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妙传神——关良绘画艺术展
0条评论 2015-04-16 11:35:08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美术家协会、中华艺术宫、上海中国画院、北京画院共同主办的(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之"高妙传神--关良绘画艺术展"于2015年4月10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隆重开幕。这是开创中国戏剧题材绘画的艺术大师关良,继1956年在北京举办个展之后,再次与首都观众的艺术交流。展览聚集了关良先生20世纪30、40年代对戏剧人物绘画的早期探索之作,50、60年代趋于个性化的风格之作,以及70、80年代笔墨老道的成熟之作。更为难得的是,此次展览征借到关良艺术中较少呈现的风景、静物、写生,以及革命样板戏等题材作品,为观众理解关良的艺术渐进之路,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机会。

关良穿越到今天与观众聊艺术

关良是20世纪引领近代水墨戏曲人物画高峰的大家。他一生创作丰厚,有舞台速写、油画、水墨画等。他的水墨戏曲人物画将中西方技法相融合,撷取戏曲人物为创作母题,以稚拙、古朴之风跃入世人视角,令人惊叹不已。因此,关良可谓采用传统水墨形式画戏的第一人。对中国画的题材而言,这当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拓。他以夸张的造型、精炼古拙的笔墨创作而成水墨戏曲人物画同戏曲表演艺术有着诸多的共同之处。同时,他的作品也由于不讲究人物造型,仿佛儿童的信笔涂鸦而不为世人所理解。那么到底关良在创作中是如何把握对形的考量?他为何选取了戏曲人物作为绘画表现的主体?他怎样将油画、国画以及戏曲艺术熔于一炉而自出机抒?此次展览融入了很多这样的问题,到时会有关良本人为观众一一解答。

人生如戏  知音相伴 

20世纪早期的中国是一个政权交迭、动荡不安的社会,那时的中国人也大多过着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生活。所幸的是那却是一个思想激荡、名家辈出的年代。而关良正活在这段岁月里,艺术圈鼎鼎大名的齐白石、郭沫若、李可染、倪贻德、盖叫天……都是他的知己。他们或在艺术上提携,或在戏与画中切磋,或相伴出游作画,或一同畅谈理想。郭沫若在关良所作的《击鼓骂曹》中题"不为威武屈,壮哉弥正平。悠悠千载下,击鼓尚闻声。";1939年关良题赠倪贻德的两件戏曲人物水墨画,是目前所知关良对此类题材最早的试笔之一;1953年关良题"白石前辈指正"的作品被白石老人珍藏多年;1957年关良与李可染出访柏林,到魏玛、德累斯顿各地写生,留下了多幅作品。展览为了更好地呈现出关良同他的知己在艺术路途中所做的种种探索,结合《关良回忆录》的叙述展出了这些作品,其中有很多内容都是首次面世。此外,展览还通过对比的形式将关良和李可染的德国写生并置呈现,从而使观众清晰地体会到两位艺术家不同的艺术语言。展览特别开辟出一层展厅,通过故事与作品相结合的形式娓娓道来。带观众回溯到那个时代,去看看关良的艺术人生,去品品他的画中百味。

独造一格  风神迥然

关良作为早期留学国外艺术家的代表,在上世纪初期就探索如何在绘画创作中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尤其是中国戏曲艺术元素与油画表现语言的融合。他的探索性思想和开拓性艺术实践,为中国画的革新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与范本。在当前文化艺术多元并存,世界信息、经济日趋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处于一种"大众狂欢时代"。在这样一种开放性的艺术创作环境当中,通过对关良绘画艺术展开深入细致的探究,尤其对其戏曲人物画艺术的分析梳理,相信能够促进当代艺术家观念思维的转变及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同时也会为当代艺术家潜心探究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提供有益启迪。

 

编辑:陈荷梅

标签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