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专访】陈庆庆:完成一次次对“物”的能量转换
0条评论
2015-06-19 13:48:41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王胤

陈庆庆是业界熟知的女性装置艺术家,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其实她并没有受过专业美术教育,是非科班出身的艺术家,她曾是知名外企的高级白领,有着无数人艳羡的工作与生活,但那种生活并不是她想要的。如今她回顾从事装置创作的22年,她说她幸运,幸运的选择了艺术创作,让她的生活充满趣味。
在6月12日元典美术馆为陈庆庆举办的“奇幻博物馆”展览中,突出展示了近年的新作“抽屉”系列,这一系列作品体现出陈庆庆在创作中开始做“减法”的明显意向,并且大面积手绘在装置中呈现出来,“手绘”成分的加大也许将是今后她创作的发展趋向。

《无鸟的森林》 24x48.5x15cm 2015
99艺术网:这次展出的新作“抽屉系列”其实和你之前盒子里的装置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很大的变化。相同的是都是在一个相对很小、半封闭的空间内进行,差异在于似乎创作的聚焦点不同了?
陈庆庆:是的。以前一个装置里有很多材料,说的是一个故事,现在是把这个故事肢解了,聚焦在了一个点上。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就喜欢这种感觉。我不想说长故事,艺术家也不是政治家,解决不了什么社会问题,也不能救苦救难,只是表现一些镜头,把问题提出来搁在那儿就不错了,如果能提示一点什么,让别人有共鸣就挺好的。
99艺术网:从“小剧场”到“大片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而且“抽屉系列”还尝试加入很多手绘成份,这算是一种新的突破么?
陈庆庆:以前也尝试过,但不多,这次我想体会颜色的感觉。在宋庄有很多画画的朋友,他们进入画画状态的时候,心挺静的。做装置就特累,要去找材料,跑来跑去,人一直在动,我估计也是与年龄有关系,挺想坐下来体会那种感觉,画一点东西,一坐下来就是一天,听点儿音乐,我喜欢那种感觉。
99艺术网:尤其是你这些作品都挺有意思的,更要求花心思组合。
陈庆庆:是,花心思挺多的,同时能够进行的最多两三个,再多就不行了。有的时候弄一批搁在那儿,然后拿布盖起来,就想两三个。
99艺术网:多的话无法完全地投入。
陈庆庆:特别累。土话叫张心,就是张开的心。编排设计那种状态是挺让人兴奋的,当你兴奋的时候,累都不知道累,但是等到累过劲儿的时候才知道真挺累。有时,我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想出来的,等到想出来的时候,就感觉鬼使神差的。

《都市天际线的那片云》 41X22X7.5CM 2014
99艺术网:观看之前盒子里的系列小装置总有一种灵性的、鬼魅的直接感受,而婴儿、男性生殖器也出场率较高,对于这些代表着生命的元素有何个人解读?
陈庆庆:婴儿的身体、手脚,男性生殖器的确之前用到的比较多,但现在不太想让人不舒服就很少用了。
大家都以为生殖器就代表性,其实不是。我在798那个时期,经济膨胀,是个人都能做生意,按照他们的智力,现在看都做不好生意的,但是都发财了,就是社会经济膨胀的状态,这个是阳具的特性。有的人忽一下就暴富起来,可转眼就倒闭了,所以都归属一种性质。经济上突然的暴富、膨胀,很多大款膨胀状态拿什么来形容都不合适。这就是当时中国的状态,太像了。要是按照弗洛伊德关于“性的解说”来讲,有的作品虽然没有阳具,但是一个一个竖着的都可以说是阳具。
关于身体,我觉得人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时,就会用手、脚、身体。肢体语言比说的话会更真实。
99艺术网:你曾经说过想逐渐做减法,是什么想让你开始做减法?
陈庆庆:做减法就是从抽屉扔东西,想把不必要的东西扔掉,扔的时候很有快感。扔完了以后发现抽屉更有意思。
99艺术网:这次“抽屉系列”装置也是在做减法。
陈庆庆:关系挺密切的,看到了更简单的东西。
99艺术网:再往下做还会做减法吗?
陈庆庆:不知道,这是得跟着感觉走。

《发呆》 2014
99艺术网:你这几年一直在做“抽屉”,当然这种来自于千家万户,并且带有一个个家庭历史的普通生活物件看似平常,但又很神秘,你在这几年中,通过长期的冲洗、打磨、再造的过程中,有没有常常令你想到什么?
陈庆庆:它的确是有气息的,会有不同。比如说过去人放衣服的柜子不兴买旧的,买旧的可能是死人用过的,会觉得不舒服,我没有那个迷信,但是我其实放衣服也觉得不应该用旧的。
其实这些展示的都是一百多件抽屉里挑出来最好的,后来越做越慢是因为抽屉太破了,我把最好的先挑出来,最好的木纹也漂亮,一打磨整体感各方面都好,“破的”真是岁月的痕迹都在木头缝里面,挺难弄的,那种东西带给每一个观者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就算各花入各眼吧。
很多人能接受设计,但未必能接受装置,因为设计还是要取悦人心的,但装置在美术馆里大家看起来挺好,但放家里怎么想就不知道了。
99艺术网:从对单一材料“丝麻”的执着,到对多样性现成品的不断尝试,你一定对“物”这个概念有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陈庆庆:“物”其实体现社会上的价值观。我觉得对“物”的概念,不同艺术家都有自己的想法,是对价值观的一种颠覆。比如,我装置里的一堆小树,那个就是最普通的树枝,不值钱,但是在我的作品里给了它一个位置,它就会有一种特殊的意象显现出来,这就是“物”的一种能量转换。
99艺术网:从一个非科班出身的白领到资深的装置艺术家,走过这二十二年,你对自己到目前为止的创作发展如何总结?
陈庆庆:很幸运!就是幸运让我阴差阳错或是主观上选择了做艺术这件事。这22年要过得比做别的事有意思,如果当时没有坚持,可能我这22年活得就很平庸,没有这么自由。
当然是挺难的,因为确实不是美院出身,又没有工作单位,自己生磕做这么一个工作室,很多时候是非常难的,但是这个难都能过去,是因为看到确实有一些成效,也有这么多人喜欢,还是挺高兴的。
采访后记:采访是在元典美术馆展览前两天进行的,陈庆庆在现场忙碌着布展,对装置里的小物什十分爱惜,唯恐不结实。在采访过程中,她还会像少女一样顽皮的吐舌头,用地道的北京话讲着这一路走来的创作物语。
编辑:王胤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