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策展人戴维·艾略特:“概念性”的艺术变得越来越广泛
0条评论 2015-03-24 09:55:15 来源:99艺术网上海站 作者:周瑾
\

国际策展人戴维·艾略特(David Elliott)

【编者按】全球知名策展人戴维·艾略特(David Elliott)在艺术界节颇具传奇色彩——英国出身的他,在牛津美术馆工作20年,之后接受日本森集团邀请创建日本森美术馆,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创造了一个蜚声亚洲闻名全球的私立美术馆,开馆展竟迎来75万观众。
 
事实上,戴维成名甚早,他所策划的第一个展览是他在20岁筹办的系列展览《发酵中的德国 1900-1933年的艺术与社会》,其中囊括了影视、音乐和戏剧项目,几乎是个全知型的策展人。
 
近年来,戴维·艾略特一直针对中国现当代艺术进行研究及思考。并于2014年在上海策划了他在中国的首次展览《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展览展出了首届基辅双年展的部分影像作品,除了艺术家杨福东、缪晓春的近年作品,还带来了较为罕见的乌克兰艺术家以及土耳其艺术家的新作。
 
此次,作为艺术家原弓在湖北美术馆个展中特邀的嘉宾,戴维·艾略特为观众带来了名为《与你相随!对中国现当代艺术的思考》主题演讲。演讲过程中,戴维·艾略特通过例举大量的中西方优秀艺术家并对其作品进行分析与反思。在他看来,这些艺术家的作品都体现了中国现当代艺术的趋势。
 
99艺术网在演讲结束后,专程采访了这位国际策展人戴维·艾略特。
 
\

《温暖的涩味》
由近千个70丶80年代的饼干盒装配起来。原弓让这些饼干盒在自动控制系统下因挤压而发声,温暖的图像被转化为声音,这些声音模仿的是当年“样板戏”的节奏。
 
99艺术网:在您刚才的整个演讲过程当中,我有了解到您目前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家思考性的东西是非常广泛的。您主要通过举例大量的中西方艺术家之代表作品,来说明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那么请总结一下您今天演讲的整个核心的论点。
 
戴维·艾略特:主要有两点。首先,我最主要提到的是不管在中国、或者是西方,这样一个主要的特征是“概念性”的艺术变得越来越广泛地被艺术家们所表达。这样一个情形在中国是如此,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是如此,这样的一个思潮更多是体现大家在知识,在思想上的一些疑惑。刚才在我的演讲当中提到了很多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比如说原弓、徐冰,曾梵志等等这些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更多的表现了他们对当下中国,对历史和社会问题的一些反思,这样的一些反思体现出了他们的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
 
第二点,在新一代的艺术家集结当中出现了越来越多卓越的女性艺术家,她们更多的表达了对自己的身份以及自己的主张的看法,把她们身份和她们的主张更多地表达在她们的艺术作品中。她们的作品有些是具有幽默感的,更多的我觉得她们的作品有很多令我感动的部分。这种潮流是从2000年就开始崭露头角,这个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女性艺术家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
 
\

《碑林》
用当时中国很多家庭用的几百个棕床搭建成复杂的迷宫,其中弥漫着当年的各种廉价香味,迷宫的过道门帘由当年的旧床单制成。
 
99艺术网:今天原弓个展开幕,您作为特邀嘉宾想必一定已经看过了他的最新作品。谈谈您对他作品的理解,以及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哪件作品?
 
戴维·艾略特:我对于今天原弓的展览有以下几个印象。原弓的作品虽然不太多,但是他每一件作品所表达出来的理念是非常强烈的。而且原弓的作品分几个主题组织在一起,也使这种表达更加进一步得到了强化。他在他的作品当中表达了“进步主义”的理念,第一展厅中的作品系列,对以上的理念有着很好的表达。其中,《碑林》,《香如故》和《品味》这一组作品会更多地表达了他对家族、社会等等这样的一些问题的反思,并且这样的反思会在今后中国接下来的岁月里更多地得到体现。
 
\

《品味》
是“碑林”中旧电视播放的装置影像,影像是由70丶80年代电影中的“吻戏”剪编而成。
 
99艺术网:那么,像原弓这样的艺术家,他目前的创作既有装置,又有架上绘画,另外还有影像以及行为艺术。对于这种“多元化”的创作模式,是否已经成为当代艺术的一种趋势?
 
戴维·艾略特:原弓的作品确实并不依赖于某一种艺术媒介,当前的艺术特别是在科技的这样的一个辅助之下,会越来越多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以前艺术家从事绘画是单一的,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会跨媒体来进行创作。原弓的这些作品体现了他自己独特的理念,他并没有重复自己,也没有重复他人,他的每一件作品都是非常独特的。我们可以看到在他的作品当中,体现了他在西藏、他和家人在四川,尤其是地震时期的一些经历,都在他的作品中被明显的呈现。他的作品也体现出了他个人对于“城市化”这样一个中国趋势所带来的思考,这些思考的结果就在他的作品当中有所体现。
 
另外,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艺术家走向这种多元的创作方式,这已经是一个潮流了。但我认为原弓的作品并不会影响这些年轻艺术家的创作,反而是令年轻艺术家由此得到灵感上的激发。
 
\

《香如故》
由数百件当年的各种板凳和旧的热水瓶胆构成,瓶胆中,各种各样的自然香料无声的散发着气味。原弓用《香如故》来体验这种时空交迭下的复杂层次和纠结的体会。
 
99艺术网:您之前在上海有策划了首场名为《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的展览,通过这个展览也激发了我们很多思考。在您研究中国当代艺术的过程中,您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是怎样的,有哪些建议?
 
戴维·艾略特:中国很大,我不能,也不敢对中国做一些一般性的普遍性的评价。我最近在中国花了很多时间进行游览,也参观了很多的展览,并亲身参与其中。我对很多作品感到非常地欣慰。我可以给到的建议是,在中国的历史当中有一些空洞,我们如何去看待这些空洞、如何去填补这些空洞?我们不要对过去这些空洞感到恐惧。中国的艺术界可以往这样的一些方向来进行创作上的努力。但是,我个人仍然认为,中国这么大,我不能提出一些广而泛之的评价或者是建议。
 
每个艺术家都会独立地进行他们独特的创作。
 
99艺术网:好的,非常感谢戴维·艾略特先生可以接受我们的采访。

编辑:周瑾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