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快讯】大卫·霍克尼:我现在还是个很活跃的艺术家
0条评论 2015-04-16 22:08:42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孟语

(大卫·霍克尼讲座现场视频)

4月16日下午六时许,美藉英国画家、摄影家大卫·霍克尼走进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带来了一场“我的观看”主题的讲座。讲座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主持

演讲开始后,大卫·霍克尼通过大屏幕为在场的观众详细讲解了自己在创作时的思考和灵感。他认为常见的透视应该是反其道而行的,并非近大远小。他从不同的角度构造自己的视觉世界。在他的绘画中,会借用中国传统绘画的移步换景,包括了不同的角度和场景以及时间空间。他认为PS的诞生标志着绘画的终结。

\
霍克尼在介绍他的近期作品
\
霍克尼介绍他的近期作品
\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与霍克尼对话
\
讲座现场提问环节

在现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先生表示了对霍克尼绘画的兴趣,以下是双方交流的内容:

邵大箴:1981年到现在已经过去30多年了,这次是第二次来中国,对于中国文化有什么印象?

霍克尼:1983年的时候在美国才亲自真正看中国的卷轴画。

邵大箴:关于艺术家的年龄,50后60后70后,有些人认为过去的那些作品过时了,时代在变化,艺术也在不断地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您对此怎么看?

霍克尼:我现在还是个很活跃的艺术家,我不是所谓生活在60年代、70年代的,我认为我是生活在当下的艺术家。

邵大箴:我认为他的创作是介于前卫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之间的选择。请问您是否也是这种主张?我读他的书认为他很宽容。

霍克尼:我觉得其实所有能够促进或者帮助我能够创作的东西都应该有开放的态度。

邵大箴:怎样看待中国当代的这些艺术?

霍克尼:因为我到北京的时间并不长,接触到的中国的艺术也不多。我只是在我将举办展览的佩斯画廊看到一些作品,这些艺术家的作品都非常有意思,因为我接触的中国艺术有限,所以我也不能说太多关于中国的艺术看法。我想虽然我没有看到太多中国的作品,但是中国这么大,肯定有很多我还没有见过的好的作品。

【延伸阅读】

大卫·霍克尼(1937年生于英国布拉德福 德)无疑是当今国际画坛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被称为“最著名的英国在世画家”。他创作出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最有识别度的生动图像。他的艺术生涯横跨了多个 领域,包括从拼贴摄影到歌剧舞台设计,从用传真机制作画作,到深入研究艺术史上的古典名家如何利用光学仪器进行创作。而他的作品也几乎包括所有可以使用到 的媒材,包括油画、水彩、摄影、印刷版画,并一直使用时代最前沿的科技参与创作,包括传真机、激光影印机、计算机,以及近年来使用的视频、iPhone手 机、iPad等设备。

编辑:孟语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