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央工艺美院8090水墨展于鸟巢文化中心开幕 有情有艺更有对艺术的大爱
0条评论 2015-05-10 01:45:08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陈耀杰
2015年5月9日下午3时,2015中央工艺美院8090水墨展于鸟巢文化中心开幕,展览呈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从事教育或者学习的师生们的作品,展现了属于那个年代的艺术魅力,同时对于当下的艺术创作也有很多的借鉴意义。此次展览由曾辉、张铁军、张翀、姚建伟、徐丹娜等联合策划,杭间、曾辉担任学术主持,北京东西汇文化主办,北京鸟巢文化创意中心协办,据悉,将展至5月30日。
 
中国艺术史上不可缺失的一段历史,就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那是中国艺术设计现代转型的摇篮,也是独具设计精神新艺术体系的发祥地。中央工艺美院绘画风格有别于熟视致无睹的显性体例,从庞薰琹、张光宇、张仃、祝大年、吴冠中、袁运甫到刘巨德、杜大恺先生,一批代表着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清新空气的艺术家们,融汇东西南北,走出了一条既非主流传统、又非移植西式的第三条道路,路途上留下的更多是工艺美院艺术精神遗产。
 
此次展览就是这种精神很好的呈现,在这里我们既可以看到老一辈艺术家如庞薰琹、吴冠中、袁运甫、常沙娜等等的精品力作,看到他们质朴的创作和深刻艺术精神,也可以看到中青年一代如张铁军、李晓峰等的偏向当代和实验性的作品,从这里不仅可以看到中央工艺美院发展变迁的历史和美院的艺术精神,更可以看到一条中国水墨艺术发展的文脉轨迹。
 
对于此次展览举办的初衷,策展人之一张铁军表示:“工艺美院给我们留下很多难忘的记忆和艺术精神的影响。今天我们将重新相聚在一起举办当代水墨展,对于延续工艺美院的艺术思想和设计精神,展示我们的艺术作品创意成果,表达我们的艺术理念和价值追求,将具有特别的艺术史意义。中央工艺美院8090水墨展的探索方向,目的在于关注中国水墨进入生活的当代性,这也是出身艺术设计的校友,没有主流美术的拘束,将传统水墨、当代表达的方式汇聚呈现,成长性及其多样化也是当代性的特征。”
 
而对于为什么选择8090作为展示的时间节点,策展人之一的曾辉表示80、90年代在中央工艺美院授业与就学的教师和学生,有着“不同而和”的设计思想和艺术精神。二、三十年后再回看过去,不仅是怀旧,更多是工艺美院精神在至今中国文化与艺术领域的这批中坚力量中的现实存在,并没有因校名变迁和遗迹不存而边缘化甚至消失,其艺术影响伴随校友遍及全国乃至世界。

在曾辉看来虽然大多校友己过而立与不惑之年,甚至己知天命,但创意精神仍有着不老的心态,可说是80与90后的年轻心态,这也是“8090展”的艺术心理年龄。以“中央工艺美院8090”为系列艺术展的展名,以水墨展为首展,强调水墨展不仅是水墨画展,也包括水墨意象的艺术装置和设计。“8090展”由工艺美院校友共同发起,聚汇师友艺术作品,展示当代艺术成绩,倡导学院学术主张,传播工艺美院精神,对于过去记忆、当代诉求和未来意义都将有其一定的历史使命、艺术责任和学术价值。
 
曾经落坐于北京东三环北路34号的中央工艺美院,至今从卫星地图上己看不到任何遗迹。但在此旅居过的工艺美院学人忘不掉那种被前辈艺术家们潜心设计过的精神遗产。曾经就读于中央工艺美院86级的李晓峰就是其中之一,他当时就读的是装潢专业,毕业之后出国从事纯艺术创作直至今天,对于当时学习的情况,李晓峰表示还是非常强调绘画专业课的:“一二年级还是以绘画为主,到三四年级开始专业课的学习,虽然我们是做设计的,但我们必须要有绘画基础,不同的是我们要将纯绘画走向生活,将艺术功能化,这也是中央工艺美院的一大特色。作为中央工艺美院一定是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紧密结合的,思想一定要激进开放,这也是区别于纯艺术类专业院校的地方,工艺美院毕业之后我就没有做设计,我还是比较喜欢纯艺术,我目前的水墨创作从比较工开始转向比较放松,艺术家一定要勇于挑战自己,要敢于突破和改变。此次展览带来的一组作品《物·百态》,我用小幅的作品组成一个大尺幅的作品,大中又有小的个体存在,即彼此独立又相互构成主体,这种关系本身就很有意思。”

上个世纪80至90年代,是中国第一所国家级艺术设计院校“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中国乃至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一段历史时期,从77、78级开始直至90年代,其教育品名、艺术思想和学术地位独树一帜,最具跨界性的艺术先辈和设计名家云集于此,有教育学者认为当时中国具有国际声誉、被国际认可学历的院校就是中央工艺美院为代表的艺术院校,其国际称号即英文直译为中国中央艺术与设计学院。 

中央工艺美院虽然现在更名成为清华美院,但老美院的传统一直存在,此次展览不仅是对过去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展望。

 
 

编辑:陈耀杰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