相交多年的万曼、宋怀桂夫妇,两位不但是中国现代壁挂艺术导师,也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此作由万曼夫妇珍藏多年,来源详实且充满故事。《晨曲》是朱德群作品中典型的蓝色系杰作,艺术家对于大自然的赞颂以及天光云影的呈现都浓缩于此幅《晨曲》之中;画面有如暴风中航行的船只与暗夜里的惊涛骇浪拼搏,终于盼到黎明的曙光,阳光破云而出,翻涌卷动的云以及海浪在画面漫延为一层层光色交迭的幽蓝,天空与海面折射变换的光线灿亮绚丽,如精彩的剧幕般令人神驰。而作品优雅的色调与华丽的韵致也显示出藏家的不凡品味。
曾海文 气动太极
1970年作
布浆纸 水墨 双屏
70 × 100 cm
HKD: 180,000 - 250,000
在抽象艺术的发展演变中,许多艺术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及书法的启示,将东方传统的书写艺术形式与思想融入西方的技法,曾海文就是其中代表。1948 年曾海文赴法国游学,接收到西方表现性的抽象形式,他以东方的观点切入欧洲现代绘画的脉动,很自然将对于书法线条的理解移转至绘画上,将中国哲学思想对于万物宇宙的观念融入创作,至70 年代其东方式水墨抽象作品尤为臻熟。本件《气动太极》即创作于1970 年,正是艺术家创作的重要阶段,不仅象征曾海文艺术的核心,其格外丰富且富含戏剧性张力的画面,在同系列作品中显得珍贵而突出。
萧勤 炁-313
1981年作
纸本 压克力
127 × 64 cm
HKD: 240,000 - 280,000
60 年代留学意大利的萧勤不光是为台湾引进西方现当代艺术的重要窗口,推动了台湾现代艺术的发展,也在大洋彼岸如火如荼地创建着自己的一方艺术天地。《炁-313》创作于1981年,以心象的自动流泻来形成画面墨迹色点的呈现,象征萧勤进入另一个力动不绝、灵思滚滚的创作高峰。《炁-313》大气内蕴的排笔走势、自然的飞白与墨色的渐层变化充分展现萧勤对于中国美学的深刻感悟,在西方抽象形式的映衬中透露出东方老庄精神的内里。
刘国松 云瀑
1997年作
纸本 彩墨
47 × 84 cm
HKD: 300,000 - 500,000
立足于坚定的中国传统之立场,刘国松守其当所守,变其当所变,在坚持民族审美之精神以及古典哲学之意蕴之上,对传统水墨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创作语言及工具材料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创造,终于开辟出水墨现代主义之路的新局面,从而享有「水墨现代化之父」美誉。在刘国松抽象意境的表现中,总能感觉到一种隐约的山水意味,山之走向、水之源流,窈窈之中有其路径之安排,而这样的意蕴更在本次上拍,创作于一九九七年的《云瀑》中具体强化。此作以开阔构图表现山峦间云雾翻腾,涌动如瀑布的景况,特殊之处在于刘国松于作品中刻意隐匿色彩、皴法并降低特殊技巧的使用,以突出墨色与墨气交融之美,几乎完全超脱人工的痕迹。他高超地水墨运用使墨色自然流泄,于纸面产生浓重、匀致、悠淡等丰富层次,远山之巅,云雾之隙天光乍现处,淡扫一片醉人紫红,云气伴随霞光升腾,大有「紫气东来,气动山河」之势。
梁铨 无题
1988年作
纸本 综合材料 拼贴
55 × 75 cm
HKD: 100,000 - 200,000
在中国当代水墨和媒材的试验中,梁铨是其中语言转化最为成熟的代表之一,其罕见的早期作品也将于此次登场。在1985 年至2000 年,梁铨创作了大量的色彩浓重的作品,主要以染色宣纸拼贴辅以手绘而成,中西方双重传统的继承以及互文性修辞,成为梁铨「重彩时期」创作的关键所在。在本季呈现的《无题》中,我们看到西方的色彩构成和中国的意象在画面上并置:传统绘画和书法的残片、涂鸦式的符号和线条,甚至火焚的痕迹与染色的宣纸迭合在一起,鲜亮而躁动的情绪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狂飙突起」的反叛精神以及社会共有的危机心态不谋而合,是艺术家个人创作时期和时代背景的独特记录。
朱铭 太极系列:侧踢
1976年作
木雕
43 × 39 × 20 cm
HKD: 600,000 - 800,000
在华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雕塑上,朱铭拥有绝对重要的地位。他将毕生精力投入雕塑的探寻,从早期带有乡土特色的具象写实民间雕刻,逐步发展至充满写意精神的现代雕塑,再演化为接近抽象的表现,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在华人雕塑领域的开创上拥有极高成就。1976 年朱铭以爆发性的创作能量,完成了第一批最具原创性的《太极系列》,此时的太极系列以「功夫」命名,均为小型木雕作品,象征「太极系列」最初的构想、最原始的灵光,正如本件拍品《太极:侧踢》所展示的,作品尚未显现太极系列的块状结构和方正的菱角,但大刀阔斧的处理,已具备太极武者的精神气韵,而这种还带有有机生命形式的抽象结构,充满自然原始的力量。
此外,此次上拍的作品中,叶子奇融合古典技法与现代精神的写实静物《对话莲雾II》和洪凌飘逸挥洒的写意创作《茂谷梅花》皆为个人代表性作品,蕴含「内观万物」的精神,为华人架上油彩绘画另觅新境,值得细细品味。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