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博物馆长实名举报:库房文物700多件不翼而飞
0条评论 2015-05-29 09:30:36 来源:凤凰艺术 

5月中旬,浙江龙游县博物馆原副馆长朱土生在网络上发帖,称该县700多件文物神秘消失。但没几天,有不少网帖就被删除。这起网络实名举报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龙游石窟
龙游石窟

1.58米的身高、不到95斤的体重,今年57岁的朱土生看起来弱不禁风。他称自己“从小被人欺负长大,生性胆小”。可不久前,他却干了件大事:实名举报一起文物丢失案。

“数量之多,在中国绝无仅有!”朱土生这样评价。

今年4月21日前,朱土生是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博物馆副馆长。2013年4月,由于衢州市博物馆要编写《衢州地区汉墓研究》一书,朱土生便带着几个人,对库房中龙游历年发掘的汉墓进行了清点、整理,但最后他发现,“700多件文物不翼而飞了”。

“这些文物都是我在1986至1993年间,会同浙江省考古所专家一起在野外考古发掘的,它们都是先民留下的不可再生和复制资料,文物的丢失,意味着把历史的系统性破坏了。”朱土生在接受民主与法制社记者采访时称。

记者调查发现,2013年7月,他将丢失文物的清点报告,连同原始清单一并交给了主管博物馆的相关领导,但没得到正式答复。

无奈之下,2013年12月,朱土生又就此事专门给县长信箱写信,“仍没人调查此事。”朱土生逐渐意识到:“这可能不是单纯的丢失了。”

此后,朱土生感受到了来自不同方向的压力,但他不准备放弃“寻宝”。

事件发酵至2015年4月21日时,龙游县有关部门忽然对朱土生下发了一份开除公职的处分决定,理由是“超计划外生育”,并向其征收了15.7万余元的社会抚养费。

“大起大落”的博物馆长

虽然朱土生此前为龙游县博物馆副馆长,但他喜欢称自己是老百姓。“把我开除后,我无权再涉足博物馆库房工作,原来我手上亲笔登录的文物总账册残存的一本及所有证据都可能会被彻底销毁,这一惊天文物案将从此销声匿迹。”朱土生担忧地说。

眼下,失去工作的朱土生,终日在爱人经营的照相馆帮忙,这家照相馆并不大,租金每年近10万元。朱土生说,数码相机泛滥后,冲洗照片的人越来越少,“现在年收入不到5万元。”

为了招揽生意,朱土生将他与影视明星姚晨的合影,挂在了狭小的照相馆内,每有顾客问起这张照片来历时,他都会说:“不光是姚晨,好多名人来龙游,都是我接待。”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龙游历史悠久。史料记载,春秋时期该县就建有“姑篾”古国,至今已有2200多年建县史,是浙江省历史上最早建县的13个县之一。

而龙游县自1983年恢复县制以来,先后公布了三批龙游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共93处,省保单位6处7点,国保单位1处,总计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1处。1987年2月该县又划定了28个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正是在这种深厚的历史背景下,国内不少知名人士到龙游参观考察,朱土生凭借着过硬的文物知识,常常被叫去介绍龙游的文物、历史情况。

事实上,朱土生并非文物考古科班出身。1975年高中毕业后,由于成绩优秀,他被安排在一所中学任教。1977年中国高考制度恢复后,朱土生参加了高考。

此后,朱土生顺利考上了江西抚州地质学院(现为东华理工大学)。他当时报考的是大专班,最后却被录取到中专班。“当时国家还包分配,家里也没有背景,就上了中专。”朱土生回忆说。

朱土生学的是“放射性水文地质”专业,他告诉记者:“就是学习在地下如何找铀矿。”

中专毕业后,朱土生先是被分配到陕西工作了4年,然后又调回浙江金华工作两年,这期间,他一直在和铀矿“打交道”。

到了1986年,没有任何考古经验的朱土生,被调回龙游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现为龙游县博物馆)。“当年底,省里组织集训了一个月,就正式上岗了。”朱土生告诉记者。

