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双雀》。
“都说书画市场已经挤干泡沫了,我看还没到底。”买家李先生把在杭州买下的书画拿到北京的拍卖会,一件作品单价就亏了50万元,“以后再也不碰书画了。”书画被质疑在市场调整时依然存在炒作,近期风头正劲的关良也因此“躺枪”,有业内人士称其“二线画家作品卖一线价格”、“艺术成就高但价格更虚高”。
从公开信息可以查阅到,自去年年底,“关良”二字在中国书画市场上成为热门词汇,广州、上海、北京的展览不断,去年年底以1552.5万元成交的一幅作品打破了其个人作品最高拍卖纪录。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关良的作品价格有偏高之嫌:“关良有些作品价格拍到80多万元/尺,不少作品价格达到三五十万元一平尺,确实过高了,不足以成为市场的风向标。目前其普通作品价格大概是10万~15万元一平尺,私下买卖的还可能不需要10万元/平尺,而特殊的作品价格大概是20万元一平尺。”该行家认为,无论多么顶级的作品,在整个市场处于调整、理性而不是制造泡沫的阶段,如果因为炒作而出现超高价,有可能会伤害到买家。
买画容易卖画难
不过,市场行家严君云认为,“关良热”并不是刚刚才出现,其行情至少在2年前就开始上涨:“这个阶段的价格已经开始持平了。”对于关良“天价作品”的出现,他的分析是因为其尺寸很大,而市场流通的多为小尺寸作品,因此该件作品有特殊性:“如果是普通的作品,价格大概在15万元/平尺左右。”
“特殊的作品往往有特殊价格,不能作为市场风向标。”市场行家陈绮雯称,几年前北京某拍卖行曾拍岭南艺术家吴灏的摹古作品,价格达到数十万元,而当时广东市场的行情在10万元左右,她也曾怀疑是不是炒作,但是了解情况后发现确实是真实的成交。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收藏者都能对市场有清醒的认识。一个山东的画商告诉记者,“卖画难”不是没人接受,而是如果以高的价格买入,要卖到原来的价格并且有盈利空间很难,“对于市场的‘操盘手’来说,要以普通收藏能接受的价格推向市场,如果像某些拍卖行一样以制造天价来树立自己的行业地位,不考虑天价拍卖品以后如何变现、由谁接手、以什么价位接手,市场就会被伤害。市场一旦被伤害,要恢复元气难度很大。”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