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 如迷般半透明的青春宣言
0条评论
2015-10-30 09:07:59 来源:99艺术网上海站 作者:王琢如
(视频/剪辑:王乾龙)
开幕式现场
2015年10月29日下午,“INTER-YOUTH: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的火热开幕。此次由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主办的年度青年艺术家大展得到了学院领导和师生的大力支持。开幕现场更有马玉如、全山石、金一德、陈守烈等老一辈艺术家的到场支持,高朋满座。
参展嘉宾
绘画艺术学院院长杨参军主持开幕式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致辞
总策展人井士剑致辞
开幕式由绘画艺术学院院长杨参军主持,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总策展人井士剑、以及国外参展艺术家代表纷纷致辞,随后策展人马楠宣布了获奖艺术家名单,并在现场进行了颁奖仪式。
皇家艺术学院代表亚历山大发言
策展团队召开发布会阐释展览精神
本届展览由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井士剑教授担任总策展人,联合马楠、宋振熙和Carola Uehlken三位年青策展人共同策划,集合来自中、英、德、法、意等国内外多所高等艺术学院的青年艺术家作品,通过各国评委的公正评选后,从踊跃投稿的国内外约400位艺术家,近1000件作品中,最终初选出近200位艺术家的约400件作品展出。并特邀国内知名青年艺术家友情参展。
新闻发布会
开幕前1小时,绘画艺术学院院长杨参军、总策展人井士剑,携展览策展团队发言人共同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纷纷向到场媒体详细介绍了此次展览的举办意义与具体细节,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期望与感受。
本届展览主题为“此时虚造”:“此时”强调时代青年的绘画艺术所具有的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他们善于融合多元的绘画表现方法,为视觉艺术打开不同的向度;而“虚造”则试图回应图媒时代图像过剩的现象及其对艺术创作中“转换”、“还原”、“再造”三个基本问题的影响。在虚拟真实的世界,如何用绘画再现“真实”与“本真”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命题。
总策展人井士剑介绍展览
总策展人井士剑表示:“与以往不同,这并不是一个主题先行的展览,而是根据征集到的作品来确定主题,虽然是青年艺术家展,但不能以偏概全,这些作品只是我们策展人在青年艺术家作品中挑选的一个思路,作品本没有好坏之分,我们的目的是想通过这个展览来共同探讨绘画的未来。”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特别为此撰文《出迷,或入迷》,深刻的论述了艺术创作的现状与出路:“与我们那个时代的青年相比,今天的青年更为迫切地表达这种意图:不满足于写物,而留意于写心;不满足于平铺直叙地接近对象,而更乐意谜一般地置身其中。但他们知道心与物不可分。如何在心物须臾不可分的进程中,经历一份缓慢的语言的锤炼和生命的成长,如何在谜团一般的生活世界中,用自己的成长与艺行来持续地打开这个谜团,恰是历史和时代给一代人出的谜,也是青年艺者给自己出的谜。”
在此基础上,展览将以“N种开始,Kick Start”为口号,以开放的态度面向当代艺术创作中的诸多问题,并置青年艺术家各具特性的多种表达方式以呈现其丰富的面貌。借此探讨通过绘画表达不同观念、态度和诉求的诸种途径。“开始”或许意味着“第一次”、“不清晰”和“实验”,但对于青年艺术家来说更是充满挑战的起点。强调“N种开始”是希望兼容并蓄,用活跃、丰富、平等、开放的基调,让国内外青年艺术家在相遇和交流中重新找到开始的意义。
马玉如教授(左)仔细观看参展作品
全山石(右)与作品作者交流
“半透明”的布展方式充满了“青春”的气息与追求
学院是青年艺术家艺术创作和思考世界的基站,也是他们对话的对象和蜕变的原型。绘画在一代代青年艺术家不断自我突破的同时也在不断改变着学院的意义。早在2004年,中国美院便发起“世纪之星”项目致力于推出当代青年艺术家,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一个有品质的学术平台,连接社会生活与艺术创作,强化个性与创造,开拓国际视野,并于坚持创作中追寻艺术本源。
展览现场
