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专访】何成瑶的艺术修行
0条评论
2015-09-15 13:53:17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王松

何成瑶工作照
编者按:9月8日下午,“周而复始” 何成瑶个展在草场地艺琅国际开幕,展出了近年来艺术家创作的关于时间的多幅作品。对于此次展览,何成瑶说:“筹备展览工作量比较大,我2000年到北京,这是第一次在北京的正式个展,对我来说很重要,我也很看重这次展览。还有那么多的朋友来看展览,所以我压力很大,我也怕做得不好,做一个展览相当于开一个个人的法会,全部暴露无遗地让他们检阅。你修得怎么样,表达的怎么样,表达了什么内容,你用的技术恰当吗?用的方式是不是好的,你表达的观念是不是和你的语言结合的那么恰当、匹配。”为了更好的理解艺术家的“修行”,在展览开幕的第二天,99艺术网采访了何成瑶。

艺术家何成瑶、策展人廖雯
99艺术网:您最初学的是油画专业,后来为什么选择通过行为的形式进行创作呢?学习油画的经历对您行为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艺术家何成瑶跟央美时期的老师
何成瑶:我经历其实挺复杂的,我上过中师,当过三年小学老师,然后在四川美院师范系学的油画,毕业后当了3年中学美术老师。92年左右签约过台湾的画廊,那时候卖的很好的。2000年还在北京做过一个油画的个展,不过不像这次那么正式的有策展人,有画册等等。
其实学习油画是对我后面作品的一个铺垫,是一个过程,我必须要经历那个过程,但是那种媒介(油画),并不能把我的想法表达的淋漓尽致。我到了北京,生活一段时间以后,看了很多的展览,也明白了一些以前看不懂的作品。央美的老师也给了我很多照顾,借很多画册给我看,并给我讲解每幅画的创作背景。我一直没有找到很满意的形式语言,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做了“开放长城”这个行为,我突然觉得,哇,原来艺术可以这样做的。我面对画布的时候,觉得画布会约束我,以前的知识会不由自主的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行为艺术方面我没有经验,看都没有看过,以前我也没有看过现场。所以反而给我更大的自由度。
99艺术网:如果现在让您回看曾经的作品《开放长城》、《向妈妈致敬》还是到后来的《妈妈和我》、《99针》、《广播体操》等作品,有何感受?
何成瑶:它们是很忠实于我内心的感受的,而且也是我想要的表达方式,很真实。现在也还是这种感觉。
99艺术网:有的媒体和评论家称《见证》和《开放长城》这两件作品奠定了您“身体艺术家”的身份和声名,对此您有何看法?
何成瑶:怎样看待“身体”,如果从行为艺术,从任何艺术或者是从事任何行业都和身体有关的。包括你们做这个行业,任何人都是这样的,我觉得他们指的可能是特定的,特殊的,作为一个艺术家或者是作为一个行为艺术家的那种范畴里的“身体”。
99艺术网:《生命每一秒——出售我生命中的100小时》这个作品很有意思,也非常成功,后来藏家收到自己定制的艺术品有什么反应?当时是怎么有这个想法的?以后还会有类似作品吗?
何成瑶:有的没有反馈、有的得到了反馈,广州、宁波、杭州、上海、北京、成都等地都有藏家购买了作品,好多艺术家朋友也收藏了,有好多都是第一次做收藏,这个活动也发展了一部分当代艺术的“处女级”藏家,还得到众筹网的一个奖,众筹网年度艺术家奖。
当时在做《时间系列》这一批作品的时候,沈其斌先生正好看到了,他很喜欢,就想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把我对时间、生命的认识而转换成的作品,让更多人去分享,就想到了这个方式。现在还在继续做,此次展览的作品就是延续。

开幕现场做的行为
昨天我在现场做行为的时候,我自己是很专注的,但我也能听到现场的拍照片、寒暄和聊天等等,我蛮喜欢这种感觉的,我在想观众会不会觉得他们的这一个小时是跟我的这个创作过程一起流逝的,他们的那一个小时和我的是同在的。99艺术网:您以前的展览似乎都跟你自身的经历或者家庭有关,本次展览的作品又是在什么契机下开始创作的。是否与藏区的支教经历有联系?
何成瑶:在藏区佛学院支教,当汉语老师,在喇嘛的念经声中待了一年,看到村民转山,他们是步行或三步一磕头的,后来我也去转,给我很深的感触,他们在用这种方式在度过他们的生命,用他们认为有意义的、心里得到安慰的方式,回来以后就在想怎么展示我的思考,怎么用有意思的方式来度过我的生命。所以这批作品跟在藏区的经历是很有关系的,昨天早上起来,专门给我当时支教时候的在任堪布(方丈)打了电话,表达我的感激之情,如果没有他们对我的接纳,我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转变,心里上得到平静,也获得了创作的灵感。
99艺术网:然后重点谈谈您本次展览作品的创作过程,包括从第一件到最后一件创作中的心态变化,做每一件作品是有何不同的细节,面对的身体和精神上的挑战,是如何解决的。

