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陶艺家交流展于瓷珍(北京)文化艺术中心开幕
0条评论 2015-08-08 23:50:00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15年8月8日,“两岸陶艺家交流展”于瓷珍(北京)文化艺术中心开幕,展览由瓷珍(北京)文化艺术中心主办,陶艺后援会协办,呈现了王修功、朱乐耕、吕品昌、刘镇洲、邱焕堂、林振龙、胡小军、施惠吟等八位海峡两岸陶艺家的精品力作。
 
瓷珍艺术中心负责人在谈到此次展览时表示:“此次展览前后筹备了三四个月的时间,感谢艺术家的信任,瓷珍艺术中心最早做工艺美术陶瓷,并不像今天呈现的当代陶艺,在近两年空间开始转型,开始关注国内外的陶艺作品和艺术家,此次展览对于瓷珍艺术中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在接下来会更加努力的去推动当代陶艺的发展。”
 
此次两岸陶瓷艺术交流展,旨在进一步增进海峡两岸陶瓷艺术界的了解和交往,博采众长,互为促进,推动中华陶瓷文化艺术的传播与发展。展览希望通过陶瓷文化这个纽带,促进海峡两岸艺术界的良性互动与交流,促进两岸陶瓷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台湾参展艺术家林振龙在谈到此次展览时表示:“此次展览,台湾的参展艺术家涵盖老中青三代,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台湾陶艺发展的脉络,王修功把器形改变以后,专攻釉的变化,主要是对于唐三彩的研究表现,唐三彩主要是不同的釉经过烧制之后产生流动的感觉,王修功老师将不同的釉通过高温之后产生新的变化,源于传统又有所创新;邱焕堂老师的作品,先将陶土捏成一条一条的,像面条一样,然后在将不同的线糅合在一起形成作品,用此来承载他的观念;刘镇洲教授的作品看起来好似很简单,其实他是将中国的青瓷做成一块一块的挂在墙上,经过灯光不同的照射,像水一样的荡漾,他的雕塑作品主要呈现臆象的山水;我的作品主要表现泥土本身的材质,除了材质之外,还很像石头,中国以往的瓷器都太讲究了,很少会做的很糙,我将中国的青瓷与材料本身的形象并置在一起,就像是水与山的碰撞,另外,我还会表现龟裂纹,大地干旱之后出现的龟裂纹在我看来很美,除了对于材料的探讨之外,对于釉色我也有研究,比如说钧窑、青瓷、青花等,将他们放置在一个作品上面,会形成一个不一样的空间感;施惠吟老师的作品主要表现人的一种状态,比如像苦闷、痛苦等等,此次台湾来的五位艺术家原料都是土,但表现的意义和形式都很不相同。”对于这样的交流展他希望越多越好,既有助于两岸的文化艺术交流,同时还可以促进两岸艺术家之间的感情。
 
据悉,展览将展至8月20日。

编辑:李保兴

标签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