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屺瞻 溪流归艇 设色纸本 镜片 122x74cm
近现代书画是中国书画拍卖的主力军,本次近现代书画几大专场齐白石、张大千、李可染、黄宾虹、吴湖帆、吴昌硕、溥儒、黄胄、谢稚柳、钱松喦、朱屺瞻、应野平、唐云、程十发、丰子恺、弘一等名家大师,汇聚一堂,作品各具特色,璨若星河,亮点频出。花鸟画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喜闻乐见的一种题材,主要是其特有的赋比兴手法,以及其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格寓意,非常符合华夏文明含蓄内敛的文化特征,本次春拍首次推出的花鸟绘画专场相信必将成为今春拍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还特别推出了亲友传承专场,该专场所有拍品均由作者的家属或挚友多年珍藏,很多都是第一次亮相,尤其朱屺瞻与应野平两位大师家属均将珍藏多年的画家精品力作交予敬华,为书画春拍市场奉上了一场不容错过的大戏,也为喜爱这两位大师作品的收藏家们带来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感谢他们对敬华的信任和支持,让大家可以一睹这些艺术佳作,并聆听一段尘封的往事。《闵行建造工人新村工地写景》为朱屺瞻1959年的写生作品,题材时代感鲜明,画面所包含的技法广博,整幅画面的描写均采用了西洋绘画的透视之法,虚实处理亦颇为得当,前景处,浓墨绘就,色彩相对浓烈,青山绿树、小桥流水,三两只白鹅嬉戏其间,一派温馨的田园风貌,小桥之上,几位工人正拉着板车通过,作者仅用寥寥数笔,就将劳动者辛勤的姿态生动表现,与小桥相连的小径穿过山丘,来到画面的中间部分,建筑工地。这个部分作者极其智慧地在人物以及建筑物上运用了水墨线条的分色技法,以淡墨勾勒,形成了尘土飞扬的视觉效果,巧妙而生动地表现出了工人群众热火朝天挥汗工作的场景。《溪流归艇》形式用笔较为少见也十分有趣,是朱屺瞻在看到故宫周刊的吴镇山水单色印本后临摹并施以淡彩的作品。作者笔法、墨法灵活运用,非常熟悉吴镇笔墨的特点,画中的五墨并施而不腻,反复皴擦而不胀,产生了浓而润、湿而厚、涩而不干、枯而不燥的艺术效果。可见朱屺瞻对于传统山水的研习亦绝非泛泛。
谢稚柳 竹深荷净图
潘天寿 松阁看山图
齐白石 虾趣图
创作於1962年的《雁荡山色》册页是一组红色题材作品。上世纪六十年代,应野平创作了大量的红色题材作品,山水是绝对的主体,人物和建筑只是点缀,若不细看甚至会将它当做普通的山水画。这一时期他的水墨画喜欢用泼墨,常谓“泼中有骨,在乎用笔;泼而能润,在乎用水”,运墨而五色具,表现变幻中的山峦效果,滚滚白云,漫天充谷,水分充足,墨色多变。他主张山水画要画出宽阔的胸襟,呈现自然事物丰富的内涵,达到“山川与余神遇而迹化”的境界。《豫园》(1964)为抒情的小景写生,描绘了上海著名景点豫园之一角,九曲桥与绿波廊为画面主体,点缀人物、远景,意境平和,充满了时代感与浓郁的生活气息。应野平着重刻画了绿波廊的建筑风貌,而九曲桥上熙熙攘攘的观景人群又给予了画面浓郁的生活气息与祥和气氛。半个世纪过后的今天,观者依旧可以在欣赏画作之时,体会当年豫园的人文面貌,如同身临其境。应野平把传统中国画主要是山水画请出了书斋,请到了人民大众中去,这一点,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又一次革命,其意义已远远超越了技法范畴。
编辑:江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