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经济危机下艺术市场格局变化
0条评论 2015-04-07 13:25:57 来源:中证网 

\

高小华《电话亭》

2014年世界经济仍处于危机后的大调整阶段,由于内部结构差异明显,各区域发展状况更趋分化,但总体有望维持低增长态势。中国曾在2011年首次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艺术品市场,但随着2012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调整期,美国夺回全球最大艺术品市场的宝座。

中国艺术品市场受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在过去2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艺术品价格飞涨。同时中国艺术品市场也经历了混乱、无序的状态,随着经济的遇冷,中国艺术品市场也遭遇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市场的回落和艺术品价格的涨跌都开启了中国艺术市场的新格局。

2014年中国经济整体仍处于2008年以来的下滑周期中。中国经济在2002—2007年经历了史上增长最快的上升阶段。然而,次贷危机的爆发结束了美欧长期以来依靠资产泡沫和过度负债拉动需求的增长模式,支撑中国制造业的外需增长大幅回落;而国内此轮地产调控的深刻背景意味着房地产调整或伴随整个经济转型时期,中国过去十年来快速推进的重工业化进程和以土地为中心的粗放型城镇化过程将明显放缓,原有增长模式下的内需增速将有所下滑。受宏观经济影响,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总成交额大幅缩水,同时艺术品市场格局发生了不少变化。

一、二级市场倒挂缓解

中国艺术市场用30年的时间赶超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的发展,但是中国艺术品整个生态的构建实际上是非常不合理的,尤其是二级市场拍卖行业过度的发展,使一级市场画廊行业处在市场的末端,受挤压的程度比较大。艺术品一、二级市场的倒置,使得一些中青年书画家没有经过画廊的培育,就直接拿作品到二级市场上拍卖。一级市场存在功能缺失和二级市场“一家独大”直接影响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皇城艺术中心负责人胡月明说:“国内拍卖业看上去很红火,实际上其中大量涌现的是原本根本进不了拍卖行的作品。不少拍卖行与画家跳过画廊直接交易,打乱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关系,使中国画廊业陷入一种无序竞争的局面。”2014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整持续两年后,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继续趋冷。中国各大拍卖公司总成交额继续缩水,高价精品的拍卖纪录更是创下新低。委托人与买家对二级市场的观望态度,使拍卖市场遭遇信心危机。与此相反,全球性的艺博会热却在中国内地继续蔓延。宏观经济的变化,促使中国艺术品市场格局重整,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倒挂的现象开始缓解。

进入21世纪后,艺博会已经成为一级市场的主阵地。中国的艺博会热,一方面表现为在国际上对亚洲与全球顶级艺博会的追捧,尤其是巴塞尔艺博会让内地的画廊与藏家趋之若鹜;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多层次的艺博会体系在内地市场上快速发育。2014年,仅在上海就有7家艺博会先后举办,包括上海艺博会、上海当代、亚洲画廊博览会、上海城市艺博会、“Art021”艺博会以及 “上海艺术影像展”和“2014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

同时,北京地区的画廊也表示,今年的艺术品交易情况好过往年。偏锋画廊负责人王新友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衣食住行等基础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对精神文化的追求程度更高了,艺术品不论在收藏、投资还是消费方面, 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在美国和欧洲, 艺术品市场很成熟,已经达到了‘全民收藏’的状态,艺术品是很多家庭每年的一项固定支出。而在中国,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艺术品也正在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一部分。未来,国内的画廊等‘一级市场’所占的比重会比现在更大。”

此起彼伏、板块轮动,是中国艺术市场与生俱来的特点。拍卖趋冷的同时一级市场的成交额上涨,这正是板块轮动的表现。不过,不同于往年的是,本次调整的背后不只是价值评估体系的再造,还伴随着市场格局的重整:画廊、博览会等一级市场与拍卖会等二级市场之间的关系,将从原来的倒挂回归正常。

中国书画成交量跌,油画成交量涨

中国书画一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主流,2014年艺术品市场中书画市场依旧占比最重,但是成交率明显下跌。与之相反,油画的成交量不降反升。

据雅昌数据网显示:2014年秋拍100万元以上书画成交中,各区间均有下跌,尤其是1000万元以上成交区间,书画成交额跌幅较为明显:1亿元以上书画成交总额同比下降9.3%;5000万至1亿元区间书画成交总额同比缩水48%;1000万至5000万元区间书画成交总额下调了37%;500万至1000万元区间书画成交总额下降了0.8%;100万至500万元区间书画成交总额则下降了3.4%。

在中国目前艺术品市场上,礼品画所占比重究竟有多大,并没有统计数据。但以当代中国画尤其是名家作品充当“特殊价值”的礼品去服务官员,早已是圈内秘而不宣的事情。王新友认为:“书画市场遇冷,这与当下的反腐有着很大的关系。受此影响,去年字画在市场疯狂受追捧的现象已经非常少见。随着不少官员落马和反腐的持续推进,作为礼品市场中排名靠前的类别,书画受冲击较大。而中国油画是以中产阶级消费为主,受政策影响小,而且在创新性上,当代艺术明显要好于中国书画。”

在原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梁江看来,当代一些名家作品在市场上走红或者被捧红,主要是作为礼品画销售。某些画家的作品,几年之间从一平尺几万元暴涨到几十万元,乃至不按尺寸只论张计价,一幅画数百万元,这样近乎天方夜谭的价格,已完全游离于市场规律之外,是潜规则或幕后炒作推手运作的结果,一般艺术消费者不可能承受这样的作品。当代书画市场如果深陷礼品泥潭,将与社会美育脱离,跟普通民众的生活无关,这样的艺术将别无出路。

同时,雅昌数据也显示,油画及当代艺术板块近几年整体向好,市场份额占比连续三个季度稳定在10%,2014年秋占市场份额的10.65%,并且举行油画拍卖的专场数量达到历史最多,为100场。因此在中国书画和瓷杂板块不景气的情况下,油画及当代板块的支撑力量逐渐显现。

由于中国艺术市场正处于调整时期,由西方藏家主导的当代艺术审美取向已经没落。对于“老一辈”的当代艺术家们,买家、藏家们都能更冷静对待,不再盲目追捧,而更多的是考虑作品的创作时期、代表性,有差别地选择作品。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