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上半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印象派表现惊人,而中国藏家出手豪放,也让西方收藏界动容。吴可佳为此专访苏富比全球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主席David Norman,畅谈中国藏家和全球现代艺术品市场。
吴可佳:非常感谢您接受记者的采访。首先祝贺您在今年上半年印象派拍卖中取得的良好业绩。这段时间以来,诸多媒体报道中国收藏家对于西方印象派和现代艺术收藏所呈现的巨大热情。您能够给我们详细讲述您亲身的有关经历吗?
David Norman: 非常乐意。纵观过去一段时间中国重要藏家对全球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市场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我想强调,这些藏家实际上在此前其他艺术领域有长期的收藏历史,例如:中国古典艺术等。所以虽然他们对于西方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收藏领域而言是新的藏家,但是对于艺术收藏本身而言,他们拥有丰富的经验。2009年,一位中国藏家在苏富比以八百万美元购买了毕加索的油画Femme au Chapeau Vert,当时创造了中国藏家购买西方艺术品的记录。在苏富比纽约今年五月的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会上,亚洲包括中国藏家购买了全场拍卖价值30%、即价值高达1.2亿美元的艺术品。
吴可佳: 这是非常惊人的收藏业绩。如果您把我们带回当时的情景,这部分藏家的品味有怎样的倾向性?您和他们沟通时有何特殊的感受?
David Norman: 他们最感兴趣的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家,比方说印象派的莫奈、后印象派的梵高、以及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从与他们沟通的过程中,我感觉这些收藏家对于作品非常敏感。他们往往花很长时间观摩这些画作,并对作品的美学价值有很强的观点,例如构图、用色等等。正如我之前谈到的,这些藏家此前有长期的其他类别的艺术品收藏历史。同时,他们对数据也极为感兴趣,我们讨论了大量的艺术市场数据、某个艺术家某类作品的价格波动、以及市场的发展趋势等等。另外从全球各个地区的藏家收藏行为来看,亚洲藏家更倾向于在拍卖场上以高价竞得拍品。美国的藏家代表了40-50%的参与竞拍群体,以及40-45%最终得标群体。而亚洲藏家仅代表了15%的参与群体,却获得了30%的竞得拍品。
吴可佳: 您是说一旦他们喜欢上了一件作品,就是志在必得?
David Norman: 的确如此。他们不会在竞拍中犹豫。他们对艺术市场有着理性的观察,当看到一幅作品竞拍者众多时,能够感受到作品的价格有着坚实的买家群体支撑。因此往往会坚持到最后,竞得心仪的艺术品。
吴可佳: 目前中国藏家购买的最昂贵的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作品是什么?梵高的油画吗?
David Norman: 就拍卖成交的结果而言,王中军先生去年在苏富比纽约以6千6百万美元竞得了梵高的油画作品“雏菊与罂粟花”。他在同一场拍卖上以近3千万美元买到一张毕加索的油画。仅仅在一场拍卖会上,他就购买了近一亿美元的艺术品。这是迄今为止我所见到的中国收藏家在公开市场上最高的收藏记录。
与其他地区收藏家不同的是,在过去当日本收藏家或俄罗斯及中东藏家开始进入西方艺术收藏领域时,他们往往从估值较低的作品开始购买(如50万到几百万美元),随后才随着自身对艺术理解的不断深入和自信心的增强,将收藏金额逐步增大。而过去三五年间表现活跃的中国收藏家则直接购买市场价格最高端的艺术作品,因此仅仅少量几个藏家入市,就会对总体成交额的影响很大。
吴可佳:您在苏富比纽约任职逾三十年,近几年中国藏家收藏印象派作品的热情是否让您想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藏家对西方当代艺术的追捧?
David Norman: 两者的确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巨大的差异。当时的日本藏家多由艺术经纪商代表他们购买艺术品,购买的数量庞大,价格多居于5万至1百万美元的区间。而且在艺术家方面他们非常专注于雷诺阿、夏加尔以及巴黎学派艺术家的作品。由于他们购买艺术品的数量极为庞大,当九十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时,日本藏家停止购买艺术品,对西方现代艺术市场产生了灾难性的影响。而近几年中国藏家的收藏方式是不同的,一是他们在作品选择上非常挑剔:作品数量不多但金额高昂。此外当前的全球藏家群体也更加多样化。除了中国藏家外,还有美国、中东以及中美、南美洲的广泛藏家群体,因此,即使中国藏家放缓对西方现代艺术收藏的速度,也不会对整个市场表现造成太大影响。
吴可佳:日本藏家购买的最贵的西方现代艺术也是梵高的作品吗?
David Norman: 对,是梵高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向日葵。当时梵高正在法国南部小城阿尔的工作室等待好友高更的来访,在激动的心情下,他创作了一系列摆放在桌上花瓶中的向日葵,以装饰房间、迎接高更的到来。其中一幅作品在战争中被毁,其余的七幅中仅有一幅在私人藏家手中。这幅画于1987年在拍场上出现,并以4000万美元成交,当时创造了艺术品拍卖的世界纪录。这幅作品由日本安田火灾和海事保险公司购得,而不是私人藏家,当时创造了公司购买艺术品的记录。
吴可佳:您能够深入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吗?为什么安田公司花如此高价购买艺术品?
David Norman: 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艺术欣赏角度而言,日本藏家对西方印象派和现代艺术的喜爱部分源自于他们看到这些作品的美学价值与日本彩色木刻版画的相似性。在十九世纪晚期,梵高、莫奈等艺术家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并将日本文化的美学元素及富有表现性的色彩融入到作品创作中。此外,安田公司也希望通过这一高调的收藏行为增强企业的知名度。在他们购得梵高的向日葵之前,鲜有人听说过这家公司。拍卖结束后,他们的名字出现在全美各大报章的头条。作品后来被带回东京,收入安田公司的永久收藏。
吴可佳: 随着日本经济的下滑,后来发生了什么?
David Norman: 正如我们之前谈到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购买西方艺术品的日本藏家急剧减少。由于此前他们的大量购买对市场的运转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当这批藏家停止购买后,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品市场大幅收缩,卖家惜售,好的作品鲜有面世,导致这一领域的拍卖业绩下滑了50%。我指的并非是这些艺术品的价值下滑50%,而是由于市场前景的不确定,艺术品的供应量严重收缩。
而目前的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市场则比上世纪九十年代健康得多,除了当下活跃的中国和其他亚洲地区买家,还有广泛的全球买家群体的支撑,同时好的艺术品供应量越来越有限。需求量不断增加,供应量不断减少,即使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动荡,艺术品的长期表现和供求关系也不会受到短期金融市场变化的影响。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