在朱土生眼中,考古和找矿有相同的地方,因为二者都要挖掘。没过多久,朱土生就基本掌握了考古技能。几年下来,他成为当地知名的考古专家。

工作几年后,朱土生发现自己始终不会和领导搞好关系。“1994年底,我被停薪留职,离开龙游县博物馆。”朱土生笑着说。

而从1986年到1993年间,朱土生在博物馆的主要工作是:挖掘和修复文物,同时还管理着库房里的2000多件文物。

700多件文物被指丢失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朱土生在博物馆工作期间,相继发现了东汉“新安长”大墓、万年青碓遗址和荷花山遗址,并参与及独立主持发掘汉墓近200座,2012年还获“浙江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先进个人”殊荣,但这些并未给他回归社会带来什么优势。

离开博物馆后,朱土生凭着自身的摄影技术,借了5万元高利贷,开了一家照相馆度日。朱土生说,虽然离开了博物馆,但自己的内心没有远离文物工作。

有一个背景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底人造建筑龙游石窟,在2003年12月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4A级旅游区后,朱土生便以个人名义在报刊上发表了几篇有关龙游石窟的文章。

这些文章,被当时的龙游县县长看到后,朱土生又被通知回去上班,没几年,任命他为副馆长。重新回去上班的朱土生,将照相馆全部送给了弟弟。

他回到龙游县博物馆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库房。但朱土生隐约发现,此前自己为不少文物标注的编号,被涂掉重新编号了。“我当初离开时,一共是三本清单,后来只剩一本了,还被撕掉了几页,直觉是文物丢了。”朱土生清楚记得当时的状况。

庆幸的是,当年朱土生按程序移交后,自己保留了一部分文物的原始清单复印件。随即,他向有关领导进行汇报,但没引起重视。后在多次努力下,他得到了重新清点文物的机会。

可因此前文物的编号被涂改,清点工作变得异常艰难,朱土生带着几个人,断断续续一直清点到了2012年,当时清点出确已丢失的成品文物有9件。

其中包括:沙孟海的“海月清光”书法、吕迈的“灵湫龙飞”篆书、宋晚期龙泉窑一对青瓷衔环瓶、清代进士何绍基书法对联、唐代乳浊釉瓷盘口小执壶、西汉玻璃璧、西汉柄错金辘轳铁剑、六朝夔凤青铜镜,以及清代开片青花人物山水“成化年制”款小花瓶。

尤为重要的是,“错金辘轳铁剑”是从“西汉大儒会稽太守鲁伯墓”中出土的,“它是身份的象征,错金辘轳铁剑的丢失是‘衢州汉墓’研究这一系统工程的重大损失,不可弥补。”朱土生告诉记者。

很快,朱土生便将文物丢失的情况汇报给龙游县有关领导,但未果。他也没想到,“更严重的情况还在后面”。

2013年4月16日至4月22日,龙游县博物馆根据衢州市博物馆成立的“胡继根专家工作站”社科研究课题——《衢州地区汉墓研究》的安排,让朱土生等4人对龙游县博物馆馆藏文物中的汉墓进行摸底清点。

清点后,朱土生惊讶地发现:“从可以找到的原始资料中共清点了汉墓75座,出土文物数为1273件(不包括易朽烂的铁器),但库房现仅存518件,足足少了755件。”

“其中32座汉墓是1989年浙江省考古所在仪冢山(现为光华器材厂厂区)墓地发掘的,出土文物564件(同样也将铁器除掉),现仅剩118件。”朱土生透露。

随后几个月,朱土生将原始的文物清单和文物丢失情况多次向领导反映,但始终没有进展。

朱土生说,就在他不断反映此事过程中,才发现自己成了一些人的“眼中钉”。朱说,期间,有领导找其谈话,让他写辞职申请,然后就可以回家养老,领退休金,但条件是“不允许向县级以上文物部门反映此事”。

