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专访】陈瑞:美术馆应该提供新的知识和视觉经验
0条评论 2015-10-12 09:14:19 来源:99艺术网上海站 作者:江立宁
\

AMNUA设计月活动之一“怪力商店”开幕现场

【编者按】2015年9月25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设计艺术月正式开幕,歌德学院(中国)将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呈现德国对外文化关系学院的设计展"新的旧物--处于传统与革新张力关系中的设计"。本次展览通过展示多组设计作品追问"新"与"旧"的概念,探讨"拆分"与"重组"的意义,展现"循环利用"与"再设计"的原理,以及如何对经典设计进行转换、对新材料进行传统加工的方法。

同时,吴高钟个展《家》也在南艺美术馆开幕,吴高钟通过他个人独特的语言表现了对"家居"的再造,并表达了艺术家对于"家"的理解。本次展览作为南艺美术馆设计月开幕展之一,传递了设计的另一种形式和可能,策展人陈瑞在前言写道:"《家》系列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不是传统意义上或者科学意义上的设计,是一种反设计甚至是破坏性设计。"

本次,99艺术网特别专访了吴高钟个展“家”的策展人,同时也是南艺美术馆设计艺术月和“新的旧物”展览负责人陈瑞先生,请他谈一谈个人的策展经历以及他对艺术与设计的想法。

\

开幕现场

99艺术网:您在大学是学史论的,是如何转变到策展人这一身份的?

陈瑞:能走上策展的道路主要是受到顾丞峰和李小山两位老师的影响,他们分别在我大三的上下学期讲授了《展览策划》和《美术批评》两门专业课,这对我有着关键的影响。同时在当时参与了南京三年展,和同学一起去做志愿者,近距离接触了一个大型的国际展览。课程结束后我觉得应该自己去实践一下,就想办法找场地,找艺术家,自己去筹钱,包含热情的去实现。之后觉得策展很好玩,但也不能停留在为了做而做,应该继续充实自己,不断学习,同时关注各种展览动向。

另一个契机是南艺美术馆当时还在筹建,李小山老师让我做他助手,处理一些事务。南艺美术馆筹备了三年多时间,所以南艺美术馆的开馆展:“奥托.迪克斯版画展”也是我负责的第一个国际的大展。当时我还只是一名在校学生,李小山老师把这样一个锻炼的机会给我,对我之后的成长起了很大帮助。在公立美术馆里,南艺美术馆由于有李小山老师坐镇,所以从展览体制、建馆理念、人员结构等都是很开放的。首先我们拒绝层次低的展览,第二个是我们不收场租费,坚持自主策划,把学术门槛提高。这样的美术馆生态在国内是比较罕见,因为大部分公立美术馆有各种各样的束缚,民营美术馆也有投资方的影响。所以在这个美术馆生态下反而凸显了南艺美术馆的独特状态,虽然我们员工很少,团队很年轻,经费也有限,但很有活力。

\

陈瑞在“新的旧物”展览现场为儿童及家长进行专业导览

99艺术网:您在南艺美术馆现在主要做哪些工作?

陈瑞:我个人在南艺美术馆担任策展人,还有负责典藏研究及年鉴的编辑工作。当然策展是最主要的,策划的展览有几个序列,国际合作、实验艺术、典藏研究、当代水墨和民间计划是主要的几个方向。

99艺术网:您如何看待当代水墨?

陈瑞:水墨的问题对于国人来说,很大也很小。水墨可能是书法之外最庞大的艺术群体,许多民众了解和认识艺术都是通过水墨。但是把水墨放在整个世界艺术的视野中,又显得不是那么大。因为一个画种或者某个群体的地位,不在于人数,而在于高度和对艺术的贡献。目前的水墨还是束缚太多,骨子里还有地域的局限,当然它有地域特色和本身的文化因素,但还是应该跳出固有的范围,放在全球视当代艺术的视野中,至少是整个东亚文化圈中去思考,可能会更有意思。还有水墨在中国不可避免的“江湖化”和“市场化”,也是阻碍其发展的硬伤。

\

开幕现场

99艺术网:除了这次德国设计月的展览,最近还做过哪些有趣的展览?

