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号是国际博物馆日,近年风生水起的数字博物馆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热议。有数据显示,百度百科进入虚拟数字博物馆领域后,上线16个月已经吸引2600万人次线上参观。美术评论家江宏认为,数字和实体博物馆两者的互动,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文化记忆,正在通过数字化进入社交领域。
虚拟技术可以让观众“摸得到”展品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包括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在内的国内多家博物馆,都开通了网络参观平台。在上海,最新的数字技术被应用在博物馆领域。中华艺术宫数字博物馆最早在国内提供全场景虚拟浏览,在遇到图像采集模糊、无法展现展品细节这一技术难题时,可以按照区域内不同照度分别采集并拼合,尽可能保证图像的清晰细腻。中华艺术宫还将参观路线与微信无缝连接,观众可以循着微信的参观路线模拟在中华艺术宫的现场参观。
博物馆、美术馆的数字化在国际上也渐成趋势。谷歌文化学院便是其中典型一例。2011年起,谷歌陆续与全球百余家艺术博物馆合作,利用街景拍摄技术,将艺术珍品的高清图像呈现在网民眼前。同时,网友也可以随时进入全景虚拟博物馆参观,其中包括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法国凡尔赛宫、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等。
国际上不少博物馆还充分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帮助观众获得各种非同寻常的艺术欣赏体验。英国伦敦皮特里埃及文物博物馆有约8万件藏品。博物馆将3D影像带来的立体视觉效果与动作识别技术相结合,力图让游客实现“不仅看得到,更能摸得到”的双重体验。观众只要在手上佩戴特殊的装备,既可以通过头戴装备看到3D影像,同时手上又可以感觉到这件物体的质感。
实体博物馆的“物证”记忆功能无法被虚拟
当然,美术馆的内容完全搬到网站上,已无法体现对未来虚拟美术馆的预期。谷歌文化学院总监艾米特坦言:技术正在快速刷新,并且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虚拟美术馆的数据库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构建个人索引,推出个性化服务。
相对于数字博物馆,实体博物馆蕴含着个人记忆和集体记忆,实体博物馆为人们对未知事物探究提供了创造的源泉和动力。博物馆就是一种记忆“物证”。同时,博物馆有着创造性的功能,以博物馆为载体的一些科研机构及教育机构就承担了这种功能。这些都是数字博物馆所无法取代的。
应该说,公众通过数字博物馆了解藏品,从而被吸引去体验实体博物馆。通过数字博物馆,人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丰富的馆藏品,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对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兴趣爱好有更深的认识。
一个无法向观众提供多方位、多层次信息的数字博物馆,无法令观众满意。如果数字博物馆能够提供给观众“感官的”“娱乐的”“社交的”等各种体验,其所要表达的信息将会在各种各样的教育方式中得到潜移默化的传递。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的App,除了附带各种语言的语音服务,还能分享藏品并编辑相关感想发送到社交网络,这无疑是这款App的最大亮点。因为在社交网络上,很容易就一个话题形成热点,并可以通过交互的方式让博物馆进入朋友圈。
编辑:陈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