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铨:中国画的留白就是伦勃朗的黑
0条评论 2015-07-01 10:59:27 来源:一财网 作者:钱梦妮

梁铨肖像
梁铨肖像

对话梁铨:我的作品没变,是时代变了

记者:你曾经说过早在八大山人的画面里就已经出现了抽象几何,但有一种说法是,中国的书法并不是抽象。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梁铨:抽象是西方的概念,中国讲究意象,用神态相似来描述,这是中国认为抽象的一种方式。所谓“抽象”就像西医一样,在中国很多方法相同,但体系不同。

八大山人、黄公望的作品里已经出现了抽象几何,我是用现代的方式去思考当时的人。古人画毛竹,用笔、空间来分隔。三片竹叶如果很平均就需要用一些线条去打破——这其实就是蒙德里安。很早之前,中国艺术家就已经有这样的想法,毛竹、梅花、树杈,用线条来画的其实就是空间,这就是所谓“中国的抽象”。

记者:既然中国画很早就达到了抽象的趣味,那么它现在是否停滞了?

梁铨:现在到什么阶段估计要两百年之后再看,历史始终都是根据不同时代的胃口来造就,比如这时候突然很流行黑色,就把以前历史上的擅画黑色的画家都拉出来写一遍美术史。梵高、维米尔都是这样被写进美术史的。总而言之,就是根据现代的需要来翻找以前的资源。

记者:近两年,大家都在探讨新水墨、当代水墨,那么中国传统绘画的未来会是怎样?

梁铨:谁也不知道。不可能有命脉,历史是脆弱的,只要一个事件就会转弯走到另一个方向,就好像石头会让溪流转弯,可能是历史事件、大画家、理论家、天灾,谁也不知道面前会有几块石头。

但至少现在的中国画家赶上了好时间。过去人们都是被分配房子,墙上挂刘晓庆就很好了;现在大家买了房子,明星再漂亮也不会挂,想到会画艺术作品。

记者:这几年,为什么你的作品没变,可市场反响和行业关注有了很大的变化?

梁铨:近两年开始有很多人来买画,人家告诉我原来不喜欢你的那些人还是不喜欢,只不过现在多了很多年轻藏家。买牡丹、傅抱石的不会来买我的画。两年前在艺术北京,有一个年轻人从海外留学回来,每个月家里给几万块买艺术作品,他就买了我一张小画。是时代变了。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