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XA ART 【企业收藏的趋势与策略】论坛精选 (上)
0条评论
2015-05-05 13:08:45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孟语整理


孙贵珍女士、赵力教授、王春辰先生正在论坛现场交谈
孙贵珍女士:
安盛集团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安盛艺术品保险是集团内的一个分支机构,也是全球唯一一家只做艺术品保险的保险公司。在艺术品经营方面已超过有50多年的历史,我们的全球市场份额超过30%。多年以来,我们不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也一直参与到艺术领域中,例如我们是欧洲艺术和古董展览会TEFAF的主要赞助商,我们也支持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同时公司赞助了很多机构做一些修复研究活动,我们还有一个单独的单位叫做全球风险评估公司(GRASP),迄今为止已经帮助全世界超过500家博物馆、美术馆,以及专门做企业收藏的机构提供过查勘与评估服务。
安盛艺术品保险的收藏,最早起源于北极星保险公司。这是欧洲最早做艺术品保险的公司。安盛集团收购这家公司以后就延续了企业艺术品收藏的文化传统。目前,安盛艺术品保险的收藏规模已达到3200多件艺术品,作品来自1200多位不同的艺术家。就整个安盛集团而言,收藏总量有6000余件。这些艺术品的类型包括二十、二十一世纪的架上绘画、版画、雕塑及摄影作品,从法国、德国一直扩展到墨西哥。尤其在德国,我们对当地的青年艺术家给予了很多关注与支持。

这张Ernst Wilhelm Nay创作于1937年的作品《Lofoten》是安盛集团最早期的收藏作品,此后集团的收藏迅速扩张。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保持一个多样性的选择,或者说兼容并蓄。在我们的收藏里,你可以看到很多有重要意义的流派与作品。例如来自杜塞尔多夫“零小组”中艺术家的作品,激浪派代表人物Ben Vautier,Wolf Vostell 和 Joseph Beuys的作品,波普艺术家Jim Dine 和Andy Warhol的作品,还有英国YBA,比如Fiona Rae和Damien Hirst的作品等等。这张Andy Warhol的作品想必大家一定很熟悉,画的是科隆大教堂。

公司的收藏目前由专业的美术史专家Michaela Wallner女士负责。在展示方面,我们的收藏品大部分是摆在各个办公室内,比如公司总部及很多分支机构的公共区域里或者会议室内。员工们可以通过公司内部的艺术图书馆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品,并且把它们挂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此外,我们还精选了342件艺术品制作成一本艺术图册供员工借阅。

安盛集团公共区域
企业收藏帮助我们建立起一个有很高认识度的品牌形象。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客户主要是收藏家,私人收藏或企业收藏,还有博物馆,美术馆,画廊以及一些专业艺术机构。得益于自身的收藏,在这过程中我们不断建立起对艺术的了解与看法,因此我们与客户也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在这里,我想用安盛集团人力资源总监Andrid Stange博士的一句话来概况艺术收藏目的,那就是在于提升企业员工参观者的批评与见解能力,并且鼓励对创造性表达的容忍度,即使在面对一些原本不熟悉的事物或观点时,也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包容别人的意见。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理念,在工作中我们的员工也可以各抒己见。
最后,我还想借用AXA ART总裁Kai Kuklinski的话来作为结语,我们很荣幸可以为全球顶尖的艺术品收藏做出贡献,我们将继续在这个方面做出努力,并且把不同的企业理念跟大家分享与交流,希望得到更多业界的关注与支持。