陈瑞:上半年做了“德国:艺术之域”和“开放的边界”两个展览,“德国:艺术之域”展览的选择是在德国学习生活过的外国人,从德意志本民族的角度展现出不同文化交流的状态。这是一个巡展,中国有三站,北京,南京,武汉。当时北京的展览我看了觉得挺好的,有白南准啊,克拉克啊这些名家,外国人到了德国会产生不同的文化碰撞,这个挺有意思的。但是我从展览负责人的角度,再重复这件事情意义不大,因为已经呈现过了。所以我从中国的角度出发,做了一个对话展,叫“开放的边界”。德国作为欧洲的主要国家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吸引力,特别是文化方面。但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很大程度上处于相反的状态,不断向外学习。从当代艺术角度,80年代有一个留学热,包括谷文达、周春芽、谭平等。所以他们这些人可能会对中国当代艺术史有很大潜在的影响,从身份上说他们是中国人,但同时有对外交流去国外学习的背景,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和“德国:艺术之域”这样一个主题进行对话,希望能呈现中外交流和中国当代艺术的另一条脉络。

现在做的南艺美术馆设计艺术月,是我们新提出的一个概念,因为传统美术馆可能更多在架上绘画和当代艺术,关注设计艺术的问题比较少。但离生活更近的是设计,包括我们的手机、桌椅板凳,这些东西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而且现在高校离学设计的学生人数是最多的,可是教学的质量和方法需要打问号。所以我们想做一个有质量的设计展,第二是我们想让设计艺术和当代艺术做融合,这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天地。南艺美术馆一直在做"大艺术"的概念,我们不仅有不同展览,也融入了实验电影,实验舞蹈,还有话剧周,音乐节等不同的活动,但是之前更多都是以独立活动和内容去呈现。“大艺术”概念的核心是融合、交叉、跨界,这是更内在的东西,所以这次设计艺术月也是这样一个状态,没有仅仅局限于设计产品的展示,更注重于背后的理念和文化背景,同时尽量做到设计和当代艺术、新的科技、实验舞蹈、影像各方面的结合,不是简单做一个大杂烩或者大拼盘。

\

参展作品

99艺术网:这次南艺美术馆同时多个展览同时开始,包括吴高钟的个展,这和设计艺术月的主题有什么关系?

陈瑞:吴高钟的个展同时举办是有意布置,因为吴高钟个展的展厅的对面是另外一个展览“妆花”,主体是一个很大的木结构的装置,用现代结构把织布机做了解构性的呈现,融合了染织、环艺、公共艺术和实验舞蹈,可以说是在做“加法”。但吴高钟的个展是反其道而行,他把从旧货市场买来的家具凿成岌岌可危、命悬一线的状态,是在做“减法”,而且和这次“新的旧物”的主题也有内在的联系。他的作品突破了我们对“家”常规的认识和想像。在这个契机同时呈现这些不同组合,观者会在内心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

99艺术网:德国设计展的作品更偏向实用性,而吴高钟的个展则是用装置艺术的方式呈现。

陈瑞:对,因为它们背景是不一样的,德国设计展本质就是一个设计展,虽然对于传统设计来说已经很新颖了,有许多创新、反叛的理念在里面,而且加入了很强艺术性,但是作为设计产品,最重要的实用性。我们的理念就是要把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艺术交融在一起。
\
参展作品

99艺术网:您觉得在"大艺术"概念中,先锋设计和当代艺术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陈瑞:是相互影响的关系,这也是大趋势。不论是设计还是当代艺术,都是在整个时代的大背景下,被推着往前走,而且在时代面前大家都是平等的。

99艺术网:您之前策展当代水墨展览,到现在这个德国设计月,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和跨度,做这样大的转变的初衷是什么?

陈瑞:美术馆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只有针对不断变化的大环境和自身的状态作出积极的调整,才能保持良好的活力,这也是李小山老师不断和我们强调的。当我们把全国每个月的展单全部拉出来的时候,可能绝大部分的展览都是水墨或者书法展,而且偏传统的,这样的重复对于我个人而言也是不希望的。美术馆作为知识生产的场域,应该对观众负责任,提供新的知识和视觉经验,而不是说为了做展览而做展览或者说做无意义的重复。

99艺术网: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就是当代水墨其实是利用传统媒介进行当代视角的诠释,而“新的旧物”也是利用旧物去创新,这两者之间似乎有潜在的脉络和联系?

陈瑞:不止是当代水墨,和中国的当代艺术也有着潜在的联系。“新的旧物”设计展呈现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德国一批年轻设计师的作品,作品不仅仅是样式的创新,更重要是设计理念的革新与反叛,诸如对欧洲传统样式的反叛与讽刺,对于他们父辈甚至是德国经典现代设计的反思和批判,同时也与环保理念的倡导、材料的更新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很大关系。最难得也最令我惊讶的是,同样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同样是一批年轻人,具有着相同的反叛精神,中国也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现代艺术运动。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中西两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场域中,这太有意思了。如果不做这个展览,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想象出这样的事情,这可能也是策展和文化交流最大的收获。

编辑:杨珊珊

标签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