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造像精品展惊艳亮相祥和珠宝古玩城
0条评论 2015-10-25 23:29:00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10月24日,2015京城古玩嘉年华“被低估的民间收藏-木雕造像幻千姿”中国古代木雕造像精品展亮相祥和珠宝古玩城,展览共展出明清两代的木雕造像40余尊,全部来自民间精品,其中包括带有臆纸的装藏造像,臆纸保存品相完美,殊为难得。

雅昌艺术网运营部副总监肖伯恺发言

雅昌艺术网运营部副总监肖伯恺发言

木雕造像收藏家、长沙雨渐耳木雕造像博物馆馆长杨潼,首都博物馆艺术总监徐伟、祥和珠宝古玩城市场部经理马书瑞等共同出席展览开幕式。雅昌艺术网运营部总监白晓革和副总监肖伯恺到场并致辞。

祥和珠宝古玩城市场部经理马书瑞发言

祥和珠宝古玩城市场部经理马书瑞发言

木雕造像在我国历史上由来已久。汉代木质佛像,是现存最早的木雕造像。在出现的先后次序上也与佛教东渐的顺序完全同步——新疆、河西走廊、西安周边,进而遍及全国各地。在历史沿革中,木雕造像从寺庙遍及民间,与祖先文化,道家文化以及其他民间图腾文化相交融,是中国艺术史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的“绚丽使者”。在博物馆领域,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几乎都藏有中国古代木雕造像。如大英博物馆藏“十一面千手观音菩萨立像”,美国沃尔特斯艺术博物馆藏“释迦牟尼佛坐像”。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厅几十尊保存完整、造型独特的木质佛像也见证了木雕造像千年不衰的发展历程。

首都博物馆艺术总监徐伟发言

首都博物馆艺术总监徐伟发言

但是,在国内外收藏领域,木质造像的价格一直不高。相比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铜质、石质造像,木雕造像好像一直处于被低估的状态。其实木质造像相比其他材质的造像传世更加不易,由于保存、运输等一系列的不便,加之长期不受保护,散落民间的古代木雕造像已濒临绝迹。近些年由民间藏家收藏整理,逐渐出现了一些以传统木雕为专题性的私人博物馆,在拍卖领域,此类藏品价格也呈走高趋势。但古代木雕造像的目前的经济价值仍然处于洼地,仍然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雨渐耳木雕造像博物馆馆长杨潼发言

雨渐耳木雕造像博物馆馆长杨潼发言

祥和珠宝古玩城市场部经理马书瑞在发言中表示,近年来在各大拍卖场,出现了传统造像价格走高的趋势,但中国古代木雕造像,市场仍有待挖掘,同时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投资潜力,通过本次2015京城古玩嘉年华中国古代木雕造像展览,木雕造像将会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

此次活动还特别邀请到首都博物馆艺术总监徐伟,对于从事博物馆工作的徐伟来讲,老物件之于他有着特殊的情感,此次展览展出的40余件藏品,每一件都非常精美,同时这些木雕造像,使得内心那份对老物件的特殊情感油然而生,雅昌艺术网祥和珠宝古玩城举办的这次展览,首先让人学到了木雕造像知识,二来让人感受到收藏的乐趣,第三更是通过展览领略到了传统艺术的感染力。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主讲专家杨潼在开幕式发言中表示雅昌艺术网与祥和珠宝古玩城共同举办的此次展览,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木雕造像艺术,给予更多热爱木雕造像的人一个很好的交流机会。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被低估的民间收藏-木雕造像幻千姿》展览现场,木雕造像收藏家、长沙雨渐耳木雕造像博物馆馆长杨潼作为主讲老师,以赏析交流的形式进行专场讲座。从存世最小仅有数厘米的清代财神,到气势精美俱佳的明代湖南郴州大瑶山地区玄武大帝,可谓尊尊精选。专家在展览中以图版与藏品结合的形式对于每件藏品进行细致解读,是研究明清两代造像艺术的一次深入展示。展览中展品除佛教、道教的传统题材外,首次出现祖先像一组,对于祖先文化、祠堂文化的研究提供依据。展览中特设一组“装藏”展示,挑选出的臆纸、气管、金银饰品反映了造像的年代背景。

据悉,本次活动将持续至10月25日。

编辑:李杨雷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