泰康空间艺术总监唐昕女士
唐昕女士:
2003年以来,我们的收藏主要以中国当代艺术为主,而且很大一部分作品是80年代以前的。具体的架构分为这样三个部分,1942-1976年,1976年到今天,以及今天到未来。从媒介角度来讲,又可以分为油画部分、摄影部分以及新媒介,新媒介包括了录像、行为、装置等这些目前当代艺术里比较实验性的艺术家会使用的方式。十多年以来,我们试图通过我们的收藏,希望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我们自己对当代艺术的判断标准,这个标准并不以商业和市场价格作为判断依据,而是与流行的观点保持距离的一种独立态度。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国内有越来越多新建的民营的私人美术馆,这是非常好的现象。这其实也是藏家在多年的艺术收藏积累之后逐步发展成的专业美术馆。泰康的收藏也是如此,在未来我们也要建立自己的美术馆。在这之前,我们先设立了现在这个大家都知道的泰康空间。泰康空间有两大职能,一是为泰康人寿建立收藏体系,二是做独立的艺术研究,研究成果有时以出版的方式有时以展览项目的方式来呈现。同时,我们也鼓励年轻艺术家的实验性创作,力图在市场之外为艺术家提供一个可以进行实验性创作和研究的平台。
我个人认为,客观来讲,像泰康等一些企业收藏的存在对于中国艺术品市场起着积极的推动和稳定作用。尤其自2004年以来,在市场的起起落落之间,面对市场较快的换手率,企业的稳健收藏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主讲嘉宾:唐昕女士、Roger先生、王春辰先生
Roger先生:
LALIQUE有着一百多年的艺术积淀,以及艺术收藏和研究。我们公司最早可追溯到1880年,仿水晶玻璃是我们专注生产的产品,此后我们进军到香水行业,设计香水瓶。我们在20世纪为全球几乎所有的奢侈品香水品牌都做过设计,也因此被赋予“光之艺术家”的称号。这个称号的实际含义就是能够捕捉住玻璃在不同光线下所呈现出来出来的效果。
在2010年时,我们专门开设了艺术部门,目的在于推动艺术的发展和收藏,在这个平台上我们与多位当代艺术家和设计师进行紧密合作。第一位合作的艺术家及设计师是来自法国的伊夫·克莱恩,创造了这个叫做胜利女神的蓝色水瓶。我相信LALIQUE应该是世界上首家把仿水晶做成艺术品的公司了。另一位重量级的艺术家相比大家都很熟悉,是来自英国的Damien Hirst,他将艺术作品里的蝴蝶系列引入仿水晶作品里,总共有12中颜色。
我们不仅与知名艺术家合作,也支持与鼓励青年艺术家。自去年起,我们推出了LALIQUE艺术展及莱俪青年艺术奖,希望给青年艺术家更多的机会。获奖者将受到我们的邀请去我们的工厂、生产车间及工作室参观,他将有机会设计自己的产品,我们则帮助他投入产生。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艺术来保持自身的创作力,并且扶持青年艺术家。

讨论嘉宾:美藏会秘书长蒋伟先生、中间美术馆艺术总监周翊先生、白盒子艺术馆馆长孙永增先生
王春辰先生:
收藏不仅是艺术领域的事情,它是整个社会的事情。19世纪美国大都会之所以被创建,就是因为美国成功的企业家发现在历史发展中缺乏艺术与文化的东西。于是,这些企业家坐在一起讨论并做出这样的决定,就是每年从企业盈余利润里拿出一个百分比用于购买艺术品与文物,用于艺术收藏。此后,这逐渐形成一个制度,这个制度保证了在目前这个社会里,企业每年要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收藏艺术品。正如安盛一样,企业把艺术品当作自身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非孤立的看待艺术品。购买艺术品不是为了投资以此谋利,而是通过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把艺术留住,把历史留住。实际上,中国现在也十分需要这样的企业把中国很多优秀的作品保留下来,而不是来回转手。我记得今年年初,南京博物院举办了一个收藏展。展品就是当年中国江南地区某著名企业家的收藏品,正是因为当年他通过收藏留住了这些珍贵的艺术品,我们如今才有幸得以欣赏。企业是具备社会属性的,它是公共的,它应该肩负起对社会文化与艺术长期关注与支持的社会责任。今天的中国财富增长地非常快,这些资金流向哪里,用来购买房子车子和奢侈品吗,我想拥有艺术品将会是一个更为持久的保留方式。

孙贵珍女士正在回答观众的提问

合影
编辑:孟语
延展阅读
标签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