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跋骋个展“能量工厂”登陆那特画廊 作品极富场域性
0条评论 2015-03-28 19:45:54 来源:99艺术网成都站 作者:李璞

    3月28日下午4点,“能量工厂—徐跋骋个展”在那特画廊拉开帷幕。展览展示了艺术家徐跋骋的架上绘画、影像和装置作品,系统地呈现了艺术家的创作脉络,让观众清晰的了解到艺术家和他的艺术作品。在下午2点半的艺术家对话环节中,徐跋骋用影像以及作品图片的方式向在场观众详细的展示并解读了他的部分作品。

    “能量”是一个基础性的常用物理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抽象和难以定义的物理概念。徐跋骋试图通过作品实现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包含能量的生产、传输、分配等各个环节,并成为具有工业化的生产、劳动、创造的“能量转换”过程:通过艺术创作来研究“能量的转化”。在展览现场,绘画与装置的共同存在,相互对应,就像一件“绘画装置作品”,形成了一个“场”的概念,把空间的尺度转换成时间的长度,让作品容纳自我生长的痕迹;也让这种生长的痕迹在展厅里蔓延。

    绘画作品《世界能量工厂》,全长16米,有500号人,画面里面活跃着人类的各种生存状态,包含“七宗罪”里面讲的人类的各种欲望的隐喻。这次展厅只展出了作品的局部,艺术家透露,全部的作品面貌将在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中呈现。在现场,徐跋骋接受99艺术网采访时谈到自己绘画与装置作品是同时进行创作,相互给养。这两者不是单纯简单的图像上的对应,而是自己工作状态下系统的两条线索。在艺术家的自我描述中,他是这样说的:不同媒介的状态适应我想多元表达内心世界的需要,为了追求不同的质感,我会选择不同的媒介。我觉得我内心有一座大厦,有时我会觉得做作品的过程象是在这座大厦里分割出成很多空间,每个空间都有它特定的意义。这虽然是一项很费力的工作,而且每个空间都很具体。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你的空间会越大,隔间会越多,而且还有更多的东西往这些隔间中放,人生的目的是幸福,但只有一条道路能够让我感到幸福,那就是,使用并实现我的想象力。

    徐跋骋擅于使用不同媒介的不同状态多元化地表达内心世界的需要。此次展出的绘画作品除《世界能量工厂》外,则是其“从日常系统中来,到日常系统中去”的最好实践。本次展出的架上作品源于他给父亲图书所配的插画。他通过肖像画式、速写式的创作将人物形象或物象展示在一个个平实的空间里,宫廷式的构图、昏暗的色彩,更加突显了图像的“嬉戏性”和“历史感”。其实,作品创作的过程也是艺术家努力把原始冲动放弃,使自我消失的过程,这是解构主义纯粹的实验状态。徐跋骋向日常生活撷取形象,获得创作信息,又把日常语言的符号改变成艺术语言,并输送回日常系统。

    现场的装置作品《神奇的剧院》则是徐跋骋试图通过记录电器的经验记录这个时代。当今社会,电器和住宅已经融为一体,电器作为日常必须品成为住宅结构中的有机部分,呆在家中,也意味着呆在这些电器的“神奇剧院”之中。我们每天面对它们,并使用着它们,不知不觉与电器会发生各类戏剧事件,而当这些“退役”的电器走出住宅,来到公共空间,充满仪式感地盛装登场,既熟悉而又陌生、既日常而又怪诞。在现场徐跋骋介绍到,这些电器基本上是他之前用过的,只有少部分是购买回来的。自己搬家之后,把废弃掉的电器放在院子里,当时的保留其实是无意识的。当作品被收藏时,进入并且占有了了别人的空间,有个空间的概念在里头。

    据悉,展览从3月28日起将持续至5月4日。有兴趣的朋友可前往那特画廊进行参观。

编辑:李璞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