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快讯】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张德勤逝世,曾为文物事业打开了一个新时代
0条评论
2015-08-06 16:18:19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杨珊珊整合

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张德勤于昨日14时22分去世,享年83岁。张德勤的遗体告别仪式拟于8月9日举行。
1933年,张德勤生于安徽省萧县殷楼村,中共党员,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先后任职于中国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央办公厅秘书综合处,担任经济日报副总编和文化部办公厅主任。1988年至1996年,他担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全国政协第八、九届委员。
为文物事业打开了一个时代
张德勤曾撰有《困顿与开拓——一个国家文物局局长的自述》一书,文化部原部长王蒙在该书的序言中说道:张德勤同志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任国家文物局局长,这是一个经济上困难重重,观念上还没放开,许多事情还在摸着石头过河,而怎样过河又常有歧义的时期,正因为如此,他的承前启后的文物工作经历,个中甘苦、得失曲直,就有了反刍与回味的价值。
1988年至1996年张德勤任国家文物局局长期间,曾力主开展西藏布达拉宫维修工程、三峡工程建设的文物抢救、三次举办“中国文物精华展”等项目。上个世纪90年代,在张德勤的力主下,文物市场的相关条款第一次写入了《文物保护法》,使文物拍卖在法理上得到了承认。此外,确立原则方针、打开国际局面、参与遗产申报、加入国际博协……张德勤身上的变革精神、开拓思想为文物事业打开了一个时代。

上博情怀
1988年张德勤刚上任文物局局长后不久召开第一次全国博物馆馆长座谈会,张德勤提议将第二届全国文物精华展从故宫移师上海博物馆,有意识地提高了上博在全国的知名度。当时坊间有种说法,说上博有钱,其经验是外人学习不了的,张德勤却很反对,认为上博的成功在于上博人的精神。
上世纪90年代上海博物馆建新馆,原本这算是地方项目就没有去北京立项。张德勤知道后,主动邀请当时的汪庆正副馆长去北京向国家计委(国家计划委员会,2003年改组为国家发改委)汇报立项,得到计委领导很高的重视,一次性拨给了3000万元。1996年上博建基完成后计委派人来上博视察,很是满意,第二次又拨款3000万元。上海博物馆是中国博物馆群体里的佼佼者,她也凝聚着张德勤的深厚情谊和心血。

法门寺博物馆
1988年,张德勤倡议建立了法门寺博物馆。张德勤为陕西文物事业和佛教事业做的第一大贡献就是1988年建立了法门寺博物馆。从法门寺文物到法门寺文化到法门学,张德勤局长将法门寺带向了全国和世界。
另外,在张德勤的文物“三同”原则下,台湾的考古专家可以来大陆参与发掘,文物和遗址保护专家也可以来大陆参与研究,学界的大门自此向台湾打开。同时这次行程还沟通了台湾佛教界和大陆的关系,促成了几年以后法门寺文物去台湾展出的盛况。
友人追忆
得知张德勤逝世的消息后,北京拍卖协会会长、华辰拍卖公司董事长曾担任张德勤办公秘书的甘学军说:“他在工作上非常严厉,在生活中却十分随和”。两人虽为上下级,却十分平等,“互称‘老张’和‘小甘’。”他将这相差近30岁的忘年交形容为“亦师亦友”,并坦言张德勤做事十分严谨、很有原则,“办公室里从不谈家事。”
此外,中国国家文物局委员、上海博物馆研究员许勇翔这样评价张德勤“今天的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以及文物流通领域中的许多变化,尤其是管理理念的转变,都与张德勤局局长在任时的改革开拓精神分不开的。”
编辑:杨珊珊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