今年,随着绘画艺术学院的正式成立,全新策划的“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将秉承初衷,并进一步拓展为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展。它不再仅仅局限于本校青年学生,更是全国,甚至集世界一流艺术学院的优秀国际青年艺术家,形成互动交流和作品展示的平台,并鼓励专注纯粹的创作态度和精进探索的艺术精神。通过对绘画本源、时代特征和绘画当代性的思考,再次发起对绘画创作的反思与追问。
展览现场
展览分为特别展,主题展,阐述展三个板块。“特别展”特邀7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内艺术家:刘韡、李青、段建宇、仇晓飞、郝量、王光乐和吴俊勇,他们将用自己的作品与青年艺术家进行深度交流和对话。“主题展”版块将聚焦国内外知名院校推荐选出的艺术家,根据本次展览的学术主题,向观众展现国际绘画的风格面貌以及发展方向。“阐述展”汇集大量绘画艺术学院年轻艺术家的作品。
展览现场
这三个版块的交叉并置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观看体验。展览以开放活泼的布展方式,展现当下国内外青年艺术家的多样艺术面貌,就如策展人Carola Uehlken所希望的:不要把眼前的作品认为是某个学院的代表,而是应该用更主动开放的眼光去感受整个展览。
从被砌在展墙中的半透明作品、展厅中的半透明装置、展厅间的半透明隔断,以及二楼超高圆厅里,作品以一种独有的归类形式被疏密错落布置在整个环形墙面上,无不透露着由总策展人井士剑提出的一个关键词“半透明”。有如他在撰文中叙述的:“‘半透明’是绘画的本色使然,绘画形象在无数次的演绎过后,呈现出光芒泽晕。时至今日,画家仍在这种叠印的状态下追求绘画的方式。油画厚涂法与薄画法都是这种透明性凝聚的力量与消隐。此时,作为它物的样子展示着魅力。事物以半透明的姿态开放与自省,大自然给予我们清晰明了的视觉形象,万物却以半透明的方式生长。”
展览现场
在现场专访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形容此次展览从参展作品到布展方式,整个充满了“青春活力”的气息,并表示:“这种半透明的气息,感觉像是个迷,如‘隔墙影动,疑似人来’,这种半透明的迷,其背后是年青一代的心,年青一代的追求,这很可贵,现在很多展览作品技巧很好却不动人,而这个展览虽然他们有很多语言是生涩的,但是也有感动我们的地方,这也是这个展览的一个重要特征。”
展览现场
另外,该展还有一个重要藏品,就是此次展览的论文集。“在这个论文集里,能看见这些青年艺术家的写作,这可能比他们的绘画更能说出他们的思考,是另一种区别于绘画语言的表达方式。”许江院长赞许表示:“因为用绘画表达思考很难,而用文字来表达更具可能性,虽然在里面仍然有很多‘迷’,但比他们的绘画更能表达他们今天思考的东西,所以我觉得这个展览起了个很好的头。”
展览现场
展览特设“Inter-Youth奖”鼓励绘画创作
为促进青年艺术家专注艺术创作,主办方还为本次展览设置了“Inter-Youth奖”,旨在弘扬绘画精神、倡导人文关怀,鼓励青年艺术家以绘画的方式来介入社会生活,创作出具有国际视野的时代艺术。原本奖项设置为:“Inter-Youth艺术大奖”一名,奖金十五万;“Inter-Youth学院奖”二名,奖金五万元;“Inter-Youth创作奖”二十名,奖金三千元。在开幕现场,主办方宣布,由于参展作品水平普遍较高,经综合考虑后取消艺术大奖,增设更多的学院奖、主题奖、创作奖的名额,最终有48名艺术家将获得相应奖项,以期鼓励更多的青年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另外展览将设置“最受观众欢迎奖”,由大众票选完成,并于闭幕时隆重揭晓。
展览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期间组委会还将和媒体合作开展获奖艺术家与观众互动沙龙,策展人导览等公共教育活动,让艺术更加走进大众。展览为期一周,至2015年11月4日结束。
策展人马楠宣布获奖艺术家
“INTER-YOUTH: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展”旨将努力成为极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学术品牌,并将以一年一届的形式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青年艺术家展览和扶持项目,成为时代青年绘画的推动力和风向标。正如策展人之一的马楠所说:“在现在这个艺术市场化十分严重的时代,许多青年艺术家们还在坚守着、相信着、奋斗着,还在为绘画这个理想努力付出时间和心力,我觉得该展对于我来说,最感动最有意义并让我愿意去投入的是,为这些仍在艺术道路上努力奋斗的同辈人做点事,我相信这不管是对我,还是对他们来说,都像是共同为之奋斗的青年事业一样,我希望我们做的这个展览能从一定层面上搭建一个平台,大家能够一起在这个平台上有进一步的发展。”
编辑:周瑾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