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上海拍卖第三年:中国不是短期创造业绩的市场
0条评论 2015-10-28 10:25:38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陆斯嘉

\

10月24日,佳士得进入中国的第三年、第五次(编注:每年有春、秋季两次拍卖)拍卖收官。俗话说,三岁看老。历经三年摸爬,曾被喻为“狼”的佳士得中国,是仍然“戴着文物政策的镣铐舞蹈”,还是正在突出重围?

佳士得25日发布拍卖结果:四个拍卖专场共实现成交总额近7000万元人民币,总成交率为87%。

部分历史成交额是,2013年佳士得中国秋拍首秀,1.6亿元;2014年秋拍,1.32亿元;2015年春拍,8685万元;本次拍出新低。

一个对照数据是,2015年上半年,来自中国内地的买家在佳士得的消费额同比增长47%。对这一数据的体现,显然不在上海拍场,甚至不完全是香港,纽约、伦敦的竞拍席、委托交易,近年正在迎来一大拨中国客。佳士得中国区总裁蔡金青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中国内地新买家的年增长率约有25%至33.3%。

目前,在中国宏观经济环境背景下,艺术品交易大规模遇冷,加之国内文物政策对外资拍卖行的限制性条款,企业将如何权衡?

蔡金青向记者表示,“2015年上半年,佳士得取得29亿英镑的成绩,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佳士得处于稳健增长的过程。我们在中国,秉持长期策略,对中国投资的承诺,是持续的。中国不是能够短期创造业绩的市场,它有非常强的、长期的发展可能性。我们在这里所做的一切,都基于对长期策略的整体把握。”

佳士得入沪三年,四种变化

观察佳士得入沪三年的变化,的确可以看到“基于长期策略”的表现,而这一表现也是在接纳现有限制性条件的基础上所做的应对和等待。

变化之一,拍品设置多元化。

2013年秋拍首秀,佳士得将20世纪当代亚洲和西方的艺术作品组合成规格最高的夜场拍卖;次年秋拍,首次亮相的新品类“中国当代设计”取得100%成交;今秋,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日韩设计师作品,形成中国和亚洲当代设计专场;今秋的另一个创新是推出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新概念及拍卖项目“+86 First Open”,这是一个介绍中国年轻艺术家作品的平台。+86项目灵感来源于2005年诞生于纽约拍场的“First Open”,旨在区别于名家、高价拍卖专场,从新的细分领域开拓买家及销售成果。

+86 First Open首场拍卖成交额为1384.25万元,成交率以项目计达97%。最高价拍品为中国当代艺术家刘韡(生于1972年)的《紫气》,成交价为363万元。

+86 FirstOpen的诞生对于佳士得而言,孕育了与年轻艺术家在市场中一同成长的机会,并可以借此加强外界对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挖掘。佳士得全球总裁彭肯南(Jussi Pylkkanen)在拍后表示,未来考虑开拓更大市场,在中东推出“+971First Open”拍卖。

与此同时,持审慎观察的业内人士则指出,“+86只可成功不可失败,场内有许多画廊主,大家都挺紧张,托住行情。有的拍品,从画廊价格的六成左右起拍,加上佣金,大致同画廊价。不过,年轻艺术家经过一两年画廊经营,这么快来到二级市场,是否真的是一步好棋,值得继续观察。”

总体而言,2015年的秋拍以及三年来的拍品变化,确如蔡金青所言“我们不断地尝试和开拓新的领域,这是我们上海拍场最重要的定位。我们要在上海做有开创性的项目,通过创新实现独特性和我们的竞争优势。”

变化之二,向本地优惠条件靠拢。

今年8月18日,上海自贸区文化投资公司与佳士得中国签署了最新战略合作协议。协议深化了双方的合作,前者“作为佳士得上海在中国大陆地区进出口通道服务方面唯一的战略合作伙伴,未来还将在更多领域互相促进,共享资源。”

2013年佳士得秋拍首秀,就有自贸区的所谓优惠条件傍身,不过,境外作品一旦交割并离开自贸区,买家所需缴纳的税金,分文不差。佳士得(中国)一方面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的限制,在强项的古董珍玩、古代及近现代书画等方面不可作为,就连自贸区的优惠政策也是如镜花水月的存在。但是,作为一家百年老店,佳士得的中国战略应该不在“朝朝暮暮”。

一位行业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佳士得如果放弃中国内地,代价将超过未来重新赢得这个市场”。而选择坚持及宽容上海拍场成交现状,需要勇气和耐心。外资拍卖行曾进入台湾地区,却在十年后收场。眼下,佳士得上海现场拍卖有待成熟,同时“私人洽购”的账据悉也并不统计在佳士得中国名下。佳士得中国一方面等待内地各项政策的打开,一方面想必也在期待内部管理及权利分配的优化。

