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件路上”的启航 十年不熄的艺术之火
0条评论
2015-09-20 01:31:30 来源:99艺术网成都站 作者:石皓琳
“大件路上——川音成都美院2005届师生作品展”于9月19号在成都许燎源博物馆隆重举行。展出川音美院建院2005届师生的精彩作品,其中包含21位恩师名家与26位艺术传人的91件匠心之作。
川音成都美术学院名誉院长马一平先生,副院长张争先生,许燎源博物馆馆长许燎源先生和夫人张群英女士,成都商报艺术投资总监王奇先生,以及川音美院的老师们出席了当天的开幕式。

开幕嘉宾合影

师生合影,纪念“十年”



展览现场
成都商报艺术投资总监王奇先生向99记者介绍到,之所以取名为“大件路上”,是因为川音成都美院的初创校址就位于成都双流牧马山下的大件路旁边,2001年入校、2005年毕业的05届同学们的艺术之路从这里启程,取名“大件路上”,唤起大家的无尽回忆。此外,大件路本身是国家为了满足核电设备和大型电站的大型设备的运输而规划修建的一条公路,愿同学们的艺术之路从大件路上出发,他们的艺术作品也像一件件大型设备,经过艰难跋涉,扬帆远航,最终到达属于他们的艺术殿堂。

展厅的入口地面
川音成都美院院长马一平则表示,毕业后的十年,对所有的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十年,工作、生活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社会比他们想象出来的东西永远要复杂很多,他们对人生的体会较之于在学校已经复杂很多,沉淀了人生阅历,少了曾经那些多余的幻想,每个人的画风也就多了几丝稳重。在回过头看自己的这十年时,马先生说到:“十年之前,我算是刚刚走进老年状态,十年之后,又是无数届新生的进入和毕业生的离开,这样的感受在老年期也算是另有一番滋味.....”

马一平先生讲述他们的“十年”
就像马老师在学院十周年校庆画册序言中写到的那样:“新学院没有历史没有遗产,一切从零开始,一切得加倍努力地干,这就需要造就一种群体性的敬业精神即拼命精神。”转眼毕业已经十年,川音美院的2005界毕业生已经成长为现代艺术新秀,他们默契地萌生了一个想法:以邀请恩师联展的方式办记录一个十年。


十年过去了,也许这十年是人生最艰难的十年,要面对种种无可逃避的生活磋磨,无论他们个人际遇有多么不同,有的以最低的生活标准坚持着自己最大的激情从事艺术,有的“先生活,后生产”;共同之处都是心中那把火从未熄灭,就为这个,他们重新走到一起,是作为自我的一种激励,也是对社会提交的一份答卷。



正如许燎源先生所说:“这次的展览既是一个联谊,也是一个回顾,像这样独具意义的师生联展,是值得博物馆去承办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回顾一场艺术人生的价值。”
十年说长不长,对于人生的目标,它只是个驿站,说短不短,人生能有几个十年?来不及感慨,一场十年的回顾,与您邀约。
十年说长不长,对于人生的目标,它只是个驿站,说短不短,人生能有几个十年?来不及感慨,一场十年的回顾,与您邀约。
编辑:石皓琳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