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现场
2015年9月19日下午,由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邵康春子博士担任策展人的“无主之城——安德烈•基耶西(Andrea Chiesi)个人作品展”于北京在3画廊开幕,此次展览是意大利著名艺术家安德烈•基耶西在中国举办的首次个展,共展出艺术家油画作品21幅以及纸本素描作品21幅。
60年代出生的安德烈•基耶西,现生活和工作于圣潘克拉齐奥,曾在美国、德国、意大利、瑞士等全球多个国家及城市举办过个人展览,并多次获奖。艺术家自我成才的绘画训练发生在80年代叛逆的朋克和独立音乐时代,从那时起他便开始了黑色及紫色的纸上水墨创作。随后,他又将创作重心放在关于当代景观、时间以及记忆的油画创作上。他的作品可谓是严格而精准的记录了工业社会下的城市空间及景观,而他也正是想通过他的画笔来阐述城市景观在飞速发展中不断被人类所改变而留下的一种逝去的黑色浪漫。
本次展览即是呈现出一个不断被人类构建和改变的城市景观,从展厅的作品中可看到数不胜数的钢铁结构:工厂、工业区、港口、车站、停车场、建筑工地、摩天轮、郊区等等。城市空间的扩张蚕食人们心灵的空间,工业化的熙熙攘攘挤压人的独特存在,宏伟当代城市景观也沦为无主之城。对安德烈.基耶西来说,当代景观的变迁反映了人类的存在和受社会影响的历史记忆:劳动、罢工、重工业、环境破坏、肮脏、强占、被遗弃的地方等等,同时也指向未来的走向。
展览现场
基耶西的作品大多是冷色调,画面黑白对比强烈,急速的从黑暗转向半透光的场景。他同时采用水墨及油彩,试图强调两者之间的差异:前者代表一个变幻且流动的世界,而后者代表一个形而上且无尽的世界。正如本次展览的策展人邵康春子所说,“欣赏一幅黑白照片的秘诀可能是欣赏它的灰度阶梯,而欣赏基耶西的画作需要欣赏的是作品黑色调的递进。你需要通过最幽暗的内心深处去体会他的一笔一划,你需要从灵魂内部解开致密交错的符号和线条而避免深陷其中。”
与此同时,安德烈.基耶西也构建出一个崭新的空间,当代景观的“桃花源”。通过减法改变真实结构,抑或恰恰相反,通过增加线条,变幻视角,把空间的纵度推向无穷无尽的阈值、相互缠结却严谨有序的坚持结构。这是一个位于东方的“禅”和西方的“纯粹痴迷”中间的一个结构,一个属于他和懂得他的人们的心灵世界。
在3画廊媒体总监文嘉琳指出,“这次展览的中文名称叫‘无主之城’,英文名叫‘City of God’,看起来这是相互矛盾的,但实际上内含了丰富的层级意义。无限扩张的工业化城市,附赠的礼物是不断被蚕食的灵魂空间。当人拥有神一样的创造能力之后,其信仰的膨胀表现为一个纯粹以‘人类’为中心,而无‘主’的精神内部,其僭越的结果是无可避免的造就一个只有钢筋水泥的、冰冷的‘无主’的城市。‘无主’以后其实世界归根到底仍然掌握在‘主’的手里,所以是‘City of God’。艺术家安德烈.基耶西的作品是超写实的,未来主义的,高超的技巧,精神纵深的观察为我们展现一个睿智的预见。”
她还表示,“今年是在3画廊成立十周年,会是我们着重发力的一年,将向更学术性、国际性和前沿性的方向去发展。我们也希望搭建一个国内外艺术交流的平台,可以让大家看见国外艺术家在做什么,国内艺术家在做什么,这是我们想努力的。”
意大利著名艺术家安德烈•基耶西
99艺术网:这是您在中国举办的首次展览,请您先整体介绍一下这次展览的情况。
安德烈.基耶西:这是我在中国的首次个展,筹备了一年多的时间,由21幅油画和21幅素描图组成。我的创作中有一部分是油画,一部分是素描,每个时间段只进行一种绘画形式的创作,不会两种绘画形式同时进行。
99艺术网:为何将本次展览主题定为“无主之城”?
安德烈.基耶西:展览的英文名称“CITY OF GOD”含有宗教意味,有关神性的存在。而中文名称“无主之城”跟我的作品主题更加契合,我的作品中也没有人的存在,表现了物宇之间的关系与城市的变化。
99艺术网:您的作品所画的都是城市景观,为何如此选材?想要表达什么?
安德烈.基耶西:我的创作作品选择城市景观作为主体,且没有人的存在,想以未来的视角来表现当代的现象。现在准备在中国取景进行创作,力求在城市的废墟之中发现另一种美,重新发现在未来存在的另一种形式。同时也表现着一种哲学思维,探讨未来、现在与过去之间的关系。
99艺术网:您的作品色调都比较暗,大部分只有黑白两色,为什么这么选择?
安德烈.基耶西:我的作品里基本上只有黑白灰三个色调,白色是代表有光的存在、一种希望感,灰色代表现实的压抑感,黑色则是阴影,三色调是一种层层进阶的状态。
99艺术网:您对您自己的作品如何定位?
安德烈.基耶西:我的作品更像写实主义,来自于现实存在的东西,但是又存在某种象征意义。
99艺术网:今后的创作风格会有新的方向或改变吗?
安德烈.基耶西:艺术本身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我当下的艺术体验和创作是这种状态,我也不能确定我在未来是否会有些改变。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5年10月19日,展览地点为北京在3画廊。
编辑:张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