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PROJECTS第五回:郝世明“千字文”下的解构与重建
0条评论 2015-06-10 01:21:35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成小卫

从左至右依次为艺术家武明中、陈文令、郝世明、上品艺琅董事长谢蓉以及艺术家杨千
从左至右依次为艺术家武明中、陈文令、郝世明、上品艺琅董事长谢蓉以及艺术家杨千

继N.B.PROJECTS第四回张振宇个展“灰尘”后,2015年6月9日晚,上品艺琅再次推出N.B.PROJECTS第五回:郝世明个展。本次展览展出了郝世明近年来的12组作品,其中主要推出了“草木系列”、“千字文系列”等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楼展厅内的两幅巨幅作品成为本次展览的重头戏,而这两件作品也是艺术家根据上品艺琅的展示空间所量身打造。

郝世明《常2015》
郝世明《常2015》绢本水墨 180x760cm 2015年

郝世明《圣教序》
郝世明 《圣教序》660x140cm 绢本水墨 2015

上品艺琅一层共展出了郝世明的三件作品,其中“草木系列”作品《常2015》长达7.6米,利用广告钉和磁铁将其固定在展墙上,但又不紧贴展墙,使得其得以立体呈现;“千字文系列”作品《圣教序》高达6.6米,从一层展厅天花板上自然垂下。对于这两件作品,郝世明强调这是自己本次展览的力推之作,同时这两件作品别出心裁的布展方式也最大程度地将其绢本的特质进行了完美展示。

二楼着重展出的“千字文系列”作品。郝世明将汉字用传统书画的双钩表现手法融入到绢本中,借用抽象的表现手法将具体的文字予以再现。但是这种再现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具象体现,除了艺术家本人,很少有观者能够认出作品中究竟是什么文字。不过这并不重要,因为郝世明想体现的是千字文之于中国书法绘画的重要性和精神内涵。

在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中,郝世明的选材以绢本为主,他透露自己在创作的过程中,对于纸本等材料进行了多种尝试,但截止目前最终的结果显示,唯有绢本这一材质才可以将自己的艺术诉求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在画面上,郝世明独特的创作技法与笔墨、绢本结合后所产生的飞白纹理效果也是艺术家自己很喜欢的一点。

郝世明借助于线条、笔墨来勾勒自己的作品,或缠绕的藤条、或细长的枝干、或飞舞的笔触等赋予了郝世明作品的灵动性。在采访中,郝世明表示,自己的作品在尝试“去图像化”,但又没有完全从图像中抽离出来。

“我在前几年一直致力于语言的探索与拓展,寻找表达的可能性,当这种探索告一段落时,我转向内在的沉淀并重新筹划自己的作品格局,试图从自身文化传统中抽取最纯粹的元素,并以我的方式将其转化,成为一种有着文化内涵和鲜明文化基因的表达方式,与生存现实相关。”郝世明说。

郝世明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对于中国传统书画的表现技法可谓是驾轻就熟,上品艺琅董事长谢蓉表示:“郝世明的作品试图从传统绘画里面寻找当代艺术的语言,在创作的过程中,他利用传统书法的‘双钩’技法对当下的图式创作进行了解构与重建。”同时,谢蓉也表示,郝世明的作品与N.B.PROJECTS项目的理念有着一致性,所以这也是促成此次展览的原因所在。

据悉,N.B.PROJECTS项目第六次展览的艺术家为刮子(刘成瑞),届时将会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本次展览展至于2015年7月8日。

N.B.PROJECTS

 N.B.PROJECTS名称取自英文New Blood Projects缩写,是上品艺琅将长期持续进行的艺术项目,旨在挖掘推广有潜力的艺术家,开展具有实验性和探索意义的各类展览项目。N.B.PROJECTS还将与其它国际知名美术馆,艺术机构、艺术家、策展人、收藏家合作,探讨当下的艺术新媒介、新美学对当代中国视觉文化的影响。

编辑:成小卫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