变化之三,拍卖布局微调。

三年来,佳士得上海拍场,始终坚守“西方艺术”的销售。在被问及上海拍场与纽约、伦敦、香港在西方艺术拍品的区隔时,蔡金青表示:“我们拥有全球的团队,在策划不同拍场的时候,要反映各地拍场的特色。例如印象派,主要由纽约、伦敦这样的西方拍卖中心引领。中国,是有特色、增长明显的新兴市场,我们在此的每一次拍卖,会针对中国对西方艺术的收藏兴趣甄选拍品,印象派中,中国藏家非常喜欢大师、名家的作品,我们每一季都会有新的介绍。希望在不同品类、地域、价格区间,都提供藏家选择,这是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令人欣喜的是,中国藏家和公众的学习能力很强,他们的全球视野正越来越高。

近年,随着中国客在纽约、伦敦拍场购买力的蹿升,佳士得是否考虑将顶级拍品向亚洲地区,想香港拍场更多输出?

佳士得亚洲艺术部主席暨国际总监石俊生(JonathanStone)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顶级拍品无疑会在香港出现,当然,各拍卖地也有现实情况,例如纽约一地,不久前拍出一系列中国青铜器皿,原因是当地学界拥有青铜研究的历史渊源,买家对该品类有特殊的情结;伦敦一地,具有深厚的收藏传统,古董收藏家及古董店云集,诸多拍品的设置需要考虑一地的收藏环境。

一个佳士得发布的消息是,即将于12月举行的佳士得香港拍卖即将推出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宋代瓷器私人珍藏36件,其中的亮点是一件南宋哥窑花口盘,它曾于1952年在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展出。

第四变,深化买家教育。

三年来,佳士得利用安培洋行的展示空间,多次举办私人洽购展览及不同门类的展览、讲座等,涉及品类包括雕塑、乐器、书画、摄影等。事实上,除了上海的空间,佳士得在北京也设立艺术空间,旨在获得更多渠道使买家切身感受企业文化。“我们的目的,并不是只做中国的拍卖,更重要的目的是通过我们使国际品牌更贴近这个市场、藏家,能够和他们产生紧密的关系和互动。”蔡金青说。

土洋拍卖行如何各自突围

2015年,拍卖业的多事之秋。

不久前国庆期间,新晋被任命的嘉德(香港)执行副总裁蒋再鸣大宴媒体,蒋氏作为当代艺术市场的长期参与者,主理及拓展嘉德香港及国际的业务与客户网络;保利香港打出凡·高、毕加索的牌,办了一场“艺术东西联展”;三年前,苏富比与北京歌华美术公司合资经营的苏富比(北京)拍卖有限公司成立,任命温桂华为总裁。近日,不止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温已于2015年国庆前离职。苏富比方面向记者证实:“温桂华女士现为苏富比亚洲区之资深顾问。”

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2015年秋拍,北京地区诸多非一线拍卖行目前做出了暂停秋拍的计划。

10月17日,由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办的第二届艺术市场·北京论坛开幕,业界嘉宾云集,共商拍是。

嘉德投资董事总裁兼CEO寇勤表示,目前市场艺术热、鉴定热、但市场比较燥,市场前几年遗留的问题还在,艺术家的创作也很急。与热相对应的是市场的冷,针对艺术市场的文化政策相对冷,对于艺术品价值判断相对缺失。解决办法是市场要温,要静,要强调重视艺术品原作。市场要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说法已经过时,文化不能成为点缀。

华辰拍卖董事长、北京拍卖协会会长甘学军提出,目前国内艺术品市场数据下降,信心下降,拍卖业者也有些无所适从。

北京荣宝拍卖公司总经理刘尚勇提出,艺术品市场这次调整是技术性调整,征集困难反映出资源暴食时代的结束。结款难反映出拍卖行业要和历史画句号了,过去以熟人经济的“江湖”市场结束了。市场新思维的方向是互联网+,但互联网不会颠覆传统行业,需要善加利用。

《人民日报》文艺部高级编辑,“美术版”“收藏版”原主编邵建武提出,拍卖有狼性,媒体要起到监督服务的作用。

多事之秋,国内拍卖业可以头脑风暴,却无法抱团取暖,三年前引进的所谓的“两匹狼”,因中国文化政策的原因,也不可能给本土企业带来强心针的作用。无论是本土还是外资拍卖行,面对经济环境、文化政策、拍品征集的窘境,只能八仙过海了。可是,如果文化政策长期一味保守,缺乏新风的拍卖场终将是气流不畅的。

与此同时,愈演愈烈的关于青年艺术的推介平台,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中国各地,包括一级、二级市场。在新一轮“圈艺术家”的行动中,或隐或现地可以看到其中顶层设计与执行团队,有着各自的价值观和利益的角力。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