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韩祺个展《开门见山》在北京漱园艺术会启幕。此次展出的作品是从韩祺在山东省,贵州省,湖南省及瑞典,荷兰,土耳其,韩国 等地的写生及创作作品中臻选。
与个展同时启幕的平行展《不同的画家不同的韩祺》展出八幅肖像作品。参展肖像均出自韩祺好友之手,张张面貌清晰,语言独特,可爱温情。
展出作品:
韩祺 《珍珠山山神》
珍珠山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地区, 台江县 马号乡 搂寨村山路旁。据附近江上哨村村民介绍:此地曾为汪洋大海,珍珠山由火山喷发而成,有一对大珍珠做守护山神。听说二十多年前某勘探队多次探测,寻得其中一颗而去。
闻听,眼前遮天蔽日般的山体转瞬震裂,我似乎感受到一对珍珠山神被迫离别的伤痛震裂了山体。
韩祺装置作品《朽木亦可雕》
此件装置作品以朽木为之,枯竭朽尽中密涌巨力希翼。此树担风承雨数十载,后虽经蝼蚁啃蛀松朽,仍驻立:向过往的绿意盛繁回眸致意 ,向将至的别样稳沉远眺问候。
朽木似山石,但已远远超越具体山石物象。对此意境的欣赏,指向无限,安稳心怀。
韩祺装置作品《甘棠韧韧》
装置作品《甘棠韧韧》表达的是中国古典审美意境。一截空心见谦逊,满腔通透见涵纳。在有限空间见无限心怀;在现实飘摇见洒脱安顿。
韩祺作品《矜持的梨园》
韩国,釜山市东北方向,日光海水浴场附近一大片几十年的老梨园,一切布局结构都不意外,直到它要被房地产开发商全部砍伐的二零一五年。
刘禹锡在唐代曾为一个漏摘的柿子发出的感慨至今绕梁:“本因遗采辍,翻自保天年”。而我面对这满园初秋时节成千上万颗被弃采的梨果,只有挺直腰身,行良久的注目礼!它们矜持自重,安然垂挂,任由飞鸟来啄,任由风雨来袭。它们用矜持抵御漠视,用丰硕答报砍伐。
置身这片坚强而孤独的梨园,我每天带着某种仪式感,怀着敬意,看望梨园中某棵树上的两颗梨果。
每天摹画它们,关怀于心,亦是问候自己。
韩祺《土耳其古堡门》
艺术家韩祺
平行展参展作品:(按姓氏笔画排序)
作者:闫平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作者:忻东旺 清华大学教授
作者:肖进 博士
作者:林笑初 博士
作者:阳烁 北京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
作者:张燕熙 画家
作者:彭斯 画家
作者:彭简兮 北大附小学生
嘉宾合影图
编辑:李保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