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舞表演、快闪打击乐、时尚走秀、四散的彩色粉末……日前,中央美术学院首届“毕业季”盛大开幕。一改往日央美毕业展的“高冷”风格,本次“毕业季”不仅由一场热闹的SHOW TIME揭幕,更首次将846位毕业生的近2000件作品同时段面向公众开放,从此前毕业生轮流在同一场地不同时间段举办毕业展览,变为一次性呈现所有专业的毕业创作。
这种变化被称为“博览会化”。除了央美,今年不少美院高校的毕业展也纷纷采取“博览会化”的形式。针对这一现象,有人认为这是为了把毕业生推向艺术市场,让他们毕业后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生存机会;也有人提出质疑称,如此大型的毕业展是否过于商业化,并会对毕业生的艺术创作产生不利影响……
让我们来听听业内人士的声音:
这是个人无法驾驭的趋势段正渠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以前,每个专业如油画、国画、雕塑、设计等独立展示,可以充分显示其专业的个性特点,现在放在一起,倒是能营造出一种热闹的整体氛围,但各专业之间的学术水准会不会因此有相互化解和消弱的可能?这样办毕业展的方式,也许是一种新的尝试。从另一方面讲,这也是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个人驾驭不了的。
机构的改革,加上学校不断地扩招,使得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困难,别说本科生,甚至硕士、博士生毕了业也难找工作,找到对口的工作就更难。找不到工作,就没有经济来源。刚出校门的学生,尤其是学油画的学生,光买画材这一项就够承受的了,开销那么大,如果没有能支持他们继续创作的资金,一毕业就面临改行的可能。在北京,这种情况更为突出——还要租房,还要画画,谈何容易。所以,毕业生考虑市场也是正常的,这是很实际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现在的学生也就和过去的学生不一样了,为了要解决现实的生存问题,画画的时候或多或少就会顾及市场价值。当他们迎合市场的时候,主体的创造力、审美趣味势必要受压制。但反过来看,这种变化也说明现在的人更加贴近社会,即使是一个展览,也和社会关联得更多。
布展消除了艺术形式间的隔阂
刘礼宾(中央美术学院副研究员):在我个人看来,以往分门别类看作品的方法早就过时了,而且是有问题的。把所有种类的毕业作品放在一起展出,反而消除了艺术形式间的隔阂,而且不分展区的布置肯定是校方有考虑才去做的。
毕业生创作的商业化和毕业展的展览方式本身没有多大关系,这是近几年的普遍现象。商业化当然不太好,因为很多学生会以入驻798艺术区的一些画廊为目的进行创作,这就使他们的创作缺少观念的独立。但我认为这和展览的方式没有关系,分门别类的毕业展或许更容易被商业化。
针对此次中央美术学院的“毕业季”来说,和以往相比,区别主要是在社会宣传上。这次校方加大了宣传力度,这种做法也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来说,这是好事,扩大宣传能更有效地将学生推向社会,因为“毕业”其实就是“走向社会”;另一方面是,这或许会把毕业展装扮得太“炫”,看起来和当代艺术本身的追求可能有些相悖之处。
与市场接轨利大于弊
夏季风(蜂巢当代艺术中心馆长):以往专业划分明确、主题明确的毕业成果展往往占用空间不大,宣传上也比较低调。相比之下,近年这种博览会似的毕业展是大型展,而且办得隆重,确实存在过于商业化的问题,这与艺术市场的大环境关系密切。事实上,很多美院学生在毕业前就已经与一些艺术机构合作,学校老师也知道这种情况,因此毕业展与市场接轨也是学校对学生的一种配合,这样能帮助他们很快融入市场。
艺术市场近年来愈发成熟,毕业展的受关注度也随之升高。成果展变博览会,其实从展览效果来说是更佳的。很多藏家都会直接去毕业展购买作品,蜂巢当代艺术中心每年也都会派人去看各大美院的毕业展,希望从毕业生中发现苗子,同时也会参考美院老师的推荐,并最终选出6到8个人,为他们做推广。博览会式的毕业展虽然作品众多,显得过于热闹,但从收藏者的角度来说,却是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大部分的美院毕业展持续时间都不长,藏家们可以一次看遍所有毕业生的创作,这就提高了收藏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校方的布展成本。
博览会化的毕业展虽然存在作品间有干扰、稍显拥挤混乱的问题,但学校场地有限,毕竟只能兼顾一头。毕业展对当下市场模式的迎合,既是对毕业生的扶植,也有利于艺术市场本身的发展。从整体上说,我认为其博览会化是利大于弊的。
编辑:黄亚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