“他们告诉我,只要我不说,就有一口饭吃。”朱土生考虑几天后,拒绝了这个要求,“领导非常恼火,多次找我谈话,说只有一个选择了,就是开除。”

“破釜沉舟”

不久前,朱土生正在妻子的照相馆帮忙时,龙游县某单位几名工作人员突然出现在他面前,向他送达了开除公职的决定。“让我签字,我没有签,他们说这是单方面开除,不签也没事。”朱土生告诉记者。

朱土生万万没想到,自己最终因计划生育超生被开除了。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有着41年工龄的他,将失去所有保险待遇。

记者获悉,朱土生在49岁时才有了第一次婚姻,他用此前的积蓄,让爱人重新开了一家照相馆,维持全家生计。
2008年,朱土生50岁时,有了自己的女儿。但想着自己和女儿年龄的巨大差异,他和妻子决定再要一个孩子。按照规定,他的情况并不允许要二胎。

朱土生称,自己也知道这些规定,但看着周边不少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都在要二胎,就没想那么多。2013年5月,他和妻子又生下一名男孩,这一年朱土生55岁。

朱土生原本想将超生的孩子,送到妻子的老家湖北抚养,但孩子出生后不久,被医院诊断为“右侧肌性斜颈”。“我们必须得在孩子身边照顾他。”朱土生说,“我超生后,早在2013年7月份,就被计生部门调查过,可等了两年后才处分。”

龙游县博物馆馆长雷栋荣告诉记者,对朱土生的超生处分,没有任何问题。

想不通的朱土生,5月11日将上述文物“消失”事件编写成文字,发布在国内多个网络论坛上,内容直指“龙游县博物馆文物丢失案背后藏匿着腐败问题”。

对此,雷栋荣则有另一种说法:“他在网络上的发帖有夸大成分,丢失的700多件文物,都是残品,没有复原和展示的价值了,至于2012年消失的9件完整文物,目前公安机关正在查。”

记者从龙游县警方人士口中证实,针对此案:“县公安局已于2015年1月31日受理调查,目前案件正在调查中。”

雷栋荣还说:“朱土生所谓的原始文物编号也有歧义,因为每出土一件东西都要有编号,即使是碎片也有编号。”但对方并没有说明,这些所谓的文物残品怎么处理。

朱土生觉得这一说法很可笑:“考古研究工作非常认真、细致,不仅要对每件文物进行拍照、绘图,还要进行详细的描述,我要告诉大家,这是件极其科学严谨的研究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随便弄的。”

“文物本身就在地下掩埋的,多数要靠后期复原,不能因为复原难度大,就说它是残品,然后自行处理,这非常不专业。”朱土生直言。

朱还说:“退一步讲,只要是正规古墓发掘的碎片进了库房,稍懂法规的人都知道是不容许丢失的,况且这700多件失窃文物90%都已登记在册。”

日前,记者联系上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去年退休)胡继根,胡是当年《衢州地区汉墓研究》课题组的专家,熟知龙游文物状况。

胡继根说:“朱土生所称的700多件文物丢失,确有此事,但不够全面。就此事,我专门去了一趟龙游,发现丢失的这些文物,基本是残品。”

“但龙游县的处理方式有问题,就算不能复原或展示,处理这些东西,要指定专门的处理方式,并且要有记录,据我了解,龙游县对于这些物品的处理,没有记录,当时的馆长该负一定的责任。”胡继根说。

另外,胡继根也向记者证实了2012年龙游丢失的9件文物:“这些东西是全的,而且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但这些文物到底去哪了,还得等公安机关处理。”

国家文物局一不愿具名的研究员对上述事件表示:“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文物属于国家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哄抢、私分和藏匿,考古发掘的文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这意味着,出土的文物不能随意处理。”

而为了能找到这些文物的下落,朱土生说自己现在是“破釜沉舟”,他在网络发帖时,甚至留下了自己和妻子的手机号码,并称:“如果我被抓去,中纪委领导和有识之士及有正义感的记者请联系我妻子。”

编辑:黄亚琼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