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顾振清:批评家的问题跟当今媒体是有密切关系的
0条评论 2015-10-16 14:48:27 来源:99艺术网 
\
批评家、策展人顾振清

由中国批评家年会、北京中艺美术馆主办,中国美术批评家参加的“第九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批评的生态”于2015年8月22日在山西太原晋祠宾馆进行开幕仪式,开始为期两天的会议。会议期间,批评家、策展人顾振清做了如下发言。
 
顾振清:我是1989年到的《江苏画刊》,要保持《江苏画刊》当时的一种面貌和那样一种活力,当时搞理论的真就没有了,我就点了这个空,所以90年代初期《江苏画刊》形成了一个高潮时期,在当时能发表文章的就是那么几个,这也是一个表象,为什么说呢?因为那个时期其他的刊物还是有的,但是为什么能够形成两刊一报权威的形象,这个是跟几个刊物的努力有关系,同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说我们当时传播媒介的不发达,提法不同,当时还有湖南的画家,广东的画廊,90年代初办过一段时间,黄专负责的时候,那个时候当然这是一个现象,更重要的是这个媒体和这个批评、读者之间是一种单向关系,我有权利决定用谁的,我有权利决定把什么样的稿子推到这个社会里边,推到读者面前,读者有什么意见呢?充其量是假惺惺征求一下读者的意见,实际上没有什么用,这种反馈是无法形成的,基本上是这样。一个杂志的主编和杂志的编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包括当时的美术星空,那些年之所以能够那样做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个想法上的变化,人一离开马上整个过程全部结束。所以说那个时期的批评与这个媒体之间的关系是批评依赖于媒体,而且是一种单向式的,缺少用我们今天来看出的互动双向的方式,我们所说的朝气蓬勃的充满活力,而且充满怀念的时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这个我们不要忘记,90年代以后特别是有一些重要的活动是通过媒体来推动的,比如说刚才谈到画廊,当时90年代初他们推出过一次主题,主题叫做中国艺术如何获得国际身份,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很关注媒体,我在《江苏画刊》当时鼓动关于意义问题的讨论。因为我们有这样的变化,而且有这样的角度和视点,就形成了一段时间以来美术批评,美术理论,能够被我们提及的一个讨论。
 
再往80年代追溯,包括像栗宪庭提出“大灵魂”,“纯化语言”等,无一不是借助媒体,但是借助媒体往往是提出了一个说法,被很多人去重新提到,但是在理论上的讨论没有进行,为什么?是跟杂志的媒体没有对它进行跟踪,杂志的编辑没有对它进行跟踪关注有关,当然我们现在可以提到的,要是真正去找大灵魂的文章找不到几篇,你会发现这个情况,你找栗宪庭的文章能找到中国美术报,再找其他会得很吃力,为什么呢?对这个问题编辑的作用还是有的。
 
我的意思是有一些问题跟媒体的操作有很强烈的对应关系,这种关系到了我们新世纪以后开始出现分化和瓦解,为什么大家都很清楚,随着新兴媒体的出现,出现了以后开始这种权威性受到了消解,2008年左右的时候曾经出现过一次自办媒体,出了几十本杂志在北京,在全国各地,完全没有书号的。有的像野草一样出来,基本上是火了一段时间,但是那种批评一个是操作者、编辑、眼光有关系,因为有很多杂志是面向市场的。在这个同时2000年以后尤其是网络的介入,完全颠覆了我们以往的批评与载体之间的依赖关系,随着网络的BBS讨论版、留言板的出现以后,以往的权威性当天看到以后马上就可以表示反对,可以谩骂,可以同意,可以点赞,这些情况是以往我们在90年代不可能的事情,一个读者如果想表达不同的意见,先要寄到编辑部,再进行筛选,他认为没有意思的“瞎说”,就扔一边去,我们批评三十年的变化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我们载体和媒体这样的一个变化,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了,刚才谈到了不少的包括“坐台批评”,有没有批评家这样一些问题的质疑甚至是谩骂,这个正是跟我们今天的媒体自媒体的发达有密切的关系。
 

编辑:王晶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