29117秒8时05分17秒 直径约62cm 马克笔、汉皮纸 2015.07

48647秒13时30分47秒 直径约62cm 马克笔、汉皮纸 2015.07

201103秒55时51分43秒 直径约145cm 马克笔、汉皮纸 2015.05.25

小作品:10分钟
何成瑶:最长的那张作品是86小时06分,中途是要休息的,其实最伤害的是眼睛,因为焦距是不变化的,另外我需要很专注,有时会感觉很累,但是如果能达到物我两忘的时候,超过那个极限的话,那就是一种身体上的享受,也就没有身体的羁绊了。偶尔在创作过程中会想东西,但必须克制自己不去想,如果我想其他的,数字会不准确的,必须要听到滴答声才去扎针或者点马克笔,心里要记着数字。像昨天一样一百秒我要拿一个小的珠子。到了十个小珠子换一个大的鹅卵石表示一千秒,这样记得每天做完功课我把每一天做的功课、数字记下来。99艺术网:行为艺术这条路在中国并不好走,很多人都转行了,是什么信念使你坚持到现在?
何成瑶:我觉得从个人来说好像不是坚持,因为你喜欢他,你爱他,再苦再累你也不觉得,最后作品出来的时候,你觉得值。另外,其实行为艺术家其实生活上还是很艰难的。因为以前媒体渲染的都是血腥暴力方面的,并没有人太多人去关注行为艺术的学术层面的问题。因为这些原因,我觉得藏家也许受影响,我不知道是排斥还是怎样,他们还没有接受,但是这个其实有的时候也是挺难收藏的。比如,我在现场就在时间过程中我做完以后我怎样去展示我的作品,一张照片吗?一张照片不能概括完整。一个录像吗?录像也是剪辑出来的,如果我做一天做几个小时,让别人能够看,也只能剪辑,带有自己的视角的剪辑,这个也是不完整的。怎样收藏可能对藏家来说也面临着一些困惑。
99艺术网:您曾说过您以前的作品太沉重,不想多看,现在的作品想带给观者愉悦的感觉,是什么原因使您的想法得以如此转变?
何成瑶:我觉得人生叫做什么呢?人生很痛苦。痛苦多,欢乐少,纠结多,幸福少,我自己不想把那种自己的一些像你看到的以前的那些作品那样自己遭遇的这些东西再用那样的方式去表达,也许是到了一定的年龄,现在那种我觉得让人很揪心的视频、消息我都不想看,看了我觉得我受不了,既然我都这样为什么要把这些展示给别人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一方面我又希望人们能够从我的作品里边感受到一些美的、善的东西,哪怕这个想表达的内容不那么愉快,是让人痛苦的,但是我也希望用一种美的方式去传达它,比较缓慢,哪怕就是传达得比较慢,你看《99针》的那种让人感觉到痛的作品,我不想让人们看我的作品时再感到那种痛。
99艺术网:你对国内的一些行为艺术,比较暴力和血腥一些的,甚至是为了吸引眼球的行为,有什么看法?
何成瑶:偶尔会关注,即便我没有看现场,我大约也会知道是怎么做的。昨天我们几个艺术家在现场聊天,觉得现在行为艺术越做越难做,其实用这个媒介做作品是很难的,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观众,不可能隐蔽在作品后面的。所以我觉得即便有的语言现在不成熟,只要他坚持做下去,另外再加上一点天分,我相信是会做好的。但是也不排除可能会有少部分“试验者”,我觉得是很正常的。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路是自己选的,他自己肯定很清楚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也许有很多我们不太了解的背后的一些缘由,使他这么去做。
99艺术网:有没有关注国外的行为艺术家?你比较欣赏哪些行为艺术家的作品?合作过或者对您有影响的艺术家有哪些?
何成瑶:从2012年开始,除了支教的那一年和去年,我都要出国去做现场,所以接触的国外行为艺术家的机会比较多。谢德庆的作品我就很喜欢,他做的很纯粹。阿布拉莫维奇早期的作品,和她男朋友的,我真的非常喜欢,小野洋子的,她的行为不多,但都是很经典的。国内的马六明的、张洹早期的还有何云昌的我都很喜欢。
2011年左右,我和一个波兰的艺术家合作过一次,但是后来我还是喜欢自己做,我觉得合作的话,表达方式等细节会不停的争论、妥协,可能别人觉得是一个完善的过程。但我觉得你要去讨论方案,就好像是一种排练,我不喜欢排练,弄的很戏剧化,感觉有一种固定的模式。我喜欢现场有一些偶发,不可控制不可预测的一些东西,没有惊喜就没意思了,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的,每天面临着选择,你今天坐什么车来,你今天喝不喝咖啡等等。包括天气,那么的变化无常。

艺术家、策展人和艺琅团队
99艺术网:本次展览的作品效果如何,会不会延续下去,未来的作品有没有规划?何成瑶:非常满意,这是我在北京的第一个正式的个展,我非常感激策展人还有艺琅国际的董事长以及画廊团队,他们付出很多。我这次参与进来,才感到原来做一个画廊真的很不容易,这次的展览效果包括布展等等我都是很满意的。《时间》这个系列我会继续做下去,我还有兴趣和欲望做下去。
编辑:王松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